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DPE防银变色包装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铜粉作为有效成分,采用挤出流延法成功制备了Cu/LDPE防银变色包装膜.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以及阻隔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银片色差等测试,研究了平均粒径D50为10.11μm的铜粉在不同含量时对复合膜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粉含量对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防银变色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铜粉含量的增大,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薄膜所包装的银片经3×10-6 H2S腐蚀试验后,其表面的色差先降低后不变;当铜粉含量为8%(质量分数)时,与纯LDPE相比,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下降了6%和16%,其对应银片的色差值下降了96%.
其他文献
为提升港口通航效率,增强对大型船舶的吸引力,大连港通过与大连海事大学研发队伍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GPS定位系统和ECDIS电子海图等航海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实现40万吨级矿石船舶在夜间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安全靠离泊,降低海上交通管制标准,大幅提升港口通航能力,助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为解决港口码头大型露天散货堆场在储存、转运煤炭、矿石等货物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提出全封闭治理方案,利用气膜建筑进行封闭.气膜建筑选用3D3S钢结构-空间结构设计软件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共同完成膜材选用、钢索选型和布置、钢索锚固件和连接件的计算工作,进而对港口料场封闭气膜结构进行找形计算,结合智能控制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应用结果表明,气膜建筑适用于各行业散料堆积的场地,能够解决港口货物在储存、转运各个环节的环保问题.
为防止粮食筒仓在储粮过程中因粮虫滋生导致的重大粮食损失,烟台港采用制氮机熏蒸系统进行粮虫防治.制氮机系统主要包括压缩空气净化单元、压缩空气缓冲单元、氧氮分离单元、氮气缓冲单元、控制单元等5个部分.对制氮作业灭虫的操作流程和筒仓制氮机熏蒸系统在港口筒仓灭虫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比制氮作业与化学药剂在灭虫方面的优缺点,保障烟台港粮食筒仓利用制氮机熏蒸系统取得良好的物理性灭虫效果.
为提高轨道吊的基础控制水平,形成轨道吊的国产化基础运行控制系统,采用国产运动控制器并针对轨道吊的基础控制软硬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通过ECS软件系统进行任务接收和控制信号的分解,进而实现TOS任务的派发和自动运行的控制参数解算;通过PLC接口开发,接收ECS软件系统控制信号和运动控制器参数信号,并经过PLC逻辑处理后控制运动或向ECS软件系统反馈现场信息;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进而实现轨道吊的自动运行控制.经过测试,该系统可自动实现轨道吊的动作分解及自动运行控制,并为轨道吊基础运行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提供一
螺栓端板连接节点是装配式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的主要连接构造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多层钢框架结构和门式刚架钢结构构件的连接和安装.螺栓端板连接具有螺栓用量少、构件拼装简单、工厂焊接量少、现场全螺栓连接、现场安装不受季节影响、容易拆装等综合优势,适用于构件拼接、梁柱连接、支撑连接,以及钢板剪力墙连接.螺栓端板连接可以设计成刚接节点、半刚接节点或铰接节点.现行美国ANSI/AISC 360-16《建筑钢结构标准》和中国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都积极推荐采用端板连接节点.中美其他钢结构技术标准,如GB
薄壁钢管灌芯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剪力墙体系,避免了装配式剪力墙抽芯困难的问题,同时用钢量增加不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兼具十分良好的经济性.为研究轴压比对薄壁钢管灌芯混凝土剪力墙性能的影响,针对墙体高度为2600 mm、截面尺寸为1100 mm×200 mm的二级剪力墙试件进行数值模拟,试件按照整体建模,假定墙体上下两端与加载梁和基础梁固接.加载过程中,首先在模型顶部施加竖向均布荷载,试件顶部的水平位移由1.3 mm逐步加载至26.0 mm,有效模拟出试件从弹性受力阶段到最终失效的全过程.同时对比
针对门座式起重机在装卸散杂货至散货漏斗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扬尘的问题,对老式散货漏斗进行抑尘改造.分析扬尘产生的原因,主要为装卸时物料携带大量空气造成漏斗内存在较大的正压环境,进而对质量、密度较小的细小微粒产生向上的推力.分析国内外散货装卸作业中的抑尘解决办法,主要包括设置各类风障、降低作业区的风速、起尘部位密封或半密封、使用设备吸尘、雾炮洒水喷淋等.结合港口的实际生产需求,在老式散货漏斗上安装抑尘装置.改造后的散货漏斗具有显著的抑尘效果.
超高导电铜具体是指常温下电导率高于100%IACS的铜基复合材料.在铜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选择会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良好本征特性的碳纳米材料逐渐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门.对于铜基复合材料而言,纳米碳具有作为增强体的巨大潜力,成为主要研究开发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领域,如航空航天、精细金属部件、传感器等,对材料的导电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超高导电铜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综述了超高导电铜的发展现状,包括应用材料体系、增益机制、研究现状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掺杂ZnIn2S4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掺杂虽没有改变ZnIn2S4的晶型,但使禁带宽度变窄,吸收边红移,表面缺陷和氧空位增加,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而且镉掺杂后催化剂的电化学阻抗减小,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快速传输,因此微量Cd掺杂后ZnIn2S4催化降解偶氮胭脂红B的光催化性能明显提高,
针对斗轮机编码器定位方式,提出斗轮机大车位置、悬臂回转角度和悬臂俯仰角度的校准方法.实践表明,斗轮机定位装置的冗余配置和校准实现了斗轮机定位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满足斗轮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定位要求,为斗轮机全自动智能控制和就地无人值守提供技术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