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生物类课程本身多学科间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开展了生物类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整合优化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生物类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开放性的实验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学科;实验教学;整合;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103-02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生物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生物学教育中,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当前,以材料、生命和信息科学为代表的新学科异军突起,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蓬勃发展,传统生物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目标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联系,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生物类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和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不同课程的实验内容之间紧密相关,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实验教学本身的连贯性和系统性[1,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生物类课程本身多学科间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特点迫切要求进一步打破学科教学限制,对不同学科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整合优化,建立系统的、多学科综合的、开放性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这种整合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也可以解决由于高校扩招、资源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课时有限、实验费用增加等问题。整合的多学科实验教学可以避免由单一课程设置相应的实验课带来的实验分散独立、重复和缺乏系统性的现象。整合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科学实验训练,把握科学实验研究的整体性方法,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会贯通用以解决科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实现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2 改革内容与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笔者在广泛调研和前期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教学实际情况整合的生物类多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建立以“酶工程”课程为中心的整合多学科 实验教学体系
  酶工程是专门研究酶的结构、功能、催化机理、酶反应动力学及其关系的综合性学科,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具有广泛的交叉联系。从学科特点和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出发,构建了以酶工程实验为中心的涉及上述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以酶工程中“Taq酶的提取与纯化”为中心,将微生物发酵培养、酶的提取纯化、酶纯度及活性检测等内容整合优化,形成系统、连续的综合性多学科综合性实验。其中微生物发酵培养主要是与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整合,为酶的提取提供发酵液,包括微生物实验课中的“培养基配制实验”、基因工程实验课中“宿主菌大肠杆菌的培养实验及重组表达质粒的诱导表达”;酶的提取纯化则主要与生物化学学科整合,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和分子筛技术、透析技术纯化蛋白;酶纯度及活性检测整合了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实验内容,包括生物化学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纯化的Taq DNA聚合酶含量测量及纯度测试,分子生物学的“植物DNA提取实验”为Taq DNA聚合酶活性检测提供DNA模板,生物信息学的引物设计为Taq DNA聚合酶活性检测提供PCR引物,基因工程的PCR实验用于检测Taq DNA聚合酶活性。实验内容将多学科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使学生获得了跨学科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及开放性实验管理 模式
  依据建立的整合的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与各学科教师、实验教师集体备课讨论实验方案,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将紧密相关的课程所对应的实验合编成多学科综合性实验并进行指导,对实验内容进行系统地编排。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对分组情况、实验周期、所需的材料、仪器设备等进行大致的预计,并提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因素、不同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PCR影响因素等作为实验课题,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择。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依据实验的目的要求查阅图书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分析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实验前提交实验设计方案,指导教师审阅并组织学生讨论,选出几种可行方案,分组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例如,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因素中包括诱导剂的添加量、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等多个因素,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不同因素,分组平行实验,实验后对不同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这种研究型的实验内容不仅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教学具体实施时,学生自行进行实验的准备工作,列出实验中所需试剂,查阅并制定试剂配制方案,预订使用实验室和大型仪器的时间。实验期间实验室实行开放性实验管理,学生在预定的时间内或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内,根据实验安排和进度自行开展实验,指导教师则主要起指导协调的作用,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鼓励学生提出新想法、改进或设计新实验。实验完成后,学生根据原始记录,按科技论文的格式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则以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与熟练程度、实验实施的效果等多方面为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3 讨论
  整合生物类多学科实验教学,摒弃了学科课程间的界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节省实验费用,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整合的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增加了实验的研究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从而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必将促进其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其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整合的多学科实验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其对专业和课程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3-5]。
  整合的多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多学科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另外,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上开展多学科综合实验教学各种知识、创新意识、能力及态度互相整合的机制的研究,优化实验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建新,田昆仑,袁国林.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大理学院学报,2008,7(4):57-59.
  [2]韩梅.浅谈改革综合设计型实验的必要性[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69-71.
  [3]韩毅强,高亚梅,王景伟,等.生物类多学科综合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4):19-20.
  [4]刘运美,雷小勇,高治平,等.整合药学多学科实验教学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7,23(2):42-44.
