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Cu2+或Cd2+单体系和Cu2+-Cd2+复合体系中Cu2+或Cd2+的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改性纳米黑碳(MBC)对Cu2+和Cd2+的吸附特性和吸附稳定性.结果表明:Cu2+和Cd2+在MBC上的吸附可
【机 构】
: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B38B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9366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Cu2+或Cd2+单体系和Cu2+-Cd2+复合体系中Cu2+或Cd2+的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改性纳米黑碳(MBC)对Cu2+和Cd2+的吸附特性和吸附稳定性.结果表明:Cu2+和Cd2+在MBC上的吸附可以分为快、慢2个阶段,30 min达到饱和吸附量的90%以上.Cu2+和Cd2+在MBC上的吸附等温线均能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Cu2+和Cd2+在MBC上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7和245 mmol/kg,n值分别为2.56和3.85.MBC对Cu2+和Cd2+是优惠吸附,且对Cu2+的吸附能力大于Cd2+.吸附在MBC上的Cu2+和Cd2+的解吸率均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大,Cu2+在MBC上的解吸率为1.45%~20.20%,Cd2+为2.67%~31.40%.Cu2+和Cd2+在MBC上存在着竞争吸附,其最大吸附量均随着竞争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MBC对Cu2+吸附量和吸附稳定性均大于Cd2+.MBC对重金属有强的吸附作用,可探索其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和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正>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逐步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从而逐步提高常规复习课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开放学习
<正>1设计意图锌及其化合物是鲁科版选修6《实验化学》主题2课题1中重要内容,锌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种用途。因此在高三复习时可让学生回
采用脉冲电絮凝方法对黄连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其与传统电絮凝的能耗差距,考察了占空比、电流密度、脉冲频率、电极间距及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发展迅速。旅游官方微博为政府部门进行目的地形象塑造和宣传提供了崭新平台。通过收集整理河南各地数据,调查发现政府
本文介绍了真空变压吸附制氧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节能效果,阐述了VPSA-O2的特点及选型原则。
<正>近两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国内大中型医院的造影装备技术不断强化影响下,心血管循环系统介入放射学的步伐长足迈进,CT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医院逐渐普及。
当信息化社会正在或即将对人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更新要求的时候,大学语文教学已经阔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多媒体、互联网介入大学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
<正>近年来,我们在总结过去学校干部网络研训经验的基础上,改版了干部培训的专题网站,创建了以融学习、互动、管理为一体的网络研训系统,健全了网络研训管理机制,突破了传统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中药老鹳草的研究概况,老鹳草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鞣质类、挥发油类和有机酸类等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病毒、抗氧化、对肠道的影响、抗炎
萃取作为分离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多次在人教版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出现,如何把握其在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萃取内容在不同模块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