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伞对牡丹园的景观效果影响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是园林景观营造中非常重要的花木材料。隋唐时期,牡丹就以观赏闻名于世,现如今,牡丹在园林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但牡丹属温带植物,不耐晒,盛花时期为使牡丹健康生长,养护者都会为其设置遮阳伞以免晒伤,但有些过于艳丽的遮阳伞不仅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还对牡丹花色有一定影响。主要围绕彩色遮阳伞对牡丹景观的影响,探讨了能否避免或者取代遮阳伞的使用,通过对若干牡丹名园的考察调研发现除了遮阳伞,高大的植物和园林建筑也可以达到遮阳的效果。为牡丹在烈日下的园林景观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其他文献
指出了社区是老年人重要的起居场所,依据养老规范及原则进行设计的社区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新建养老社区已根据相关要求建设,但新建小区量少无法惠及大部分老年人。国家提出整合资源改造如老旧小区等的居住环境,以达到普惠性养老的目地。我国许多老旧小区由于设计时标准相对较低,现今缺乏适老化的公共设施及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休闲空间,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舒心、适宜的养老环境。着眼于此,选取昆明市永胜路社区金龙小区作为研究地,先调查分析了该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再从空间、公共服务、交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适老化策略:减少缝隙空间保留原有
以黄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壤区土壤质地、孔隙、持水、通透性等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主要物理特性的影响主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水中常见的5种无机阴离子【氟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以N计)、亚硝酸根(以N计)】的含量,在氢氧根淋洗液体系下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优化了几种阴离子的系统检测条件,大大缩短了分析所需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结果表明:使用AS11-HC阴离子分离柱对5种无机阴离子进行分离,最佳流速为1.2 mL/min,最佳柱温和池温范围在30~32℃时,系统压力在可控范围内,8 min即可同时分离检测上述5种无机阴离子,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0.9998,经检出限、平行样及有证标
由于湖泊是城市重要的水资源,目前人们对周边环境和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做好城市湖泊的水生态和水景观是提升湖泊水环境的重要途径。以武汉市梦泽湖为例,通过削减外源初期雨水污染,构建内部健康水生态系统,提升湖面景观,并辅以长效运维管理,从而稳定水质,美化湖面景观,打造“清水稳态”的健康湖泊。结合具体的设计,探讨了城市湖泊水生态和水景观的治理思路。
指出了水电站开发建设是国家“十四五”时期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重视水电站风景区景观设计是水电站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阐述了水电站风景区相关概念,在简要分析了水电站风景区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景观设计原则,从自然和人文特征的方面对水电站风景区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进行概述,从植物、文化、大坝、道路等方面,提出了水电站风景区景观设计策略和建议。针对植物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的策略包括:消落带植被筛选、构建基塘工程、岛屿营造、营造季相变化等;文化景观设计策略包括:建设展厅展示水利文化、利用地域元素表现地域文化
介绍了广州市国学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分析了其在使用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公园使用功能的内容和设施情况进行基础调研,提出了完善村镇公园使用功能设计上的理论及策略,以打造真正属于村镇居民的村镇公园。并为广州市村镇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利用2014~2017年九江市环境监测站环保资料和手工采集资料分析了九江市2014~2016年O3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九江市O3浓度以年均20.9%的速率增加,九江市污染物超标(轻度污染)的60 d中有17 d为臭氧超标,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全年的26.3%,且夏季臭氧污染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庐山气象台站O3浓度始终高于其它站点。大量的植物源VOCs排放及适当的NOx,及庐山的半山谷环境是致使其O3
自然教育的综合价值不可忽视,在儿童的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对自然教育的研究,从自然教育与儿童的关系、自然教育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两方面对三亚市白鹭公园进行了新的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自然教育意义的综合性公园,为达到自然教育对儿童的启迪作用,阐述了白鹭公园中重点保护的树种—红树林,以及红树林在自然教育中的意义;给出了白鹭公园自然教育的整体设计。
由于输变电工程跨度大,沿线经过不同的侵蚀类型区,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水土流失形式也各不相同,对施工过程造成水土流失防治需要按照不同的分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格尔木~库尔勒电气化铁路(青海段)供电工程为例,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土壤侵蚀强度、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和水土流失预测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特征。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工程建设期(包括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为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也是监测的重点时段,塔基及塔基施工区为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重点防治区域,也是监测的
吕梁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水量1500 m3/d,原设计方案出水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在出水水质指标提高到地表Ⅴ类水标准的条件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现状进出水水质,充分利用厂区现有设施,采用以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工艺对厂区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平流式二沉池、中间水池1、曝气生物滤池、竖流式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2和消毒池,利旧改造建成调节池、污泥浓缩池。此次改造思路、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等对相似的改造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