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度要真会用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是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因此通用的规则是感光度尽量用能用的最低的。这没错,因为画质细腻了想变粗糙容易,添加颗粒、杂色就行了,但是反过来,画质粗糙了想变细腻,就没那么轻松了。很多人相机里的感光度范围很大,但是却不敢用比较高的感光度,因为一用就会出现噪点,如果后期降低噪点,画面质感会变得很模糊,觉得控制不好、不可接受。出现了上述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后期降噪、锐化的本领不强。如果补齐这块短板,你会发现,你相机里可以接受的高感光度提升了,比如原来只敢用到其中的ISO 800,现在敢用到其中的ISO 4000了。
  我有一张人像照片,2019年拍摄于一次展会。当时拍摄没有条件用三脚架,只能手持,相机为佳能EOS 5D Mark Ⅱ,是比较老旧的机器了,根据焦距和防抖情况,快门速度设为比较保险的1/125秒,为了保证景深,光圈设为f/8,感光度不得不提升,设为ISO 1000,比较高了,难免会出现一些噪点,但我对降噪很有信心。我使用了Raw格式,尽量保留更多细节。
这是拍摄并制作后的效果,皮肤质感更佳,降噪效果很理想。
100%局部放大

  重點看暗部,噪点多,缺乏质感,为了保留更多细节,Raw格式照片默认锐度不会太大.需要后期自己加工。这是拍摄并制作后的效果,皮肤质感更佳,降噪效果很理想。
100%局部放大

  降噪点、增锐度、质感。还可以使用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等磨皮方法或磨皮插件精加工皮肤。
  栏目介绍:数码时代的摄影基础知识其实一直在发展、变化,越来越要求摄影人具备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整体能力,所以学习需要跟上。本刊编辑徐晓刚根据自己的前、后期经验,编写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实用知识,面向初学摄影或已有一些基础的摄影人。

制作步骤如下:


  1.
  在Camera Raw中打开原图,把原图放大至100%,发现噪点较多,锐度不佳。直方图右端白色“撞墙不起墙”,亮部细节都在,但整体有点亮。

  2.
  控制高光亮度,所以高光-3.0,白色-32。初步增加清晰度,清晰度 19,增加了中间调的反差,清晰度提升了一些。

  3.
  点开细节面板,发现默认的锐化数量是40,但是整体的画面锐化,会带来大面积的噪点,所以按住Alt键,拖动蒙版至88,观察画面,只有白色部分是被锐化的,黑色部分受到了保护。此数值比较合适,线条轮廓被锐化,大面积纯色被保护,质感又得到了提升。

  4.
  观察画面,线条轮廓还不够锐,进一步把锐化数量设为54,可以了。接下来在减少杂色中,把明亮度设为33,颜色32,其余默认。放大画面至100%,观察噪点基本消失。锐度、质感仍然很好。

  5.
  压暗不好看的背景。点渐变滤镜,曝光-2,如图,从上到下拉渐变。范围遮罩选“颜色”,按住Shift键,在背景板上取样,最多5处。则主要压暗了背景,其他元素基本没受影响。

