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的食谱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代长期存在着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群体—隐士,他们是身负绝学的当世英杰,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只得隐逸于世,将才华转移到其他领域,或寄情于山水,或流连于诗书,从此走完一生。大多数隐士的生活相当清苦,后世也多有通过突出隐士淡泊物欲的性情来反衬其精神之自由的论调。而在20 0余年前,却有一位隐士,他毫不掩饰、无拘无束地追求物欲,以活色生香的方式给出了隐士生活的另一种范式。
  他就是袁枚,一代文宗,同时也是一位美食家。袁枚出生于清朝康熙末年,也曾孜孜于仕途,于乾隆年间为官数载,却屡遭挫折,遂萌生退意。在32岁那年,袁枚买下了南京城外小仓山上的一处破败园林,称之为“随园”。袁枚对其巧加修建,一造三改,随园竟成江南一大名胜。然而园林之好在这位隐士的物欲追求名单上只能屈居第三,他毕生所好者,首推一个“味”,也就是吃,随园之盛名,部分原因也在于袁枚留下了一部《随园食单》—一个长居于随园的隐士之食谱。
  既然是隐士所著,那么自然不同于寻常食谱,开篇序言500余字,所言就多有圣人之大道理,如先搬出儒家元圣周公旦来引出饮食与治国的关系,然后又引用儒家典籍表达饮食绝非寻常之事。接着,他将话锋转到自己身上,自述虚心求教、广纳博采各方美食40余年,然后才汇成这本《随园食单》,算是做好了讲述一个“好味者”心得体会的准备。
  正文的第一篇《须知单》,袁枚开宗明义,表示自己对待饮食的态度可不只是吃喝那么简单,而是同治学一样,所以先要开出一个“饮食须知”,相当于入门的基础知识,涉及食材、调料、卫生、搭配、火候、器具等各方面内容。袁枚不是就技术讲技术,在他的笔下,这些烹饪的基础知识,都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许多话语读来发人深省。如在食材的选择上,便有物性与人性的探讨,认为不良之食材如不良之人,属于“朽木难雕”。又如在食材搭配上,就从男女婚嫁发展到了和谐之妙。
  《须知单》之后是《戒单》,顾名思义,是一些饮食及烹饪中的禁忌事项。如果你认为袁枚准备罗列什么“食物搭配禁忌”,那就太低估他了。《戒单》第一句话就让人意识到这里面大有玄机—“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不要误认为袁枚打算借食言他、讽喻现实,他只不过是用治学的态度来认真对待饮食之事,并在《戒单》最后一戒中再次强调:“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虽然这一戒的主题是关于防范厨师惰性的,但作者最后还是将其归于“审问慎思明辨”的治学精神上,并认为美食家和厨师应该“教学相长”,而非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須知”和“禁忌”都讲了,食谱可以正式开始了。袁枚一共开出了12类食单,分别是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茶酒单,涉及菜品300余道。
  开篇有高度,菜品间则有风度,那种美食家与才子合二为一的独特性贯穿于12类食单中,几乎每一道菜品都用简练文字写明了制作方法,许多菜品还注明了出自哪里,谁最擅长制作。如“唐鸡”一项标注:“鸡一只,或二斤,或三斤,如用二斤者,用酒一饭碗,水三饭碗;用三斤者,酌添。先将鸡切块,用菜油二两,候滚滚以熟,爆鸡要透。先用酒滚一二十滚,再下水约二三百滚,用秋油一酒杯,起锅时加白糖一钱,唐静涵家法也。”唐静涵乃苏州人氏,为袁枚至交,也是一位美食家,袁枚从他那里学来的不止有“唐鸡”的做法,还有“青盐甲鱼”和“炒鳇鱼片”,其制法也被收入《随园食单》。在《随园食单》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尹继善是当朝重臣,于袁枚有提携之恩,同时也好美食,袁枚从他那里学来了许多菜品。袁枚40岁那年,曾到尹继善府上拜谒,并为尹府品评多家美食,或许便是在此时有了编著一本食谱的想法。
