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屑原理的铣刀设计与研究

来源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铣刀的耐用性,并将分屑原理有效地应用到铣刀中,以插铣刀具为例,基于刀具分屑原理,通过分析其他具有分屑原理的刀具,选择两种适宜的刀具结构设计的分屑原理,即多刃组合错位分屑原理和波刃分屑原理,构建了基于分屑原理的插铣刀每齿允许进给量与刀具几何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在对铣削刀具进行大量切削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切削力、切削振动幅度和刀具磨损的分析,证明应用组合错位分屑原理可以减小刀具对材料施加的切削力,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同时,波刃切屑原理可以使切削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性能.
其他文献
为研究城市道路环境下各因素对不同死亡交通事故形态的影响,以深圳市死亡交通事故数据为研究对象,将事故形态作为因变量,并划分为车辆间、车辆与行人、单车事故三类,选取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和时间特征为潜在影响事故形态的自变量.在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能够反映数据异质性的混合Logit模型,并引用弹性分析定量讨论各自变量对事故形态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年龄、车辆类型、道路有无隔离、路面是否干燥、是否道路交叉口、道路线形、照明条件、能见度、事故发生时间都会对死亡交通事故形态有显著影响,其中
轨道交通产业体系复杂,与众多产业联动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能极大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为定量分析轨道交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互动,从产业关联角度出发,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6部门与4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析并计算轨道交通产业的关联效应、波及效应以及产业结构静态分解.结果显示:轨道交通产业的关联产业众多,并不集中于某几个产业;轨道交通产业的影响力与感应度均大于1,且影响力大于感应度;反馈效应不明显,溢出效应明显大于乘数效应与反馈效应,占62.82%,溢出效应I占总溢出效应的93.8%
异质零件模型设计过程中,需要实现交互及可视化.使用颜色变量,基于微四面体模型建立材料映射,使得模型既可用于彩色3D打印,也可用于梯度功能材料3D打印.首先对实体离散化处理,把零件分解为体素单元,然后研究了基本彩色文件格式,使用梯度插值算法,给出STL文件模型的色彩映射方法,并给出材料映射函数,实现外表面轮廓的材料映射.
为改善地铁换乘站的乘客滞留问题,依据工作日早高峰的客流特征和乘客滞留特征,建立滞留情况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结合南京地铁大行宫站设施布局,采用AnyLogic搭建仿真实验研究发车间隔、候车人数等因素对乘客滞留人数及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08:00前后滞留最为严重,滞留人数由初始的52人上升至160人左右,其中64.8% 的乘客滞留在站台中部的5个区域,高峰小时结束后滞留人数仍保持在110人左右;发车间隔减小20 s后滞留得到初步缓解.模型能够有效地表现出换乘站台的滞留情况和变化趋势,降低发车间隔时间、适当
针对智能网联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尚未完善的问题,提出两种智能网联公交信号优先技术决策前评价方法.方法一基于车均延误计算模型和人均延误计算公式,提出利用优先前后人均总延误差值进行决策前评价.方法二基于优先前后交叉口人均延误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包括优先效益、优先效果、非优先相位影响3个方面共7个指标的智能网联公交优先技术决策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标赋权.对长沙市的两条公交客流走廊(金星路和银杉路)共20个交叉口进行分析,总结评价结果并提出决策建议.
基于目前锂电池电子点烟器为新生商品,本文通过对锂电池电子点烟器相关安全性能检测技术的讨论,以期达到提高其产品质量的目的,并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基于工程科学数据库(ESDU)工程理论方法,研究并建立了大型客机气动特性估算的理论方法数据库,设计开发了用于估算大型客机气动特性的工程软件.以模型DLR-F6、CRM和JSM为对象对软件进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软件估算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可显著降低计算成本.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开始在全球爆发,研究旨在评估COVID-19对青岛港海域货船活动及国际海运贸易的影响.通过对比2019和2020年的A IS数据,发现疫情期间国内外货船数量均有所减少,且这种改变与各国疫情的爆发时间存在一定滞后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疫情爆发初期,青岛港内海运贸易市场受到冲击,随着疫情在国外的逐渐蔓延,短期内拉动了青岛港外贸出口增长;但当疫情蔓延表现出失控局面时,全球消费需求降低、出口限制增加,货船出现“无货可运”现象,货船数量和聚集密度出现同比环比“双
高温平板热管作为传热元件,可用于各种非均匀热流载荷条件下的热疏导.针对局部热工况下高温平板热管蒸发端的流动传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金属纤维毡压紧厚度、吸液芯结构、热源位置和进口温度等参数对蒸发端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平板热管的温度分布,模拟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均在6%以内;通过合理选择金属纤维毡压紧厚度与优化吸液芯结构可以改善热管的均温性能;当热源位于平板热管中部时可以获得比两端更好的均温性能;平板热管与适当的冷却方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强化热管的均温性能.
雷达关键承力结构的轻质高效化是雷达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拓扑优化作为一种先进的设计手段,能够优化结构的材料分布,实现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对某型雷达安装平台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拓扑优化技术对其进行创新设计,采用分步优化策略,对安装平台结构进行了创新构型设计.对优化后的结构与初始设计结构进行了性能对比,创新构型在整体减重16%的条件下,实现了各个工况下刚度性能的提升以及各阶模态频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