  6.
  在Photoshop中打开,使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掉皮肤上的明显瑕疵。打开滤镜/imagenomic/portraiture 3,选择磨皮的中等强度,制作完成。这款磨皮插件滤镜需要预先安装好。其他的磨皮滤镜或工具也可以使用。
  Raw格式照片相当于数字底片,保留了大量信息,本例通过锐化线条轮廓的手法、磨皮插件的使用,降噪的同时保留了细腻、清晰的质感,扩展了能使用的感光度范围。试试你手里的相机,感光度最高能用到多少吧。
其他文献
“意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辩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意境也指艺术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凡能
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摄影人的身影,他们以更为专业的视角,拍摄身边最为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将外人难以拍摄、呈现的行业特点用直观的影像表现出来。本文作者宋传东,将摄影这个爱好与自身的工作相结合,大到气势恢宏的工程场景,小到生动细腻的工人表情,全面立体地为我们展示出石油行业的风貌和动态。  ——编者  作为大庆油田设计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大学毕业30多年来,我先后从事过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等工作,
像素翻倍的前提  随着传感器位移防抖技术的进步.相机的像素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你可以使用相机上特定的模式,让相机拍摄4-16张每张偏移0.5或1像素的照片,合成出2.5-4倍于原有像素水平的照片,从而让细节、质感大大提升。  这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别急,这种拍摄方法也有一些前提条件。  特定机型  只有特定型号的相机才支持像素位移合成拍摄,比如本文下面将会提到的奥林巴斯E-M1 Mark Ⅱ、松下LU
荒木经惟、森山大道……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似乎代表了日式街头摄影。  但日本的街头并不一定都是他们镜头里的那个样子。  这次就让我们跟随摄影师薇白的脚步,去日本探寻东京的另一种风情。  另一种玩法  很多人都知道秋天的日本超级美,在大家都选择去京都赏枫叶的时候,我选择带上一台轻便而专业的佳能EOS 80D,出走东京。因为它是一个融汇东西文化的奇妙大都市,可以说,去一千次东京,应该会有一千种不同样的玩
高調是一种经典的影调效果,风格高雅、清新、明朗、纯洁、轻快,但随着主题内容和环境变化,也可能产生惨淡、空虚的感觉。特点是画面中的亮区占有很大的面积。当现场很大面积元素较亮时,我们可以直接拍出来高调效果,或增加曝光补偿直接拍出高调效果。当现场不是很亮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工具做出来。高调作品中也不是一味地亮才好,而是需要搭配一些暗的元素形成适当的反差。本期征集的高调作品中,佳作不少,特此展示。
1960年代,拉尔夫·吉布森在军中服役结束,有机会成为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 的助手,之后又与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合作拍摄过影片。前者告诉他:拍摄要有出发点,要有目的,后者告诉他:你的拍摄要有原创性。于是,他开始发展自己的风格。他曾经试图拍摄媒体上常用的各类编辑类照片,试图成为商业摄影师,但就在他经济逐渐步入窘境的同时,他的照片却逐渐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
毗河·2017 黄森威 摄  近年来,反映乡村状态的作品越来越多,城镇化也成为研究课题的高频词。中国每天消失80-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瞠目,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原有的村庄也在急剧减少。进而很多摄影师镜头下的村落大多都是不安的、浮躁的、冲突的、迫切的。而黄森威所拍摄的成都西北一带的村落却看起来自然又安静,像是与世隔绝的老人,怀抱着美好的记忆虚度时光,又像是一块海绵,现代世界的喧嚣来到这里便被吸入
20世纪20年代,印度尼西亚传统武术表演者。  19世纪后半叶,西方列强展开了全新的殖民浪潮,亚洲迅速成为新殖民势力的角逐场,其中天然资源最为丰富的,便是荷兰于印度尼西亚所建立的荷属东印度殖民地,而这也.成为二战时期美国于此加强海军布署的原因之一。  印度尼西亚当地盛产橡胶、咖啡、可可、烟草、茶叶、椰子、花生、棕榈、石油、锡矿、煤矿以及黄金等,居民主要从事农業和采矿业。这些物产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
逄小威(右)在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和渔民黎成凯合影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社会缔造了中华文明史,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是读懂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起点。这是一个关于历史和现实的命题。我的农村生活  在我的生命经历中,曾经有过10年之久的农村生活(我10歲到20岁是在山东烟台农村度过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些朴素的“日常”早
夏季奥运会之后,冬季奥运会也已订约北京。“体育摄影”也会一如既往,以定格的瞬间为我们如期带来赛场内外的动态。  网络百科搜索“体育”二字,得到以下信息:如同大量我们熟悉的现代汉语词汇,“体育”取自日文,由清末留日学生带回,日人则取自英法,英文中体现这二字含义的physical education(缩写为初中课本上的PE或P.E.),大致产生于启蒙时期:人相信,通过追求真知,可以解决人类存在的基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