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于心践于行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是从事多年英语教育的老教师,但是职中教学还是笔者初次尝试,加上第一年担任职中的班主任,挑战颇多,感想也颇多。在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和英语教学工作之余,笔者略略记录了这一学期中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时光,深知职中教师工作的不易。
  【关键词】经验管理 用“心”信任
  2014年8月,我怀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大门。来到这里,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我是吴江中专的一名新人,经过这短短一个学期的历练,有苦也有甜,但我已从内心深处深深地爱上这里的一切,爱上了这份看似平淡却又充满希望的事业。
  来到吴江中专之前,我从未有过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又听说中专的学生在纪律方面很难管理,于是我有着很大的畏难情绪。但是我始终相信冰心老人的一句名言:“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的确,我们教师这份职业没有绚烂的舞台,没有璀璨的灯光,但是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这就决定我们的职业将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期盼。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就是莫大的幸福。于是,我常常在想:我一定要做一名好老师,把幸福带给我的每一个学生。如今,踏上这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
  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我的一生将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当我的演讲稿写到这里时,我不禁想起了这一学期中我与我的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时光,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信任。我们共同经历了军训中的炎炎烈日,大扫除中的风风火火,以及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我看到我的学生这一路走来,成长了、成熟了,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同时身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我深知学生进步的背后离不开教师全身心的爱的付出。
  一、用爱融化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爱”源于高尚的师德,教师的“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教育。教师在爱的教育中塑造完美的人格,感召学生的心灵。教师对他那份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身的自律和严格要求都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平日里,我能像一位大姐姐一样对学生嘘寒问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平时我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得到表扬的学生能理直气壮、让受到批评的学生也能心服口服。
  二、用“心”筑爱的教育
  我崇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心”的教育理念。“心”的教育理念崇尚生命关怀、以人为本、关注心理发展、关注教育的核心目标,以及关注心理和谐,关注心理环境的建构。“心”的理念也指的是学生心理朝着期待的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个有“心”的教师会关注学生德、智、体、美与“心”的和谐发展。其中,教师的教学个性对学生的内在心理及知识的构建有着直接的联系。
  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个性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不将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而是应该以精神饱满、豁达开朗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适当的时候,我们职中的英语教师可以放下教师的身份,跟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讨论、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事实也的确如此,新课标下的老师会注重学生习得的过程,会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切实地让语言回归到生活。我曾经上过一堂以“Christmas”为主题的公开课。在上课前我与学生们一起布置了教室并事先准备了圣诞糖果和礼物。这样,在上课开始前就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参与接下来的上课活动。接着,上课铃声响起后,我公布今天课上会有一次圣诞party并且欢迎上课表现积极的学生踊跃参与以及品尝party中的糖果。学生们很激动。首先,我让他们观察party上的糖果以及礼物,以此导入新单词candy、present、以及一块promised watch(一块承诺的手表),顺接着我导入今天的新课:三篇关于三个不同的国家的圣诞习俗。并借着这样一个欢乐、祥和的气氛,让学生试着复述及表演课文中的场景。这样一节课下来,课堂很活泼、很生动,也充分发挥出了有效课堂中教师教学个性的魅力。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潜移默化地帮助了学生掌握要领,学生们上完课后也不会对“What do American people do at Christmas?”和 “How do you like Christmas?”这样的日常用语而无所适从。这样的一节课会对职业中学的孩子们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及英语语感会有较大的帮助,而这样的提升却是在学生们积极参与及探讨的乐趣中进行的,这让大部分老师爱在课堂上打瞌睡的职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机会,让他们感到了英语课堂的不同魅力。当然,像这样的课也只能偶尔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调味剂”,同时它也是非常考验老师对于课堂纪律的管理,如果课堂纪律抓不好,那什么都是空谈。
  最后我想说英语教学中需要融入教师规范而有效的教学个性,需要教师们用“心”的付出。作为一名新课程实施时期的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参与实践活动获得英语交际的乐趣,从而真正持久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我们职业中学教育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个具有崇高使命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光有权威、简单地靠严历的规章制度、严格地执行,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得赢得学生们的真心信任。当我听到我的学生亲切地称呼我为“岚岚姐”时,其实我内心感到很温暖,因为我赢得了师生之间最为宝贵的东西:爱与信任。
  参考文献:
  [1]刘晓明.以心理健康引领学校教育和谐发展(2013)[DB/OL].中国教师教育网: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
其他文献
【摘要】学练讲的教学模式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把学习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学生之间开展合作,相互质疑,共同探究,一起进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充满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转变思维教学模式 创设条件 注意问题  纵观英语教学法变化,经历了听说法、情景法、交际法等,无论哪种方法,都强调“ 听、说、读、写” 的基本训练。任
【摘要】被动语态在英汉句子的表现形式是非常不同的,从语法体系上看,英语的被动语态句式属于动词的语态范畴,而汉语的被动句则是属于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表现形式。在英汉翻译时,英汉语被动语态之间的翻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以此来提高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英汉 比较 翻译 被动 主动  英汉语被动语态的表现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般来说,英语的被动语态属于动词的语态范畴,而
【摘要】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掌握有了新的要求,首次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文主要描述了文化教学的目标以及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结合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2011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掌握有了新的要求,它将英语课程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新课标提到:“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国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在这里,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
定语从句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三二轮复习还是要一些重点难点的句型,容易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讲解,下面是我对几类学生不易掌握的定语从句的归纳与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国际护士出现了紧俏现象,特别是欧美国家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后,对护士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改,高专明确提出专业设置和人
这个夏天,《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给我们带来了一段“脑洞大开”的故事:变形金刚竟然曾与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亚瑟王并肩作战,并且在此后的千余年时间里,不断介入人类的历史,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呈现递增趋势,因此,英语热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而商务英语等专业更是热门,本文则主要针对旅游资料的特点及笔者长期以来学习和研究成果和经验,简要分析旅游资料的翻译策略,并且,指出翻译时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旅游英语 翻译 策略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科技、
【摘要】商务英语翻译在双方语言融合、交流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文化的交叉感染与巧妙互动,是文化的交流。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历史背景等的差异性,中国与英语国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着诸多文化差异因素。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只有重视这些文化差异,透彻各国文化渗透下的翻译理论与习惯,才能做好商务英语翻译。本文将基于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探索出有效性的翻译策略,以飨读者。  【
【摘要】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从英语定语从句分析入手,分析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定语从句 句式分析 翻译方法  一、引言  定语从句有时也被称为形容词从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结构完全相反,中文修饰名词的成分常在名词前边,英文的修饰性恰恰在后面,这一根本性的差别迫使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善于变通。这种变通主要与句法的调整有关。英语的定语从句译成中文一般不放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