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韵和她的“不改不填”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的冬天,当我第一次来到熊文韵在宋庄的工作室时,她便非常兴奋地向我展示她多年的“收藏”。那是一个暗红色的老旧木柜子,抽屉都有些变形,从闭合不严的缝隙中露出彩色的纸片。熊文韵一层一层地打开抽屉,里面塞满了她临摹的几百本小孩子画的绘本。当时的我正沉浸在当代艺术各种高深莫测的理论中,正准备好耳朵来听一位艺术家阐释她神秘的艺术理念。但出乎意料的是,熊文韵只是自顾自地在我面前把那些看上去稚嫩笨拙的儿童画——铺开,那种小心翼翼的姿态和眼中闪现的光芒,就像她正在展开一幅幅世界名画。
  熊文韵告诉我,这些绘本是她教过的那些孩子画的,她被这些儿童画所展现出的纯真与质朴所感动,舍不得还给他们,于是她便一张一张地临摹下来。凭着仅有的一点艺术史知识,我很快理解了她的感动,并放下了最初对儿童画的不以为然。在今天,如果一个人想学画画,必须从素描开始,一点点用铅笔磨出几何体的轮廓、光影。只有坚持坐过几年的冷板凳,才算是对艺术入了门。这似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共识。且不说这个过程有多么枯燥,单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对“画不像”的反复自我怀疑,就已经将许多人拒之艺术的门外了。为什么只有“画得像”才是绘画的唯一标准呢?摄影对于客观世界的再现难道不比绘画更精确吗?
  今天高校所普遍采用的艺术训练方式,依然是源自西方学院派又经过了苏联改良后的那套体系。这套审美判断标准依然在全球化的今天牢牢地控制着中国大众的审美趣味。所以,先锋实验艺术在中国始终难以被大众接受,只能在小众的范围内彼此惺惺相惜。在当代美术馆工作的经历更让我对此深有体会。其实,早在两个世纪前的那场工业革命,就对人类的一切固化的传统提出了挑战,也包括这套曾经牢不可破的艺术理论。人人都知道毕加索,但并不是人人都知道,成就他艺术的正是他从儿童绘画、非洲雕塑等非学院派艺术中汲取的养分。我们今天的审美已经严重与时代脱节。我想起艺术家吴冠中曾经说过。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的话。有多少孩子的创造热情被老套的艺术教育体系和陈旧的审美观念所扼杀?所以,我理解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熊文韵对于儿童绘画的感动。儿童在自己的绘画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类创造的原点,是经过了几十年学院派训练的艺术家难以回归的地方。在这次展览中,有一件熊文韵的作品《临摹天真》。这是一件由五十条六米多的长卷组成的作品,是熊文韵临摹的四百多件儿童的绘本。她说,这件作品是向人类纯真的致敬。
  在那次造访之后不久,我也成为熊老师的学生。开始画画的过程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一张A4的打印纸,一只签字笔,面前摆上那只刚刚用来喝水的杯子,“不改不填不虚不画阴影”,我就这样从零基础开始了。画完了茶杯画凳子,画完了凳子又开始画墙角的盆栽,画完了盆栽画照片上的汽车……一个下午的时光静静地在流逝,桌子上的“作品”越积越多。当我停下笔来重新翻看自己的画,不由地感到惊讶。尽管那些线条生涩幼稚,甚至错误百出,但那就是一个完整的杯子、凳子、植物和汽车。原来画画也可以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绘画方式让我彻底放下了“像不像”的心理纠结,并获得了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自此之后,身边任何触动我的东西,我都敢拿出本子和一只签字笔把它勾画下来。后来,我发现熊文韵的学生中不仅仅有儿童,还有很多像我这样零基础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对应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个性,熊老师总有她的教学办法。十岁以下的儿童以画绘本为教学线索,老师通过绘本的故事引导孩子画出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这次展览中《体验课》的这个部分,就是参加了“不改不填——小熊老师零基础儿童绘画免费体验课”的一百多个孩子的作品。从结束了儿童期的少年到老年,熊老师设计了十堂课,他们从写生实物开始,遇到处理上的难题就到中国传统绘画中找办法,再经过科学的色彩学习,最后创作出了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展览中“五彩基金”学员们的作品就是系统学习了熊老师这套教学方法后的成果。而二楼的文献个案部分,则完整地呈现了十余位不同年龄段的学员学画的全过程。
  熊文韵这套独特的艺术教育方法,是她在临摹了成百上千幅儿童绘画和多年教普通人画画的实验中发展出来的。熊文韵在学院派的僵化模式之外发展出了另外一条快速上手的艺术之路,让画画这件事变得愉悦而自由。人人都可以随时拿起笔来画画,通过绘画表达自我,发挥艺术潜能。从艺术在大众层面的普及方面来看,熊文韵做出的贡献是了不起的。至今她的许多学生都与她素未谋面,老师与学生只是通过通信工具教与学。但每次见到熊文韵,她都会很自豪地向我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
  从更深层的方面来看,熊文韵另辟蹊径的这套体系,与她作为艺术家在创作中的纠结与蜕变息息相关。她在中国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十几年学院派训练,并对自己的技术引以为豪时,却在踏出国门之后遭受到了价值观的彻底颠覆。面对全球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她曾经深信不疑的那套绘画理论几乎完全失效,彼时迷茫与挣扎的痛苦可想而知。在重新审视与反思她所接受过的传统艺术教育之后,她将造型、色彩、构图中最核心的部分提取出来并将之通俗化,让绘画回归到“表达”的本质,而这种回归恰好与现代主义以来对传统的反叛精神不谋而合,她因此也完成了个人创作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向。
  作为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熊文韵从来不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思辨者,也不是意识形态的斗士或者聪明机敏的游戏玩家。她更像是一个充满普世情怀的传教士,用一种无私的情怀在创作艺术、传播艺术。
其他文献