  《随园食单》的菜品来源,多是袁枚外出游历寻访所得。他虽居于随园,却非一年四季都深藏不出,他是喜好旅游的达人,只不过其旅游的方式非爬山赏水,领略自然风光,而是到各地品尝和发掘美食。一些友人成了他重点拜访的对象,除了前面提到的唐静涵、尹继善,《随园食单》中还记有郭耕礼、龚云岩、钱观察、蒋侍郎等人。这些人要么是朝廷的官员,要么是一方富豪,在饮食上都颇为讲究,皆有独门的家常菜。估计是袁枚得知消息后,去登门求菜了。这在开篇序言里也有所提及,袁枚自述有时候能学个六七分,有时候就只能学个二三分,很有些力求至美却不可得的失落感。
  袁枚并非孤身一人踏上他的美食之旅的,而是带着一个或者一群家厨组团出动。这倒并非袁枚不会做只会吃,从《随园食单》中的字句来看,他的厨艺水平应该不低。之所以要带家厨,估计一是袁枚爱好太多,能投入到饮食制作上的时间有限,偏偏此事极耗工夫,这在《随园食单》中也有所提及,术业有专攻,如此爱好美食,就不得不雇佣家厨了;二是随园人口众多,袁枚的弟子就不少,再加上时常有访客登门,做饭做菜的工作量必不小,确实需要一个厨师团;三是有与袁枚性情相合又精于厨艺者慕名来投,又岂有相拒之理?经年累月的“教学相长”,又添一件快事。随园厨师团中最出名的,乃是王小余,他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有传记的厨师,原因很简单,他在随园掌勺近十年,直至离世。他对待厨事极为严谨,有“做厨如做医”之论,与袁枚有知音之遇,袁枚提笔为他立传,如同古代那些学者用文章来追忆惺惺相惜的友人一样自然。
  有一个问题恐怕会令很多人疑惑:袁枚坐拥一个大园子,雇佣家厨若干,四处寻访美食,这里面的花销肯定不小,他一个没有“正当职业”的隐士,哪里来的钱财?
  袁枚出身贫寒之家,为官期间也是两袖清风。当他决定隐逸于世后,就开始经营田产,外加售卖诗文、开门收徒等,积累了丰厚家财,不仅足以维持随园的生存,还足以供他追求自己喜好的一切:美食、奇峰怪石、晋帖唐碑、蕉叶青花……

  这些追求并非贪慕浮华与虚荣,事实上,袁枚对浮华与虚荣极为鄙夷,这在《随园食单》中有许多体现。300余道菜品中,袁枚最为推崇的是豆芽,其次是豆腐,鲍鱼、鱼翅那样的所谓“珍品”却入不了他的眼,虽也列出了几种做法,但早就被打上了“庸陋之人也,全无性情,寄人篱下”的标签。对喜欢大摆场面,动不动就弄十几二十道菜品的世俗之人,袁枚也非常不客气,称他们做出的那些菜品为既不好看更不好吃的“目餐”,并抱怨某次有人请他吃饭,摆出一桌“目餐”,称“主人自觉欣欣得意,而我散席还家,仍煮粥充饥”。
  一些饮食上的陋习亦为袁枚所厌恶,如一上饭桌就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袁枚认为,即便是清醒之人,也没有多少人能品尝得出美食的味道,何况喝醉之后。對于追求饮食之美的人来说,酒乃有害之物,他的建议是如果不幸遇到这样的酒徒,就请他们吃完了到一边去喝个够—“万不得已,先于正席尝菜之味,后于撤席逞酒之能,庶乎其两可也”。
  《随园食单》因其专业性和哲学性,得到了后世的高度推崇。然而,大约是因为一些推崇者自身水平的关系,有时存在推崇过度,乃至曲解了袁枚的本意。本着袁枚“凡事不宜苟且”的态度,应该做些指正。诸种错误中,最常见的,是称《随园食单》代表了14至18世纪中国的饮食文化,这是一种罔顾事实的拔高,《随园食单》所收录的菜品多为江浙菜与淮扬菜,这是受袁枚一生主要活动范围所限,他可从没想过要代表什么。