  [5]应晓英,袁弘,杜永忠,姚彤炜.药学多学科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75-76.
其他文献
我注意到采莲,是在一次歌唱比赛上。我记得自己得了第一,下台后骄傲地坐在选手席上,却并没有几个人,朝神采飞扬的我看过来。我甚至试图用大声的咳嗽,来引起落选歌手的关注与仰慕;可惜,周围依然是一片清冷,有几个女孩,还在我得意的低声哼唱里,不屑一顾地白了我一眼。我的快乐,在外人的冷落里,瞬间黯淡无光。采莲就在这时,从背后拍拍我的肩膀,微笑说道:安,你的歌声,真美。我回头,在忽闪忽灭的灯光里,看见一股暖流,
[摘要]以上海三所大学的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以“探究性社区”(Community of Inquiry,CoI)框架为研究工具,探讨学习者在网络开放课程中对教学场域、社交场域、认知场域的感知与互动。通过稍加修改的探究性社区工具以及额外增加的开放式问题进行数据收集。结果显示,调查参与者对3种场域均有很高的感知,并且教学在场与认知在场、社交在场与认知在场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关键词]在线学习;探究性
[摘 要] 结合多年从事“科技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建立了4大平台5层次的循序渐进且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采取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教学运行机制,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多层次教学”新模式,在“科技创新”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一条新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教育;科学制作;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他和她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PARTY上认识的。她在一家公司做财务总监,他则经营一家小小的咖啡店。因为地角有些偏僻,咖啡店的生意有些清淡。  见她第一面的时候,他就被她身上散发出的高雅气质给深深吸引住了。朋友的未婚妻与她在同一家公司任职,当他知道她仍是单身贵族之后,便主动发起了“攻击”。  她对他的印象也不错。不久,俩人便相恋了。  他经常约她到咖啡店来,然后亲自为她煮上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他俩一边品
摘要 通过对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3个年级学生的实习经历和职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年级越高、实习次数越多,职业认同越低;实习工作和收获的多样性、收获影响的深刻性以及实习基地的师资及教学水平对学生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但实习工作与学生自身兴趣的相符程度、实习评价和激励制度以及本学院指导老师的指导质量则只与职业认同中的某些维度具有相关性。据此,为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提出如下建议:学生本
正确的人生?  就是从来没有错误,  没有挫折,没有失败的,  完美人生。    何柳出生在一个中等城市的小康之家,本着老话,女儿要宠着养的原则,何柳也弱柳扶风地长大。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做行政工作,妈妈在一家工厂当会计,她是家里的独女。何柳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妈说了,这样不卫生,对皮肤不好的。我妈妈说,这是没素质的孩子才做的事,你一哈腰,屁股都露出来了。可是长大后的何柳再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她不再
[摘 要] 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出发,落脚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引入SPOC平台提供的工具性、资源性支持作用,尝试构建并解释一种新的"U型管道"式深度学习实现模型,通过充分发挥SPOC平台的技术性优势,实现对课堂学习共同体深度学习活动的支持,帮助学生在认知的结构式内化、系统式关联和情境式迁移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 深度学习;SPOC;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
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百万公众网络学习、首届科学小咖秀……系列丰富的科普大餐掀起公众一阵阵科普热潮,特别是在4月份启动的贵州省第四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参赛热情,全省参赛人数高达38万余人,创下新高,比第三届增加了10%左右。全省中小学生掀起一股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图为学生学习现场。九市州广泛参与 助科学素质提升  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科学技术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省
[摘要]迄今为止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与心理研究方法的比较显示了它对心理研究方法的借鉴与移植。但是现今教育研究方法仍然存在概念模糊、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等缺陷。未来的教育研究方法需要不断进行整合与创新,并重视对研究方法本身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多元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196-04
[摘 要]渐进式参与讨论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模式改革趋势下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尝试与经验归纳。通过 “教”与“学”结合的目标体系确立,渐进式参与讨论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生学习多元化需求表达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满足学生成绩考核等级需求和成长价值需求的精细化综合性考评体系。  [关键词]教学改革;渐进式;参与讨论;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