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玩电子设备如此熟练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宝宝无师自通,手机、Pad、各种APP,手到擒来,一看就会,小手点点画画,比父母玩得还溜?莫非现在的宝宝都是天才?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孩子之所以玩电子设备如此熟练,是因为他们思维更灵活——用专业术语说就是:脑洞更大。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4~5岁的小孩甚至比大学生都更擅长弄明白这类玩具的原理。
  心理学家艾丽森·戈普尼克和她的同事克里斯托弗·卢卡斯想知道儿童的大脑为何如此擅长快速学习,所以他们找了100位4~5岁的幼儿园小孩,带他们进实验室,交给他们一个音乐盒。要让这个盒子放音乐,必须在上面摆放各种形状的黏土块。实验者先向孩子展示不同形状黏土块不同组合产生的结果,然后让孩子自己试着启动音乐盒。
  “我们想知道,很小的小孩能否认识到因果联系。”戈普尼克说。作为对照,他们还测试了170位大学本科生。“出乎意料,小孩子不但十分擅长做这种事情,而且他们比大学生做得还要好。”
  为什么一群连鞋带都不会系的小孩,玩起这些设备要比大人还擅长呢?要知道,按照传统观点,这个年龄的小孩应该还不理解因果关系这么抽象的概念。
  戈普尼克认为,这是因为小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大人不同。小孩子会尝试各种各样新颖的点子和不同寻常的策略。“比方说,如果小孩看到方块和圆形各自都能让音乐响起来,他们就会立刻想到拿一个方块和一个圆形一起放到音乐盒上面,哪怕实验设计者们根本没有这么做过。”
  这种灵活的、流动性的思考,探索每一个看似不太可能的假说,正是小孩子的思考特征。探索式学习对于小孩子来说是自然的。相反,成人却只会一步跳到最明显的那个方案,然后赖在上面不走,哪怕这个方案其实不管用。这样狭窄而固定的思维方式对于解决某些问题可能是管用的,但是戈普尼克说:“当问题的解法出人意料时,小孩子更擅长解决它们。”
其他文献
法国大革命中,针对封建专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革命胜利后,产生法国宪法,其目的就是把革命的成果巩固下来,使国家要保护个人的自由,要平等对待众生,实质也就是界定国家对个人权利干预的界限。因此,宪法的基本权利天然的具有防卫权的性质,而这种防卫权针对的是国家权力,而非其他个人行为。这是人类社会长期的痛苦经验所得出的理性结晶。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各国宪法上的权利多用自由这一概念,比如人身自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