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为此,笔者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今后植物景观设计的行为准则,并进一步提出了该学科的发展方向,即多学科相渗透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長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 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 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酢浆草、金鱼草、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应选用合欢、黄栌等耐盐碱植物;在建筑的阴面或林阴下,则应种植玉簪、棣棠、珍珠梅等耐阴植物。植物景观设计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从科学性上获得成功。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主要包括寄生关系、共生关系、附生关系、生理关系、生物化学关系和机械关系。在实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考虑这些种间关系,有利于提高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例如,温带地区的苔藓、地衣常附生在树干上,不但形成了各种美丽的植物景观,而且改善了环境的生态效应;而白桦与松、松与云杉之间具有对抗性,核桃叶分泌的核桃醌对苹果有毒害作用。
  植物景观设计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植物保护及树木养护技术的发展使植物景观效果更加稳定持久,园林绿化也从二维绿量(绿化覆盖) 转向三维绿量(绿色量) 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生态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设计将发展成为涉及土壤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树木学、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植物保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
其他文献
<正>2009年12月13日至23日,中国天主教代表团一行27人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新加坡2009宗教文化展".马英林主教任中国天主教代表团团长。一会一团六位工作人员参加了展
铝镁耐火浇注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钢包包壁和包底冲击衬垫。研究了添加0~5%SnO2的铝镁耐火浇注料的性能和这些耐火材料的相组成、显微结构、物理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SnO2
目的了解和分析2015 年辖区内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 年深圳市某街道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对学生视力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辖区共有
通过对我国应急管理法律理论与实践现状的调研、梳理、把握,着力探究构建应急管理法律机制之必要性、可行性,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日臻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框架,提
过去十多年,高等教育全球化市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跨境分校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张。为了提高国际声望、探寻新的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跨境分校
【目的】筛选棉花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为棉花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8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在蕾期至初花期进行干旱处理,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荧光参数、
环境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新钢焦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氨氮和COD,如若直接排放至袁河,将会导致袁河水质的严重污染,危害到袁河周边民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本厂对废水进行多项处理
<正>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导致儿童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占矮小症的60%~80%[1]。ISS是指没有明确病因的匀称性身材矮小,即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
再生块体混凝土是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课题组前期已对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徐变性能、常温和冻融后力学性能,以及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力学行为和抗震、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