控  在1968年出版的题为《超越现代雕塑:科学技术对本世纪雕塑之影响》一书中,美国艺术理论家杰克-伯恩汉(JackBurnham)明确地提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前卫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他认为:“西方传统艺术形式在历经扩展之后,存在着打破技术艺术与生活现实之间边界的诉求——这不只是制造一种可信和真实的艺术形式,而是超越并提供一种能与其创造者交流的图像”。  理解伯恩汉的上述观点实际上需要从两个
期刊
动漫美学是一种跨越种族、宗教、国家、性别、年龄的美学,它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不想以作品的形式分类,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动漫形式创作的艺术家遍地开花,人数众多,媒材多样,具有持续性、多元化的特征,难以确切分类。他们的作品都在某方面具有后波普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对通俗题材、商业泛滥、物质消费、媒体运作的社会的绝对客观的描述,一方面同时具有后现代的特质:断裂的、小叙事、碎片的、去中心
期刊
自2006年圣诞节开馆以来,张江当代艺术馆正式运营近十年。  身为这个艺术机构的首任馆长,我曾在此工作过四年多,其间策划过近四十次各种类型的展览,而作为中国大陆首个由高科技园区政府主办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艺术馆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为园区的文化生态建设作出了持续努力。随着张江艺术公园的建立以及三届“现场张江”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的举办,园区内积累了大量以公共艺术为表现形式的文化艺术财富,艺术馆也典藏了国内
期刊
在同一文化的语言里,会出现双关语,即俏皮话,往往同一文化背景的人才会真正理解。那么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呢?文字经由翻译来展开沟通与理解,却同时产生更大的误读。跨语言里的双关语,则显得更加含混,随之生产出各种不可通约的歧义。  视觉语言,因其更直接的表达,通常被认为可以超越这些误读。然而,这是否也是一种一厢情愿?譬如,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里希特、巴塞蒂兹或奥尔巴赫?抑或我们在画面的含混中自我想象出更多的歧
期刊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已经悄悄地把造型问题和工作效率交给了透镜,但是塑造与刻画依旧依托于绘画技法。这一切都是为了更为快捷地获得图像,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从未满足的观看需求。透过镜片和后来的镜头形成的影像,一旦变得可以存留就标志着一个系统的诞生。这个系统带给我们的始料不及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我们生活中的两个事物:摄影的行为和作为其结果的照片。前者直接变成了19世纪以后人类的日常生活行为,同时也包括艺术生产;
期刊
埃德加·德加:一种奇异的美  法国现代画家埃德加·德加以其描绘芭蕾舞者的油画闻名于世,然而他的版画却鲜为人知。2016年3月26日至7月24日,“埃德加·德加:一种奇异的美”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举行,展出约一百二十幅德加罕见的单版画,以及六十件相关的油画、素描、粉彩、速写、印刷品等。德加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制作单版画,在随后的二十年中,这些充满实验性的作品为德加的油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技
期刊
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一种绘画发展趋势的预言可能比直接地对当下绘画状态做出一些概括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尽管这其中会不乏虚拟与假设的成分。这像是在转借克罗齐“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名言,毕竟,未来的指向性是现实价值观的放大。作为个人,能做出的判断有时候看起来是极其渺小与有限的,而一旦离开渺小个人的真实感触之外,完全依赖于所谓抽象的语意或间接的经验时,那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又应该视作什么呢?  对国
期刊
“在云上”行为表演现场是我于2009年策划发起的系列艺术活动,邀请行为表演家们在自然之中行走并即兴进行行为表演,实现行为表演家们的互动交流与自由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逍遥是艺术家们追求的一个很高的境界,当人面对广袤的自然时,只有完全地打开自己,才能打开个体的小我与自然的大我之间的通道,实现个体自由地遨游于天地间的逍遥的状态。  “在云上”行为表演现场希望接通行为表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邀请
期刊
每天早上八点,油画家张晨初就准时来到画室,打开电脑,上网,刷微博。作为大学老师,在不需要授课的日子里,他通常会在画室里一直待到深夜。过去五年,他很少外出,在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基本只干两件事,一是刷微博,二是画画。为了这两件事,他常常省掉了吃午饭。  五年时间,让他完成了一项艺术壮举,一百五十个血肉丰富、性格鲜明的中国人形象在他画笔下诞生。这些都不是普通人,而是过去五年间,在新闻与舆论中
期刊
一百多年前,现代形态的艺术展览开始在中国出现。作为今天形形色色的艺术展览的共同起源,早期的艺术展览主要形态有三:依附于艺术教育的汇报展,伴生于艺术社团的“赛画会”与脱胎于万国博览会的艺术博览会。大型的艺术群展,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艺术博览会的孑遗。后来,伴随着艺术展会的分类越来越细,博览会更多地承担了艺术市场领域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博览会作为重要的商业平台,在中国的艺术生态链中扮演了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