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饮食文化的引申意义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族客家人的传统饮食,除了满足人们口福,还隐含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反映人们内在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它们以外显的或可感知的形式把人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愿望和要求等象征意义充分地表达出来,起到传递社会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和强化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在新娘出嫁之时,娘家要带去一公一母一对鸡,公鸡要没被阉割过的,谓之“雄鸡公”,母鸡要挑选即将生蛋的子母鸡,两只鸡都要活蹦乱跳的,羽毛鲜艳顺溜,而不能是难看的翻毛鸡、脱毛鸡。这对鸡被称之为“交配鸡”,待到新婚第二天早晨,新郎母亲要把两只鸡腿染上红色,端给才起床的新娘和新郎分吃,并说上一些早生贵子、夫妇偕老的吉利话。
  赣南、闽西、粤东的客家地区的一些县,新郎、新娘在厅堂里祖先神位前拜堂之后,要在石臼里拿起黄檀木做的木杵你一下、我一下地捣蒸熟了的糯米,谓之“打麻糍”。这个过程象征交合,也象征子孙繁多。随后,亲戚邻居家的一帮小孩要来分享粘着红糖的麻糍。旧时有人喜欢听婚床,也被人嘲笑为捡新郎新娘的“麻糍”吃了。
  在婚礼过程中以互相配合的动作和姿势来共同饮酒,以表达男女双方对婚姻关系的认同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的仪式,更不仅客家人有之,汉族乃至其他少数民族皆有。
  赣南客家有新郎、新娘共吃一个熟鸡蛋的仪式,含有“一个鸡蛋一个黄,一对夫妻一颗心,今天吃下同黄蛋,天长日久不分心” 的象征意义。
  在客家闹洞房的过程中,以饮食寓意生殖的符号系统就更明显了,这些符号系统反映了生殖崇拜。在婚宴上,厨师故意将某些特定的食物分别制作成男女生殖器的形状,让新郎、新娘共吃,以象征男女之间的交合。比如,粤东客家的婚宴,闹洞房的酒桌是要专设在洞房里的,与厅堂里是隔开的,其中厨师把肠肚和粉蒸肉做成男女生殖器模样摆出来,要新郎、新娘双手撕开后才能吃,以表示对男性生殖力的崇拜。厨师做好这一切后,新郎父亲也赠以红包致谢。
  闹洞房过程中有一节目,谓之“新郎独筷拈花生”。新郎边上坐着能出各式游戏又风趣懂礼节的“小侍郎”,挨着新娘的是一位漂亮而开朗的“小侍娘”。小侍娘举着一碗连壳带仁的花生,并手拿一只独筷来到桌前,让新郎用独筷拈花生。据说,不闹独筷拈花生,不会早生贵子,因为一颗花生和独筷象征男性的外生殖器。这时新郎大胆地接过独筷,且插进花生碗中即可,众人齐声欢叫:龙子龙孙,早生早抱。
  用于招待宾客的某些吉祥食物则分别象征男女生殖器,反映人们期望促进新婚夫妻生殖力的强烈愿望。如被誉为客家“九大壮阳菜”的菜肴,会或多或少地烹制出来招待客人,同时也让新娘、新郎享用。这九大壮阳菜有几样是非上桌不可,如韭菜煎蛋、鸡汤氽蚌、牛鞭汤、泥鳅钻豆腐等等。
  一对新人,新生活就此开始,新的家庭从此诞生,亲朋好友哪有不采用各种寓意性的方式来祝福他们的道理呢!
