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以1例长期生存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及"肺癌全程化管理"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左肺黏液腺癌Ⅳ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复杂病程不同阶段合理应用化疗、ALK-TKI抑制剂治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及放疗,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初诊即为晚期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经过规范、精准的治疗,生存期已达50个月,仍高质量生存中。结论基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子特征基
【机 构】
:
030032 太原,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肿瘤内二科,030032 太原,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肿瘤内二科,030032 太原,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肿瘤内二科,030032 太原,山西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1例长期生存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及"肺癌全程化管理"的优越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左肺黏液腺癌Ⅳ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复杂病程不同阶段合理应用化疗、ALK-TKI抑制剂治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及放疗,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患者初诊即为晚期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经过规范、精准的治疗,生存期已达50个月,仍高质量生存中。
结论基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子特征基础上的"精准治疗"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全过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提示"肺癌全程管理"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侧颅底肿瘤手术切除是颅底外科的重点和难点,经历了从肉眼巨创到显微手术至全内镜微创手术的艰难蜕变。内镜技术以全景视野、创伤小但手术涵盖范围广等特点为侧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开辟了全新视角。侧颅底肿瘤内镜手术入路均可归纳为内镜经上颌窦入路,只是根据开放上颌窦径路、方式不同分为经鼻上颌窦入路、经唇下上颌窦前壁入路以及联合入路,而前者又可细分为经同侧鼻腔入路、经泪前隐窝入路、经对侧鼻腔-鼻中隔入路、经鼻Den
目的探讨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家族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例MiTF家族相关性肾细胞癌,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影像学、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总结。结果4例患者中,3例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入院后常规体检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后考虑为肾占位,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Xp11.2易位/TFE3融合基因相关性肾细胞癌;另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中药灌肠对结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结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
目的建立稳定的移植性人结直肠癌动物模型。方法以BALB/c裸鼠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原位接种组和皮下接种组,分别经直肠原位(使用自制接种器)和右侧腋窝皮下接种0.1 ml细胞密度为2×107/ml的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悬液,观察60 d,比较两种造模方法的成瘤情况及肿瘤生长情况。结果直肠原位接种组18只裸鼠全部成瘤,成瘤率为100%,平均瘤质量为(2.78±1.86)g,平均存活时间
肺癌已成为老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有关肺腺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老年人肺鳞状细胞癌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对于局部晚期的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仍然存在放化疗模式的争议。各种新型化疗药物、靶向治疗、免疫和抗血管药物的出现,给中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其综合治疗的最佳模式,还需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和探索。
目的探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低毒、适合现代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将88例病理确诊为世界卫生组织(WHO)Ⅱ、Ⅲ型鼻咽癌的Ⅲ~ⅣB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诱导化疗联合单纯放疗组(诱导组)(43例)和同期放化疗组(同期组)(45例),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给予根治量放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1个疗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TP方案),1个疗程单药顺铂(DDP)。结果诱导组与同期组相比,2~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p16蛋白及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切除或活组织检查的子宫颈石蜡样本199例,包括子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106例,高级别与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各30例,子宫颈正常组织33例。采用EnVision方法进行PD-L1、p16、TOPOⅡα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P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放疗治疗头皮血管肉瘤的临床可行性。方法78岁男性头皮血管肉瘤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接受6 MeV-β电子线普通放疗:70 Gy/35次,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 mg/d静脉泵注,连续用药14 d,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结果联合治疗期间,头皮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停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0 d后照射野外头皮局部复发,再次接受单纯放疗,放疗中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评估其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106例初诊CR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患者手术标本中Gl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RC患者复发转移时间(TTR)及总体生存(OS)时间的关系。结果复发转移的CRC患者Gl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中位表达强度均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84%(33/38
目的探讨X线摄影中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联合乳腺微钙化的定位活组织检查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触诊阴性、仅X线发现乳腺微钙化的患者192例,共205处微钙化病灶,回顾其X线表现特征并进行BI-RADS评估分类,对BI-RADS分类4a级及以上患者行X线引导下导丝定位活组织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205处微钙化病灶中,恶性病灶74处(36.1%),良性病灶13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