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行胃癌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十全大补汤治疗,2组均治疗至出院。观察2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总蛋白(TP)、免疫球蛋白A(IgA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血管受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淋巴结和淋巴血管受累情况,将其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n=34)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35)、有淋巴血管受侵组(n=17)和无淋巴血管受侵组(n=52)。采用容积感兴趣区勾画法在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测量ADC最大、最小、平均值和最大与最小的差值。比较ADC不同参数值在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有和无淋巴血管受侵组的差异,绘制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
目的:利用初诊鼻咽癌磁共振(MRI)结构化报告的特征建立鼻咽癌复发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92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建立结构化报告并收集患者的MRI特征,并按照2∶1分为训练队列(n=528)和验证队列(n=264)。通过Cox回归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及选择算子(LASSO)、逐步回归分析筛选鼻咽癌预后的风险因素;对临床数据及T/N分期进行单、多因素分析以筛选独立预后因素。预后研究终点为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LRFS)。利用筛选出的结构化报告特征和TNM分期
目的:探讨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的透明质酸-铜-槲皮素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HCQ NP)对乳腺癌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HCQ NP,并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亚甲蓝紫外吸收法测定HCQ NP与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下,采用CCK-8法分别评价不同浓度的HCQ N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效果。结果:自组装形成的H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和观察组(40例,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记录2组排尿日志并比较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反射性排尿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排尿次数、残
医学临床上采用的数字医学技术主要包括医用3D打印、人工智能外科手术机器人、有限元数值仿真、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仿真等手段,其中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仿真包含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三个方面。本文就目前以上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基于正位定位像精准制定胸部低剂量CT检查扫描范围的优势。方法:选取590例行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均根据棘突制定扫描范围,再按照从肺尖到肺底制定扫描范围,前者记为精准扫描组(A组),后者记为常规扫描组(B组)。统计用A、B组能够完成全肺扫描的人数;比较A组与B组之间辐射剂量及扫描层数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身体质量指数(BMI)对扫描范围的判断效能,并确定其最佳临界值。结果:(1)精准扫描完成全肺扫描的情况:从T1椎棘突上缘到T12椎棘突下缘48
目的探讨加味一阴煎联合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闭经致不孕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14例闭经性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7例。对照组给予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一阴煎治疗。观察2组妊娠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统计2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和优势卵泡。结果治疗后2组LH、FSH、E_2、PRL、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l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局部热敷、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6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3例。2组均给予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局部热敷、盆底肌训练,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围术期手术指标,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后疼痛程度及膀胱功能,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降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组织追踪技术在评价儿童慢性肾脏病(CKD)1期(G1)早期左心室心功能及心肌应变中的价值和左心室早期改变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临床确诊的CKD G1儿童(CKD G1儿童组)及18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行3.0 T非增强CMR检查,通过图像后处理计算得到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并通过CMR组织追踪技术处理得到包括左室整体、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周向和轴向心肌峰值应力(PS);同时收集CKD G1儿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比较两组儿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隐性契约,反映了相互之间的心理期待关系,其核心是双方内隐的责任和义务。抗击新冠疫情特殊时期,构建以情感、尊重和信任为基石的心理契约,并通过心理契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并发挥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