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裂囊肿鳞状细胞癌变一例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inglongg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65岁。2005年2月,患者发现右颈部肿块,逐渐增大,经抗生素治疗无效,于2005年4月收入院治疗。查体:肿物位于右胸锁乳突肌前缘上1/3深面,大小约2.0cm×2.0cm,中等硬度,边界清楚,与周围无粘连,活动度好,无压痛。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发现陈旧性肺结核1年,无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入院后手术完整切除送病理。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全面开放和保留上颌窦下缘两种上颌窦自然开口开放方式对手术后上颌窦纤毛传输途径的影响,探讨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中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恰当位置。方法设立3个观察组,观察示踪剂从上颌窦内向鼻腔的传出途径的差别。①正常对照组30例;②实验A组30例:ESS手术中全面开放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③实验B组30例:ESS手术中采用上颌窦自然开口前缘和(
期刊
目的回顾性总结鼻咽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19例鼻咽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分泌物送涂片并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并作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敏感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或结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鼻咽部真菌感染诊断成立,其中10例患者为单独发生,其余9例分别合并外耳道、鼻腔鼻窦、扁桃体、口腔、喉部感染。经菌种鉴定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8例)、黑曲菌(4例),其
随着变应性疾病患病率的升高及其诊疗方法的普及,皮肤试验,特别是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认为,皮肤试验不仅用于诊断IgE介导的变应性疾病,对随后的治疗也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拟从皮肤试验在变应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入手,说明皮肤试验的操作步骤及其结果判定的临床意义,探讨皮肤试验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皮肤试验有5种主要形式: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划痕试验、斑贴试验和被动转移试验,前二
患者男,41岁。以左鼻无呼吸41年,打鼾、夜间呼吸困难加重为主诉于2007年7月25日入院。患者出生后左鼻曾经流黄水,未经诊治,一直左鼻无呼吸至今。近年打鼾、夜间呼吸不畅。入院查体:左鼻翼略内陷,前鼻孔、鼻前庭发育正常,左鼻内孔完全闭锁,有上皮覆盖、光滑,鼻中隔居中。触诊:鼻中隔前端软骨缺如,鼻内孔封闭处质硬,并在接近鼻中隔处有一纵形条索状骨质。
期刊
喉部恶性肿瘤中90%以上足鳞状细胞癌,其他为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分为三大类即非造血性间叶组织肿瘤、造血组织肿瘤和特殊类型肿瘤阻。在喉部造血组织肿瘤中最常见为髓外浆细胞瘤,其次为非霍奇会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ina,NHL)。自2000-2006年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喉恶性肿瘤240例,其中喉恶性NHL 2例,现报道如下。
侧颅底区域解剖复杂,有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病理类型繁杂,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区。近三十年来,在数代耳科医师的不懈努力下,侧颅底外科逐步被纳入耳科手术范畴,大部分侧颅底区域的病变已能通过合理的手术进路得到安全切除,现代微创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耳神经及侧颅底外科作为一个亚专业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成熟。
在2006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管理培训会议”的基础上,2007年12月27—29日,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主办、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管理培训会议”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全国几十所医院的上百名科主任、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目的研究术前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HRCT)个体化测量,利用颧弓根、棘孔与锤骨头三者的距离关系经颅中窝径路定位内耳道及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18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颞骨标本,分为A组10耳,B组8耳,常规行HRCT扫描后进行测量。A组行颅中窝径路手术,比较各解剖实测值与CT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建立CT数据模型。B组行颅中窝径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