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13~18岁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4年13~18岁中国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的所有13~18岁体测正常学生106 881名,排除体测资料不完整的学生1 047名,最后纳入分析样本共计105 834名。按照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于BMI、肺活量、50 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耐力跑等7项指标计算身体素质综合得分,得分≥60分为及格。比较不同特征的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因素。

结果

2014年全国13~18岁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70.1±10.7)分,及格率为83.9%(88 813名)。其中男生身体素质及格率[83.5%(44 197/52 910)]低于女生[84.3%(44 616/52 924)](P<0.001),13~15岁年龄组及格率[86.5%(46 255/53 465)]高于16~18岁[81.3%(42 558/52 369)](P<0.001)。除中部地区的16~18岁男生以外,体重正常、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好、体育课时充足、体育锻炼时间≥1 h/d、写作业时间≥2 h/d、看电视时间<1 h/d等因素均是身体素质及格率高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

结论

中国13~18岁汉族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良好,身体素质及格率在性别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并与营养状况、地区、社会经济状况、体育课时、每天体育锻炼时间、每天写作业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等因素的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温州市社区50岁及以上筛查人群眼压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研究。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温州市区对31 170名5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社区眼病筛查,包括生活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和眼底照相,眼压测量采用非接触眼压计。研究排除仅有单眼眼压数值者、眼压值低于6 mmHg(1 mmHg=0.133 kPa)且视力小于0.3者,排除有角膜疾患、内眼手术史、虹膜激光周边切除术后
目的了解江西省余干县农村老年人视力损伤的患病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防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余干县12个乡镇36个村委会老年人3 789名,对其进行眼科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视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余干县3 789名农村老年人中,男性1 629名,女性2 160名。≥60岁且<70岁者1 981名,≥70岁且<
目的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PRP)前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6年11至2017年8月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双眼行PRP治疗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57.2±10.0)岁。采用视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量表(VFQ-25)中文版对患者PRP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段、糖尿病病程、DR表现、学历
眼健康是全球卫生机构在长期开展防盲治盲工作的基础上于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充分了解眼健康概念的由来、目标和内涵对于我国开展眼病防治工作和促进眼科事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几十年来我国眼健康事业已经取得了极大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本文提出我们应当充分掌握防治盲和视觉损伤以及公众眼保健的实际需求,抓住重点,明确目标,逐步推进眼健康事业,在目前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面对挑战,继续努力,争取我国眼健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农村地区自然人群中成人眼视网膜成像质量分布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将邯郸眼病研究中经随机整群抽样的永年县13个行政村的两个行政村的30~69岁排除眼部病变后视力≤ 0(LogMAR)的健康受试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在邯郸眼病研究Ⅱ的中央检查中心进行眼科和全身检查。收集受试者等效球镜度数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数据,并采用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双通道分析系统测量4 mm瞳孔直径下视网
目的分析1990—2016年中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变化。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6)中中国10~19岁青少年死亡数据,描述1990—2016年中国青少年死亡率变化,并比较1990和2016年前15位死因。结果1990—2016年,中国10~19岁青少年全死因死亡率从102.5/10万下降至41.2/10万,约降至2016年全球平均水平(78.6/10万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高危性行为发生率高,是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传播控制的重点人群。但是,MSM中的每个个体由于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性行为网络等因素的差异,感染HIV的风险也存在差异。为了让具有男男性行为的个体了解自身感染HIV的风险,以及提高预防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建立适用于中国MSM的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势在必行。本文对已建立的MSM的HIV感染风险评估
目的探讨饮食十字花科蔬菜(CV)摄入、尿液中异硫氰酸盐(ITC)水平与男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在上海男性健康队列的基础上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择随访时间2010年12月31日之前经确诊的新发肺癌病例443例,利用密度抽样法按1∶2的比例抽取对照885名。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调查饮食CV的摄入情况,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象尿液中的ITC代谢量。按照对照组的CV摄入量、尿液ITC代谢量进行四分位
期刊
目的探讨兰州市日均气温变化与水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甘肃省气象局分别收集兰州市2008—2016年水痘逐日发病例数,结合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不同的滞后天数(lag)、气温与水痘发病的关联性及对于敏感人群的影响;以最低风险温度为参照,估计不同气温P5(-5.2 ℃)、P25(1.7 ℃)、P75(20.1 ℃)、P95(25.4 ℃)对水痘发病造成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