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蒙古、通古斯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G·克劳森(G·Clauson)爵士是世界著名的东方学家、突厥学家和蒙古学家.他生前著述甚多,并为学术界留下了不少一流的经典之作.本文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但鲜为中国学者所知.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元10世纪以前中国北方的突厥语诸族、蒙古语诸族和满洲—通古斯语诸族的民族融合、民族迁徙及其语言关系.本文分四个部分:一、引言;二、阿尔泰理论问题;三、史前时期;四、若干突厥、蒙古和通古斯语部落.其中第四部分占去本文一半的篇幅,内容涉及古代北方民族狄、匈奴、乌桓、鲜卑、慕容、拓技、吐谷浑、宇文、奚、契丹、柔然和鞑靼.作者认为,除了令、突厥、铁勒、回纥毫无疑问是操突厥语以外,匈奴、乌桓、鲜卑、慕容、拓拔和柔然也是操突厥语的部族;除吐谷浑所操语言不清楚外,宇文、奚、契丹肯定是讲蒙古语的部族;鞑靼原来是操突厥语的,在公元13世纪以前并不指蒙古人.本文的观点虽不能为我们全然接受,但很值得我国史家在探讨这一难题时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涵义就是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从现今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进行研究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了.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上,我国学者中有人指出:少数民族之所以能生存至今的基本原因是他们依靠自己民族的特点不断做出对自然条件加以利用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途径又是多元的.探讨这种努力及其途径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或变化发展的,这应该成为我国民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以上述观点作为基本命题,集中讨论回族经商及其民族经济的问题:它从文
<正>在已知的古代突厥语碑文中,虽然较早,已经知晓,但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的,翁金(Ongin)碑文便是其中之一.在其附近发现的,如拜颜曹克托(Bain-Taokto)碑文暾欲谷(Tonuquq)碑文、霍肖、柴达木(Khosho-Tsaidam)碑文、阙特勤(K(?)l-Teqin)碑文、毗伽可汗(Bilga Qaran)碑文的制作者及其设置年代虽早已考释清楚,但翁金碑文的基本问题迄今未能完全明白.当然先学们对这些疑问并不是不闻不问的,拉得洛夫尽全力以得到碑文拓片.他认
粮食信托是农村资金互助的制度性创新。但在调研中发现,农户对粮食信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粮食信托合作社的发展遇到瓶颈。究其原因,粮食信托合作社受农村经营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农民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通过制定财政对粮食信托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制度、完善粮食信托开展金融合作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相关培训、创办粮食期货交割库等措施,促进粮食信托组织的发展。
<正>凡都到过藏族地区的人都曾见到过那种经幡飘扬、神秘莫测的“Lartse”崇拜,有人也能形象地描述它的祭祀过程和解释其内在含意—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一种遗俗.“Lartse”从藏文字面意义上讲是山巅或山峰的意思、汉语的引神意是山神.从“Lartse”的祭祀形式和藏族对它的崇拜、信仰的表层观察,的确有点自然崇拜的意味.每年祭一次,一般在农历四、五、六月份进行.当地汉族等称这种活动为“插箭”或“造山神”.从藏族的原始宗教本教的“三界”说来分析“造山神”这一现象,本教认为天神、地神、地底神是万物的主
<正>《格斯尔》(Гдсдр)藏语称“Ге—cqp”.众所周知,《格萨尔》是深受藏族人、蒙古人和布里亚特人喜爱的史诗中英雄的名字.同时,又是加尔梅克人、图瓦人、雷布查人(居住在锡金、不丹、尼泊尔一带的民族)所熟知的一位史诗英雄.此外,居住在克什米尔的布里什人也非常喜爱这位英雄.1716年北京用木刻方法出版的本子,即所谓“北京”版本,是蒙古族人关于格斯尔最著名的版本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一版本源自藏北,起码“北京”版本中有主要几章是借自西藏的.但是,何时由西藏借来,至今尚不清楚.现在就有关佛教在
<正>1、关于同霍尔()战争一章是西藏、蒙古和布里亚特《格萨尔》主要章节之一.松巴堪布益希班觉尔((1740—1788))认为,霍尔的后代是裕固族人().裕固()现在位于甘肃西部和青海湖一带(按:位于张掖境内裕固族自治县—译者).虽然他们的民族基础是古代维吾尔族人,但却沿用了民族名称“y(?)ryp”的标音.2、第一个一千年的后半期在中央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证实了这样一个推测:格斯尔中反映了藏族和回鹘的关系.第八世纪末,吐蕃王朝变成亚洲最强大的政权之一,实行了旨在反对唐朝和和田的扩张主义政策.
<正>《东干(苏联回族):历史——民族学概述》一书出版于一九七一年.在此期间,特别是在苏维埃时期,情况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表现在现代史中.因此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考虑.这主要指的是三十年代,即在人民遭受镇压和生产停滞的那些年代里.所以,须要认真地历史地对这一时期进行科学的探讨.尤其要以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观察我们苏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关系问题.因为这对没有自己民族地域联盟的少数民族来说,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这些问题的出现,显然是由于在改革过程中,为探索一条能克服过去错误的正确途径
当前,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金融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中央层面推动向地方政府和市场自身寻求创新转变;区域信用体系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主体微观化、辐射区域化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些新变化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应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适宜的区域信用体系,明确地方政府金融调控边界,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金融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
<正>“四一八” 节,是锡伯族土生土长的重大节日,“四一八” 意识在他们的全民中扎根很深.我在童年时代就年年参加这个节日,知道这是祭祀奥莫希玛玛(子孙娘娘)的日子.可现在,有关的介绍文字,都把它称为“西迁节”,把它的由来完全归结到锡伯族西迁的这一历史事件上.我认为,这个定论有以偏概全之象,把它产生的年代定死在1764年,抵消了它与锡伯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关系.
<正>十六世纪以后,喇嘛教自西藏传入蒙古地区,十七世纪初传入新疆蒙古族各部,故又称藏传佛教.当时土尔扈特部有个亲王喇嘛,把萨满教的神像“翁衮”集中起来当众焚毁,而把从西藏带回的佛像张挂起来.喇嘛教从此盛行于新疆四卫拉特控制的准噶尔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