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一体”品德教育途径的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课一体”,就是把每周的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起来。即思想品德课教给学生一个“理”,接着,围绕“理”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内心去认同“理”;最后,根据“理”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全面的实践活动,加深个人体验,养成行为习惯。“三课一体”生动形象、学用结合、知行结合,使学生道德教育迅速内化,自身道德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品德教育
  担任班主任工作20年来,笔者发现现在小学品德教育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一些小学生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上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课堂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提问回答得整整齐齐,课后在学习和劳动中却表现为懒散,不遵守纪律;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为自私,不合群,甚至以大欺小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从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上看,就存在着重说理教育,轻实践训练的缺陷。为改变这种局面,近年来,笔者开展了“三课一体”品德教育途径的探索。
  所谓“三课一体”,就是把每周的思想品德课、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起来。即思想品德课教给学生一个“理”,接着,围绕“理”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内心去认同“理”;最后,根据“理”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全面的实践活动,加深个人体验,养成行为习惯。下面,以教《维护集体荣誉》这课为例,介绍实施“三课一体”的具体做法
  一、思想品德课——明确道德认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辨别是非,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以下三点:第一,《维护集体荣誉》这课所讲的“理”是什么(维护集体的荣誉,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决不能弄虚作假)?怎样向学生讲明?第二,设计一些供选择的答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如,小涛把垃圾扫在六(2)班教室门口,结果保住了本班的“最清洁”的牌子,这种做法:①急中生智,值得表扬;②是对的,不应批评;③是错的,应批评;④他有爱班之心,尽管错也不应批评等。通过答案的选择加上班级部分同学的分析,很快,班上学生都懂得了为了集体的利益,只有全班同学努力去做好每件事,绝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影响他人的利益。第三,设计一些分析性问题,确保学生了解他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如,引导学生谈变:自己的哪些行为能维护集体的荣誉?这样,整堂课的教学、教法灵活,掌握了关键;而通过评论,学生懂得如何做才是真正维护集体荣誉的行为。
  二、班会课——内化道德情感
  接着引导学生召开“假如我是海涛,该怎么办”的主题班会课。班会的关键是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主题班会作如下安排:首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六(1)班,另一组为六(2)班;其次,让六(2)班组的学生谈论当得知六(1)班的“最清洁”牌是弄虚作假得来的,这时大家是怎么想的?当得知本班被评为“不清洁”是因为六(1)班学生把垃圾倒在自己教室门口造成的,這时你又是怎样想的?最后,教师小结: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或者为维护集体荣誉,都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决不能弄虚作假。并向全班同学提出主题班会的口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在主题班会上,由于小学生从思想品德课中的旁观者转换为主题班会上的当事人,使他们能将心比心地谈出了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内疚、或悔恨、或气愤,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使道德认识入耳、入脑,为下步自觉参加维护集体荣誉的活动打下基础。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行为习惯
  接下来带领学生开展一次清洗课室的活动。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个人体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笔者做了以下安排:首先,让全班学生集体清洗地板、擦门窗、抹桌椅;其次,把小学生集中在窗明干净的课室问:这时隔壁班的同学要往我们教室里倒垃圾,大家会同意吗?这时全班同学都情绪激动、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最后,教师问:今后这种维护集体荣誉的行为还要不要继续?并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每周开展“比一比、评一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纪律、劳动等方面真正维护集体荣誉。这样,小学生不但受到训练,还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
  “三课一体”品德教育途径的探索,希望学生走出“一个老师,一个讲台,一支粉笔”的灌输性课堂,结束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三课一体”生动形象、学用结合、知行结合,使学生道德教育迅速内化,自身道德能力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教”到“导”,使学生爱上语文,培养“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区别“动感课堂”与“活动课堂”,明确以“五动”为理念的小学语文动感课堂模式入手,探讨构建小学语文动感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动感课堂;小学生;语文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语文课堂学习正逐步向以学生为主
【摘要】自然课程是一种回归自然本真的教育,STEM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们对构建幼儿园课程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园本自然课程建设的需要以及幼儿园STEM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二者在幼儿学习中心、问题解决导向、真实情境构建、学科知识整合四个方面具有共性。在实践中,通过创设良好自然环境、聚焦问题情境、有效运用学科知识,来实现自然课程与STEM教育的有效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去发现问题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在理论上从文本的选择、议题的确定到教学结构、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教师的阅读视野、阅读偏好、阅读能力,学生的性格、能力差异,课堂的有限教学时间等,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条件使群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只能是有限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群文阅读;开放性  于泽元教授认为,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开放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摘要:通过对EXCEL图表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阐述该模式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EXCEL图表教学 数、学、做、考合一模式 设计目标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078-02
【摘要】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是朗读教学。但实际教学中,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课堂上老师很努力去教了,却常常收不到想要的效果。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低年级学生认字不多、朗读兴趣不高、朗读效果不佳等方面。朗读点石成金的对应策略是要扫除学生的朗读障碍,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给学生正确的朗读示范。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点石成金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朗读教学。在新课标理念推动
【摘要】教学中运用前置性探究方式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探究,从已有经验出发,利用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思想,达到新课程标准中“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  前置性探究是指学生在课前或课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摸索。其本质是“翻转”传统教学模式。
假期来临,经过了疫情居家学习的洗礼,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假期亲子相处,是更加期待还是焦虑满怀呢?疫情期间,居家学习,亲子矛盾层出不穷的情况,已经让我们的亲子关系面临着危机。寒假到来,家长如何做才能成为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呢?  一、理解接纳以释怀  在疫情期间,我们陆续接到了不少学生的求助案例。有不少学生提到居家学习时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困扰。高三的小欣留言说:“最近妈妈知道我的学习很紧张,她想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特别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关键的学习阶段,更是进行知识学习与记忆的黄金时期。基于这种情况,在实际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针对小学六年级教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就成为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点教学课题。  
[摘 要] 随着中石油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A1)的深化应用,为确保加载到PetroBank系统的地震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新疆油田数据公司依据地震数据特征建立了一套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即在数据收集、数据接收、数据整理、全面质控数据体的EBCDIC带头、二进制带头、数据道头信息,规范化整理导航数据文件,按照PetroBank地震数据命名标准和数据加载流程进行加载,多方式的下载验证。在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村小学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对此也投入了大量的教师资源以及教育设施设备。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教育目标逐渐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但是,还是有一些课程在教育教学中也遇到了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术科教学,如美术课程。对此,本文结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