谢建兴中医治疗急性附睾炎经验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附睾炎为临床常见的外科急症,单纯使用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疗效欠佳。谢建兴教授提出急性子痈宜从郁论治,解郁为先的治疗原则,辅以活血化瘀,内外兼治,为中医治疗急性附睾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对小鼠胎盘和胎鼠早期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CD1小鼠建立自然受孕组(SC组)、受精卵体外培养(IVC)组与体外受精(IVF)组。胚胎发育的第10.5日、第14.5日以及第18.5日(即妊娠的早、中、晚孕期),收集胎盘和胎鼠,比较3组小鼠的妊娠率、流产率,观察小鼠胎盘发育及胎鼠宫内生长。结果妊娠早期[孕10.5 d(E10.5)],IVC组与IVF组小鼠妊娠率(32.5%
目的系统性评价冻融第5日(D5)和第6日(D6)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采用电子检索方式进行文献初检,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VIN、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冻融后D5和D6囊胚移植结局对比的研究文献,评价指标包括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囊胚复苏率、着床率、流产率等。由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并采用RevMan5.3软件
目的分析人类精子库志愿者淘汰原因,促进人类精子库对志愿者进行规范筛选,提高筛选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专科医院人类精子库自2003年成立以来至2017年累计15年招募的全部13 705例供精志愿者的筛选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志愿者的淘汰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筛选期间80.5%志愿者进行了1次精液检查,19.5%进行了2次精液检查。共有54.7%(7498/13 705)的志愿者因精液质量没有达
目的调查贵州省贵阳市汉族、布依族育龄女性叶酸代谢关键酶MTHFR(C677T、A1298C)、MTRR(A66G)基因多态性,为叶酸营养增补方案提供分子医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备孕及孕期检查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共计4143人(其中汉族3942人、布依族201人)。采集并提取研究对象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抽提DN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容易并发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子宫内膜增生或癌症等。目前认为PCOS患者的血液或卵泡液中高浓度的葡萄糖会影响卵母细胞及胚胎的发育,而脂代谢物质的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总结已发表文献来阐明PCOS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对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以期为PCO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
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技术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女性癌症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的方法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胚胎冷冻、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卵巢组织冷冻与移植、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卵泡体外培养以及人造卵巢等。这些方法使得女性癌症患者在完成抗癌治疗后能够进行生育,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保存她们成为母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中M1/M2极化型巨噬细胞的平衡与反复种植失败(RIF)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1次移植成功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5例RIF患者作为RIF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验患者子宫内膜中CD86、CD163、CD68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RIF患者子宫内膜中CD163+/CD68+细胞的比值(60.66±2.41
近年来,大气污染中的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受到持续地广泛关注,然而其对于女(雌)性生殖健康危害的研究尚较为缺乏。文献数据显示,无论是人群调查资料还是动物实验研究,PM2.5暴露可能引起雌性生育能力降低、生殖系统损伤以及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和胎盘重量下降等。其作用机制迄今以炎症介质假说、氧化损伤假说和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假说被多数人认可。本文基于近十年
目的了解男性不育患者手淫取精失败后的真实感受,为改善其就诊体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采样法,选取2018年3—5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辅助生殖治疗而取精失败的男性患者15例,资料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的形式进行收集,然后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取精失败后患者普遍存在负性身心体验,归纳为5个主题:自卑与挫败感,愧疚感,焦虑与烦躁,固执与愤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已经成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分子。尽管已有文献报道lncRNA与某些疾病相关,特别是炎症相关疾病,但对在妊娠及流产状态下的表达及功能知之甚少。本文回顾lncRNA调控转录程序的不同分子机制,以及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如何控制细胞群的功能和维持体内平衡。此外,还讨论免疫相关疾病以及妊娠中lncRNA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