其他文献
猪肝,即猪的肝脏。优质的猪肝表面多为红褐或暗紫色,光泽柔滑,质地细嫩,结构为颗粒状体,具有一定的弹性,用手摁后马上复原,但用力过猛也会穿破成洞。其内部有纵横交错、粗细不等的血管及其他结缔组织,使肝脏有机成为一体。猪肝是一种很好的烹饪原料,不论是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都非常高。  中医认为:猪肝味甘苦性温,可补肝、养血、明目。据测验,在每百克猪肝中,含蛋白质21.3 g、脂肪4.5 g、糖4 g、无
日本的冲绳、中国广西巴马、以及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巴基斯坦的罕萨族、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人,这些地区和民族均以人口长寿闻名。这些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吃的东西都不一样,这些不同种类的食物,却有许多共同特点,都有让人健康长寿的奥秘……  ★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巴马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地患者的“疗养乡”,成千上万的中国患者,从各个城市远道而来,在这里暂居疗病。新疆是中国境内另一个世界长寿之乡,很
凡是贵客来到侗乡作客,那热情好客的侗民用来招待客人的一道主菜就是侗乡腊肉。客人若能吃到侗乡正宗的腊肉,那肯定会留下终身嘴谗的感觉。因为那侗乡正宗的腊肉芳香可口,味道特殊,只要吃过一次,假若有人再提起侗乡腊肉,就会使你垂涎三尺,让人沉浸在吃腊肉的情境之中。本文所说的侗乡腊肉主要是用猪肉熏烤而成的腊肉。  腊肉的制作过程还得从侗民杀年猪说起,侗民将饲养的年猪长到能宰杀时(最小的也有50kg重,最大的有
离开贵州快20年了,但总忘不了家乡的那道美食——凉拌折耳根。折耳根学名叫鱼腥草,又名蕺菜,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带有怪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折耳根茎上有节,叶子互生,均有鱼腥气。如以全草根入药,有散热、止咳、化痰、润肺之效,为医治感冒名药“板蓝根”之原料。此草遍及全省,居民常作菜食之。  “折耳根”是我们贵州苗家人的叫法,在苗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若是爱他,就给他吃折耳根;你
主料:猪肉250 g。  配料:青椒、红椒、洋葱、胡萝卜各50 g,面粉适量。  调料:红粉、黑胡椒、糖、香草、番茄沙司、奶油、橄榄油各适量。  制作:1.红椒、胡萝卜洗净切碎。  2.青椒、洋葱、香草均切碎,猪肉剁成馅。  3.将所有原料、调料放入碗中搅匀,制成猪肉饼。  4.猪肉饼放入油锅煎至上色,装入烤盘,放入烤箱180℃烘烤15 min。  5.取出,装盘装饰即可。  特色:将猪肉制成馅,
2016年8月26日,2016中国(山西)食品餐饮旅游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拉开帷幕,山西省荣膺“中国面食之都”称号,并被认证了多项“世界之最”。副省长王一新,商务部原副部长周可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在刚,以及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荣膺“多项之最”  山西不仅有“黑金”煤炭,还有“白银”,那就是面食。小小一碗面,不仅承载着
烹是制作热菜的烹调技法之一。根据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炒烹、滑烹、炸烹和煎烹等四种。本文仅以“炒烹”的方法作一浅析,以恭拜求詈。  A. 炒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  炒烹方法:即将脆嫩的蔬菜改刀成较小的丝、细条状,放在有热底油的锅中用旺火煸炒至断生,然后烹入清汁成菜的一种烹法。  工艺流程:选择原料→刀工处理→调兑清汁→炝锅炒制→烹入清汁→翻匀出锅。  B. 炒烹的操作关键及注意事项  一、
饮食三味,指的是美味、厚味和淡味。  美味,通常人们对入口感觉鲜美爱吃的食品,都可以叫它“美味”,味道很好,舒爽可口,且能让人引起强烈的食欲。读典籍《汉书·扬雄传下》,称:“美味期乎合口,上声调于比耳。”南朝梁简文帝撰《七励》载:“陈晨凫之美味,荐隽燕之肥甜。”唐代诗圣杜甫作《拨闷》诗:“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足见喜食美味由来已久。  美味很浓的味道,就是厚味。《庄子·外篇·至乐》:“
据史载:晚清名臣、著名文学家、美食家丁宝桢(180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少时就能工诗善赋,下笔千言,颇有才华与胆略。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先后历任岳州、长沙知府。同治二年(1863年)升任山东按察使。翌年任布政使。同治五年(1866年)升任山东巡抚,因击溃西捻军、认真治理黄河水患有功,加“太子少保”头衔。同治八年(1869年),太监安德海奉慈禧太后密遣乘楼
张大千是绘画天才,丹青巨匠,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还与西画泰斗毕加索齐名,称“东张西毕”。他除创造了非凡的艺术外,更是创作了非凡的美食。他不仅是一位嗜吃如命的美食家,而且也是一位善于烹饪的烹调家。    张大千视烹饪为一门艺术,他经常对弟子说“一个搞艺术的,如连吃都不懂或不会欣赏,他哪里又能学好艺术呢”。他不仅亲自设计菜式,入庖指点烹调,还亲手制作菜肴。张大千堪称艺术界私家菜的鼻祖,他结合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