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i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切取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应用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17例,修复手部缺损6例,其中3例手背缺损;修复足踝创面11例,其中5例为足背缺损。皮瓣面积为5 cm×3 cm~33 cm×10 cm。传统穿支皮瓣在深筋膜表面掀起皮瓣,断蒂前进行削薄或显微削薄,改良的方法是皮瓣在浅筋膜层大、小颗粒脂肪之间游离皮瓣,直接切取成薄型穿支皮瓣而无需削薄或显微削薄。最后一次门诊复查记录作为随访结果。

结果

本组有3例皮瓣术后出现皮瓣下血肿,经二次探查止血后皮瓣得以成活;有2例皮瓣发生部分坏死,其中1例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二期经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18(平均7)个月,17例皮瓣中的15例顺利成活,患者对修复外形满意,皮瓣质地薄而柔软,不臃肿。

结论

自浅筋膜层大、小颗粒脂肪之间切取皮瓣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改良薄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为直接切取薄的穿支皮瓣,减少术中削薄或二期削薄的几率,节省手术时间,减小了供区损伤,临床修复效果满意,特别适用于手背、足背及头颈等创面的修复。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一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来自辽宁省大连市Brugada综合征一家系,包括先证者在内的3代共14人,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进行全外显子及附近内含子部位测序,用Sanger测序法对其突变基因进行验证,并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该家系中检测到FGF12基因突变,新发现1个内含子的突变,c.229-7C>T。该Brugada综合征家系中,3代共8人
期刊
目的探讨影响心大静脉远端(distal great cardiac vein,DGCV)移行区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消融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经射频消融治疗的1 642例VA患者资料,年龄(48.49±17.19)岁,年龄范围5~84岁。其中95例在DGCV移形区标测到最早心室电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心室肥厚伴或不伴劳损对合并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第一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28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并同意手术治疗的合并高血压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患者术前窦性心律心电图,依据左心室肥厚Romhilt-Estes评分系统及是否伴有ST-T劳损性改变,将患者共分为3组[1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1月,应用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0~61岁,平均40.6岁。致伤原因:切割机割伤5例,电刨伤10例。受伤指别:拇指3例,示指6例,中指4例,环指2例。其中近、中节指背缺损9例,中、末节指背缺损6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
目的报道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外伤及良、恶性皮肤病变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体会。方法自2014年7月-2017年7月,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外伤8例、良和恶性皮肤病变切除术后54例软组织缺损,皮肤缺损面积为1.0 cm×1.0 cm~4.5 cm×3.5 cm。根据缺损的情况设计局部皮瓣,皮瓣设计面积为1.5 cm×0.8 cm~8.0 cm×4.0 cm,推进或旋转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