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采用的“分级配套”、“千人指标”和“谁开发谁配套”的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结构封闭、指标死板、公共设施提供主体定位不当的不足,然后以镇江南徐新城中心区规划中的公共设施配套带为例,提出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市场化操作的、开放的、弹性的带状公共设施配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