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校本课程方案及实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论语》校本课程方案
  (一)、课程信息
  开课单位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总学时
  开课学期
  临川一中
  《论语》
  文化素质
  32
  高二上学期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孔子及《论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论语》解题
  《论语》的性质;《论语》之书名及其释义;《论语》今古文;《论语》的作者或编者。《论语》篇目;《论语》成书的年代;《论语》的真伪;《论语》的注本。
  第二章 孔子及孔门弟子
  孔子形象及孔子的为人;孔子一生及其业绩;孔门弟子:颜回、曾参、、子贡、子夏、子游、子有、宰予等。
  第三章 《论语》论道德
  仁为道德之中心,《论语》论仁;仁之可贵;仁之难能;仁之内容:爱人和忠恕;为仁之法:孝悌为仁之本,克己复礼为仁。仁为理想人格;修身达仁。
  第四章 《论语》论修养
  人格标准;君子与小人;君子之合德;成人——士;圣人善办有恒;修养的方法:反省、改过、慎言敏行、守礼、好学、择友、立志、躬行;修养的进程;虚世之道:立信、知人、安贫。
  第五章 《论语》论礼
  关于《周礼》《仪礼》和《礼记》;不学礼无以立;仁礼制约;尊尊亲亲;正名原则,名不正则言不顺。
  第六章 《论语》论中庸
  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不可则止。
  第七章 《论语》论政治
  敬、信、节用、爱人;庄敬孝慈;礼让;尊王忠君;富民节用;重德省刑,贤人政治;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大一统;无为之治;德化,听讼与无讼。
  第八章 《论语》论教育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全面教育,德育为先;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师生平等,教学相长;不言之教;学重躬行,学思并重,温故知新。
  (四)、教学安排:
  《论语》
  解题 孔子与孔门弟子 《论语》
  论道德 《论语》
  论修养 《论语》
  论礼
  《论语》
  论中庸 《论语》
  论政法治 《论语》
  论教育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6学时
  4学时 6学时
  2学时
  (五)、参考书目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
  《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十三经概论》 蒋伯潜 上海古籍出版社
  《十三经讲座》 夏传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语——仁者的教诲》 王兴康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五)、授课教师
  (共8人)熊东云、康国强、章永萍、黄 山、刘王志、汤金凤、黎小林、章 蕴
  二、如何保证《论语》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排好课。
  《论语》系先秦时候文字,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因而阅读理解难度较大;高二年级学生经过高一一年四个文言文单元的学习,打下一定打得文言文基础:因而《论语》课程安排在高二年级上学期。
  《论语》计划32课时完成,一个学期一般4个月(16周),课程安排一个学期完成,所以每周就应该排2节课。
  临川一中高二年级共有40个班级,授课教师共8人,每人负责5个班级的教学,每人每周总计10课时。
  另外,《论语》是经典古籍,学习不能停留在课堂,必须有课外活动来保证课堂学习成果。因而要开设《论语》早读课。
  这一校本课程实施主要是跟教务处沟通好,本课程计划用一个学期完成,每个星期排两课,保证有32个课时。另外联合团委开展“我读《论语》”主题征文活动和《论语》经典朗诵活动。
  (二)、备好课。
  1、集体备课:担任《论语》课程教学的8位教师形成备课团队,每星期集合1次,时长3小时,一起进行3步备课活动。
  第一步,一起对这个星期的2课时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向队员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自我的理解和生发联想。
  第二步,搜集这个星期的2课时内容相关的文献文章,并分任务阅读搜集的文献文章,然后逐个汇报阅读成果——对阅读理解授课内容有帮助的文献文章。
  第三步,编写教学方案。
  2、同课异构: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特点,自己的教学特点,把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个性化形成自己的教案。
  总之,作为教学具体实施者,老师必须要把每个课时的内容熟悉并设计好教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三上好课。
  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旺盛的求知欲,教师要注意以下细节:
  1、教师的表情。
  有人说:“教师是演员。”无论你有多少不快乐在心中,一走上讲台,你都要神采奕奕。因为你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传递给学生信息。如果你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言语冷漠,面无表情,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实施不起来。
  2、教师的语言。
  美好的语言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反之,则可能是利剑,杀人见血。
  3、学生的参与。
  听说课,就是让学生听与说。学生是主体。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參与。
  4、时间的分配。
  一节课中,教学的各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不是平均分配的。
  (四)、做好评价。
  1、对学生学习《论语》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分为平时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平时测试主要是以翻译和读书报告两种题型来考察。其中以读书报告为主,每次学完一个章节,都要求学生提交章节读书报告,学完整本《论语》,必须提交整本读书报告。期中期末考试集体出题,以考察学生古文字句理解和《论语》思想理解为主要考察内容形式。
  2、对教师在《论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进行分析,改进相应的安排。
  教师在每次授课后,应该有一个小结,从以下准则去反思:(1)是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2)是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旨通过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师生之间做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情景化带入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应用到考试中,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教学 互动 三角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讲台上教课,学生在台下听课做笔记,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导致很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通过对《辉煌的隋唐文化》这一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与分析,总结其教学方法、教学中的难点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 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本课内容来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节,第一单元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7、8课是繁荣与开放在文化方面的表现。隋唐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代,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为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科技的发达奠定了基
摘要:就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而言,国民很多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代教育的发展步伐,已经远远不是传统接教育可以跟得上的了。这样一来,教育者就必须努力去探索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以便使教育工作更好的开展。而探究式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可以为探究式教学以后的进步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 初中物理 教学  【中
曾先生是一名普通职场人员,2007年因购房向某银行申请了一笔房贷,月供约为3500元,该笔贷款还款期20年。眼下,曾先生又为购车款而一筹莫展。他看中的车型售价约为10万元,但目前可用于首付的资金仅有4万元,剩余的6万元能否通过贷款获得?考虑到房贷还款的遥遥无期,曾先生觉得这扇门无法为自己打开。  有紧要融资需求,却因已经背负一笔贷款而陷入迷茫,不知是否还具备贷款资格,这样的情形,在现实中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