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作战中空降兵电子对抗力量运用浅析

来源 :国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er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引领的现代战争中,空降作战面临着高精度、杀伤力大的制导武器的威胁.电子对抗力量作为电子战中的武装力量,为空降兵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本文研究了空降作战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面临的电子武器威胁,分析了空降兵电子对抗力量在空降作战中的地位作用,结合空降作战的特点探索空降兵电子对抗力量的运用模式,如通过电子侦察、电子佯动、压制干扰、综合防护等手段为空降作战快速占据进攻优势奠定良好的电磁环境基础.此外,为完善空降兵电子对抗力量的作战结构,本研究提出空降作战中电子对抗作战运用的要求,以充分发挥电子对抗在空降作战中的能力,确保空降作战中制电磁权的优势,提高空降作战的制胜效能.
其他文献
战例研究是进行军事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汲取战争经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现实需要.开展战例研究的前提是建立起知识体系完备、检索运用便捷的战例库.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战例数据的标准化描述、规范化存储、智能化分析成为可能,极大地支撑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战例库系统开发工作.本文首先从战例研究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战例运用和研究的基本现状,梳理了存在的典型问题;其次,从数字化技术对战例描述和战例库建设的影响角度剖析了数字化战例库构建的基本需求;最后,通过对智能技术的把握,分析了智能技术对数字化战例库构建的支撑
美军认为,近年来中俄等大国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的主要安全威胁,长期的反叛乱作战也使美国陆军应对正规战争的能力有所下降,必须推进面向大国竞争的转型建设以适应未来的作战环境.随着美国陆军转型建设的大幕拉开,提升大规模作战能力成为其建设发展的焦点.本文认为,旅战斗队作为美国陆军的主要合成兵种部队与实施近距离地面作战的主要梯队之一,其建设发展必将服务于美国陆军的战略目标.据此,美国陆军旅战斗队围绕“跨域、集中、持续、聚合”四个指导原则,重点采取各种举措提升其指挥机构生存力、火力集中打击力、空中威胁防护力、
化生放核部队是美军重要的作战保障力量.为有效应对化生放核威胁和危害,美国陆军通过重塑旅战斗队化生放核力量,不仅提升了自我保障能力,还具备了全频谱作战和可持续作战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美国陆军步兵旅战斗队、斯特赖克旅战斗队和装甲旅战斗队化生放核兵员的力量编制和装备编配,试图为未来一个时期陆军合成旅防化兵建设和发展,实现全域作战和立体防护要求提供一定借鉴.研究表明,美国陆军旅战斗队在旅司令部、营司令部和连司令部编设不同岗位的化生放核参谋,作战指挥能力强;在旅司令部、工兵营、侦察营、步兵营/装甲营和支援营编配
美军在长期的国防采办实践中,经过不断改革和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防采办政策制度及管理体系,其有益经验和做法具有开创性和引领作用.尤其是自2018年启动重组国防采办组织管理体制以来,美军在国防战略调整的牵引下,先后发布多份新版采办文件,从政策体系、采办程序、业务领域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改革调整,初步形成了“1+6+14”的政策体系架构.本文主要对美军国防采办政策的改革举措、背景及动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美军国防采办政策改革的特点规律,试图通过研究美军国防采办改革的动向,探寻信息化条件下国防采办的特点及规
根据当前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受干扰吊舱和反辐射导弹威胁导致其作战能力下降的作战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打击进犯之敌、保全自身的侧击战术;其次,对该侧击战术进行军事建模,分析了飞行器从开始转弯到照射制导雷达进入其攻击范围期间,飞行器速度、攻击角度范围、转弯时的坡度角及航线与雷达间的航路捷径等因素对飞行器转弯时间造成的影响,并结合防空作战过程、避开空中威胁相关因素,给出了照射制导雷达辐射时机的标准;最后提出了确保侧击战术成功运用应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其操作难度指出人工智能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必要性.希冀本研究能够
实弹发射是复杂的系统性军事训练活动,在实施前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实施的全过程中要进行风险管理,首要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分析.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针对实弹发射这一复杂系统活动,识别得到环境、交通、技术、管理、人员、任务、装备、保障和通信这9类风险情景,进一步分析建立了实弹发射风险等级全息模型(HHM).在此基础上,运用风险过滤、评级与管理框架(RFRM),通过初步情景过滤、双重标准过滤、多重标准过滤、主要风险情景的定量评级等步骤对以上风险情景进行过滤分析,得到了环境因素、装备因素和管理因素这3种最
现代化军事供应链管理是实现智慧军事物流的必要手段,智能军事供应链管理离不开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支撑.随着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研究两者深度融合的物链网应用对提高军事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军事供应连管理特点及需求分析总结出军事供应链管理具有内外区分、网系异构、平战结合等特点,应用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可直击军事供应链痛点问题,为解决军事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发展、快速响应、共识共享、安全保密等需求提供新思路;同时,对物链网应用的技术融合化、链条联盟化、连接标准化、计算边缘化展
2015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引导下,我国军工集团将资产拆分上市,开始加快直面市场的步伐.由于曾经的管理体制、经营目标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等原因,此类企业存在财务理念滞后、能力较弱的问题,需要提升财务竞争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改良得到适于军工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军工企业财务竞争力,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军工集团实际控制的62家上市公司进行排序,识别出标杆企业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表明,军工企业财务竞争力普遍较弱,应当根据标杆企业
2019年底,我国就加入《政府采购协定》谈判提交了第7份出价清单,军队作为采购实体首次列入其中.在此背景下,我国军队采购在体制机制上应尽快接轨《政府采购协定》的规则,以适应新形势下军队采购的发展需要.当下,服务采购在军队总体采购中的规模和体量正在日益壮大,而相应的军队服务采购的制度、管理和实践却亟待改进.本文首先从采购模式、运行机制、政策法规、业务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军队服务采购的现状,然后从统管力度、法规制度、运行程序、监督仲裁、目录分类五个方面指出了G PA条件下军队服务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加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当前国际社会对管控以“杀手机器人”为代表的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呼声日益强烈,对于这类武器系统可能在未来引发伦理和安全危机的担忧逐渐增多.针对致命性自主武器,最严格的观点是全面禁止其研发和使用,以防止“杀手机器人”的出现;较宽松的观点是限制其使用、转让、扩散和购买;介于两者之间的观点是暂停其研发或使用,待相关管控规则形成后,再开展相关活动.本文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就这一军控问题达成共识依然任重道远.根据现实情况,我国不宜过早寻求限制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而应力求先确立管控致命性自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