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鼠模型系统中流感全病毒疫苗和纯化神经氨酸酶疫苗抗随后感染的长期效果比较
【机 构】
:
,
【出 处】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1年05期
其他文献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寡核苷酸指纹技术,对从海南岛1985年的登革热患者血液中分离的2型登革病毒株基因组RNA的遗传变异情况作了分析,并与2型登革病毒原型株进行了比较。从2型登革病毒新几内亚B株(1944年分离)与海南岛病毒分离株的寡核苷酸指纹图谱的直接比较表明,海南岛分离株的基因组显然是独特的,而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海南岛分离株与2型登革病毒原型株之间的寡核苷酸斑点同源性约为55%,这就表明导
用痘苗病毒为载体,构建表达EB病毒膜抗原的活疫苗株,TTV11k GP和TTV7.5k GP。除7.5k启动子外,在重组痘苗病毒中,外源基因两端的框架,启动子和用于同源转染的痘苗病毒均来自天坛株。两株重组痘苗病毒在感染细胞膜上表达EB病毒膜抗原,它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反应。在感染细胞中表达的膜抗原经SDS-PAGE分析,表达分子量为300~340kd和200kd~220kd糖蛋白以及140kd和10
本文对我国登革2型病毒04株(以下简称D2-04)结构蛋白C、PrM、M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蛋白C、PrM和M基因分别由342、273和225个核苷酸所组成,其相应的氨基酸数分别为114、91和75。从5′端起始C→PrM→M全长840个核苷酸,编码氨基酸总数为280。将D2-04株病毒结构蛋白C、PrM和M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同几内亚C株进行比较,发现D2
用间接免疫酶法(HRP-SPA)及免疫荧光技术(IFAT)对80份正常大白鼠(包括11只孕鼠)血清及102只大白鼠(包括22只胎鼠)肺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抗体及抗原检测,抗体阳性者36份,阳性率45%;抗原阳性者14份,阳性率为13.72%。此外,还对抗原阳性的8只胎鼠肺分为两组,混合制备成悬液,进行病毒分离。结果从其中一组分离到1株EHFV。这一发现证明,EHFV垂直传播在大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