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常规检查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xiang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常规检查右锁骨下动脉(SCA)起始部对提高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5年6月2 896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情况,其中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为A组,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B组),在原有基础上常规检查右SCA起始部,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对不同年龄组颈总动脉(CCA)分叉部与右SCA起始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进行比较。

结果

B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74.21%)高A组(57.34%)(χ2=91.82,P=0.000)。B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右SCA起始部χ2=181.829,P=0.000;CCA分叉部χ2=635.298,P=0.000),且36~45岁与>45~55岁组右SCA起始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CCA分叉部(36~45岁组χ2=8.988,P=0.003;>45~55岁组χ2=19.507,P=0.000)。

结论

颈动脉超声应常规检查右SCA起始部,可明显提高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且右SCA起始部是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部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指导性意义。

其他文献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具有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210 kD的蛋白P210。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飞快发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明显地改善CM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但存在着耐药性、不能耐受性以及TKI不能清除CML干细胞等问题,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仍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HSCT后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因此,需探索清除来源于Ph+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及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经皮肾镜钬激光及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总结经皮肾镜钬激光及超声碎石取石术的手术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结果68例患者中,62例Ⅰ期取净结石;2例1周后Ⅱ期取净结石;4例1个月内结石残留,其中2例经ESWL治疗后治愈,2例药物排石成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肾镜联合钬激光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18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组,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48例作为AIH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的血清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等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组ANA阳性率为22.73%,ANA滴度主要为1∶100的低滴度,只有2例肝硬化患者滴度达1∶3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监测率的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辅以使用提示牌和设置闹钟等护理干预。另选择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餐后2 h血糖监测率。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 h血糖监测率为95.8%,对照组餐后2 h血糖监测率为72.0%,两组餐后2 h血糖监测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