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

来源 :现代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无水碳酸钠为助剂,分解高铝粉煤灰中的莫来石和铝硅酸盐玻璃相。经中温烧结、酸浸使硅铝分离,调节pH值为5~6纯化含铝滤液,通入CO2气体酸化等工序,可制备氢氧化铝粉体。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化学分析方法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氢氧化铝为球形颗粒,其粒径为200nm左右,性能达到GB/T4294-1997的三级标准。实验所采用的工艺路线是高铝粉煤灰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利用三维地震工区的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通过地震反射轴的仔细解释和追踪,在东营凹陷广利东三维地震工区沙三中亚段识别出10个高频层序,自下而上分别编号A至J,不同高频层序的规模
本文利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定义的线性特性和线性系统的微分特性的物理概念,求解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在时间域的解的方法。该方法与传统微分方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是"电工技术"课程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利用已掌握的电路理论自主设计控制电路,从而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还总结了两
利用地震进行储层预测是石油勘探的必要和必须技术,对高风险、高投入、钻井少的海上油气勘探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地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核心是地震和地质的紧密结合。
从特低渗透裂缝型储层油田开发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从理论上研究了注水开发中后期地下储层水平应力场"均一化"的发展趋势,认为注水开发中后期井区局部视水平最小主应力,
2008年1月同时采集了北京市市区/交通干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及测试楼顶)、工业区(首钢集团焦化厂、高井热电厂)和背景点(十三陵)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依据US EPA1668A方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