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高中英语课堂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远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问题
  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十五年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但是边远民族地区由于信息闭塞、教学设备落后、英语学习语境匮乏、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等问题,使得其学生的英语,尤其是听说能力低下。这一问题严重影响边远民族地区学生整体知识水平的构建,制约着知识眼界的开阔。所以,边远民族地区的教学方式创新改革的问题,成了本篇论文的探讨重点。
  二、无线移动终端的信息科技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启示
  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从有线网络迈向了无线网络的新纪元。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QQ、微信以及各式各样的APP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于是移动互联网给边远地区的高中课堂带来了新的学习契机——指尖上的课堂(顾名思义,手指触碰移动终端设备而完成的教学课堂。
  1.优化教学设备,降低教学成本。现如今,边远民族地区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Wifi网络已经大面积覆盖,4G网络等的高速移动网络资费标准下调,大多数的高中生都已经人手一部智能机,也就是说在移动互联网的高新科技背景下,开展英语教学不会有太大的运营成本,这将有效解决当前英语教学硬件缺乏的问题。
  2.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语言语境。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具有便于携带,容易上手、信息量大、内容形式直观生动等特点,如果能够利用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学生可以接触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英语信息,极大地延长了学习的时间,补充了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因为学生普遍热衷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所以他们还会将这种偏爱运用于英语学习之中,寓教于乐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微信强大的功能弥补传统的教育方式的不足
  很多大中城市已经开始先进的现代化数字学习,但是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学习生态系统”,构建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标志的学习环境,运用云计算、社交技术、大数据支持的个性化的交互学习系统以及线上线下学习融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什么“电子书包”、一人一台平板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项目对于像阿坝州这种边远民族地区来说,还很遥远,也不现实。所以最可能实现的一个方式就是让学生使用自己已有的设备。从而能够切实有效地迅速推进“泛在”学习的进程。所以指尖上的微信课堂就成为了最能符合边远民族地区学情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
  1.互联网发展大环境。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到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现如今,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占比分别为46.1%、46.4%。
  2.微信的主要特点。微信能够快速及时通讯,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功能,比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更加灵活、便宜、智能。任何用户可以免费下载此应用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所有的功能不需要额外付费。支持二维码扫描,能够随时随地扫描以及记录二维码。支持邮箱绑定(可以在移动平台下处理邮件)、银行卡绑定以及各种各样微信公众号的账户查询,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及时了解。能够迅速匹配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联系人,支持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朋友圈或者加入需要的朋友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对应的功能,支持推送功能。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创建自己的公众账号,而且名字可以重复。通过公众账号,可以方便的实现信息发布,共享,推送等功能。
  3.微信教学的优势。微信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多次学习,能够和老师实时交流互动。传播快,影响大,覆盖面广,私密性极强,其移动交互性使其完全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微信公众平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作为接受能力极强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喜欢用微信这种高科技来进行即时交流,微信满足了他们个性的发展需求。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图文并茂的语音视频学习内容,学生观看后可以即时探讨。顺应了高中生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体现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4.微信教学的具体方法。微信公众号的建立以及实用微信公众号的加入 班级可以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相关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由于微信功能的强大,教学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文本信息了,还可以添加锻炼听力的语音信息以及对应的听力原文和重要的知识点讲解,分享直观生动的视频教学内容。这種丰富多样的定期微信推送不仅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多次学习,反复学习而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不过一定要注意班级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一定要短、小、精、悍,因为高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只有通过微型的碎片化学习才能达到最高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鞠文飞.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移动设备辅助环境[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12).
  [2]钟启泉.外语教育的展望[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晏远方.微信在开放教育《英语I.1》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2013.4.
其他文献
很多人认为,学生通过“多读”、“多写”就自然学会了英语的读和写。这话固然没有错,但它掩盖了语言学习的复杂过程,语言是交际工具,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写作属于书面语言。写作是语言学习这的思想流露,是流淌在纸上的话语。写作既要符合句法的要求,又受段落层次和篇章结构的限制。对英语为非母语国家的学生来说,写作确有一定难度,它需要培养英语的思维方式,需要反复练笔,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农村初中
【摘要】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是较难的科目,要求教师具备坚实的教学基础、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情境教学法作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和效率。教师要掌握好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师观念,合理运用自身专业能力,回归到生活中实施教学。以生活情境化的方式将学生代入课堂之中,提升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写作的能力
【摘要】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给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创新与变革,QQ、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相关网络资源和技术使英语词汇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了英语教学手段。现阶段,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在自媒体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阐述自媒体的内涵、内容和特征,分析自媒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及自媒体运用到高中英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
【摘要】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常常忽视学生的英语发音,将读和写分开讲解,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英文写作,很少让学生将英语单词读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只会写而不会读。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初中英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结合时代的发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展开读和写相结合的教学。  【关键词】教学模式;形成原因;知识框架  【作者简介】马荣,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英语技能。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会从事导游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是会使用到英语方面的知识技能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就应注重采取体验式教学等偏实践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情境或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英语知识,保证
【摘要】本文对汉语作为外语的本科课程测试体系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评价类型、侧重点及评价效果。提出汉字书写可以视为是一种文化脚本,测试的改进源自于对测试主题的认知的变革。语言测试应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并重,文化假设应被给予相应比例。  【关键词】汉语作为外语 测试 个案研究  一、研究背景  本文研究对象为汉语作为外语的本科课程的测试体系。该课程由美国东北部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的中文系开设,面向初级中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其学法不同于教理化等其他学科,学好英语的方法是:兴趣为先导,实践为根本,听说领先,读写并进。下面本人具体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时一些做法: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从选材上激发兴趣,从方法上调动兴趣的方式,如在讲shopping的用法时,我首先提出问题:“Do you like shopping?”大部分学生都回答:“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新媒体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则从转变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完善高职英语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新媒体 应用  新媒体即为数字化媒体,新媒体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使高职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新媒体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后现代教育理论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结合后现代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探讨该理论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意义,很有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是20 世纪60年代开始兴盛于西方社会的一种文化思潮。作为一种与现代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的
【摘要】该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等语言学派关于形式与意义的翻译理论,以陶瓷文化为例,探讨了我国特色文化对外交流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问题。文中阐述了陶瓷文化习语的四种常用翻译方法,提出了图表、加词、模糊、变通等多种辅助译法,表达了對意识形态区别、文化习俗差异等的关注,为我国特色文化对外翻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对外翻译 形式与意义 特色文化 陶瓷文化  一、导语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艺术,也是语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