  还有人屡屡断章取义,就《随园食单》中个别字句进行发挥,称袁枚离经叛道,敢于反抗圣人。如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袁枚也在《随园食单》中提到孟子看不起嗜好吃喝的人,有人便认为袁枚身为读书人却沉迷于享受美食,那就是在和孟子对着干。这首先是不懂孟子“君子远庖厨”之本意,那是为了劝谏君王施行仁政,非鄙夷饮食之事。至于袁枚,他对孔孟等先贤的态度早有诗文言明:“问我归心向何处,三分周孔二分庄。”《随园食单》中强调,孟子是看不起只嗜好饮食的人,更看不起不以认真严肃态度来对待饮食之事的人:“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
  这些无意或者有意的误解,当然不会有碍我们在今天去欣赏、领略袁枚在200余年前留下的这部美食著作。读懂了《随园食单》,就读懂了袁枚所恪守的“真”,他是一个真吃、真喝、真学的“真隐士”,坦然面对自身的欲望,认真而严肃地去追求,这同精神上的自由并无冲突。而那种刻意淡泊物欲的做法,恐怕才是一种缺乏袁枚之“真”的虚伪与做作吧。总而言之,一个“真”字,才是《随园食单》所录菜品及种种烹饪技巧的奥秘,真名士、自风流,袁枚是也。
  那座随园也有故事,其原本属于曹寅,或为《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之后,随园为另一官商巨富隋赫德所得,然而,隋赫德没过几年也被抄家充军,随园这才转到袁枚手上。若按好事者的迷信之说,此园可谓不吉,不料在袁枚手上却迎来了长久的风花雪月,成为一代名园,每年登门造访者无数,以至门槛都被踏破,要屡屡更换。
  我相信,很多人不仅仅是来看奇花异木的,也是来探访美食的……
其他文献
陶猪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 圩墩遗址征集 常州博物馆藏猪形陶俑,为家猪形象,面目略模糊,四肢站立且不等长,短尾直立。整体造型浑圆,憨态可掬,似为史前时期儿童游戏的玩具。陶猪 新石器时代黑龙江省宁安市莺歌岭遗址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这只小陶猪制作手法简洁,仅用一个泥球略微塑造而成,但是足以表现出小猪的滚圆可爱、活泼乖巧,十分生动。一腿残缺。  研究显示,猪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之一,也是与人类生活关系
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是以莫扎特跌宕的一生为样本构建的瑰丽绚烂的梦境。  莫扎特的扮演者米开朗琪罗·勒孔特曾在采访中谈道:“这部剧的成功是因为它的音乐。”是,又不全是。  不可否认,音乐是这部剧最为闪光的地方,也是它得以为人们口耳相传的资本。剧中音乐将古典和摇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其中不少选段是在莫扎特原作的基础之上改编而成,在经典中加入摇滚的内核,令其朗朗上口,且更易为大众接受,有高高在上空灵之
摘要:基于江苏省苏州和盐城地区937个样本农户的实证调查,分析小麦化肥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苏州和盐城地区小麦氮肥投入分别为267.4±57.3、300.9±76.6 kg/hm2,比推荐施肥分别超出87.0%、892%;钾肥分别投入65.9±17.0、35.9±29.2 kg/hm2,比推荐施肥超出37.3%和不足38.1%。(2)苏州地区小麦的规模种植比例、机条播比例和施肥次数
人类需要用记忆来标记自己。一个人脑中储藏的幸福和痛苦构成了他所有的过往,那是他存在的证明,亦揭示了他曾走过的路。对于一对夫妻来讲,他们因共同生活过而拥有一段相同的回忆,那些记忆,成为他们维系亲密关系的关键。然而,当痛苦成为回忆的主体,这段亲密关系也就无法继续了。  和2017年椎·剧场“Shall We Talk”系列的另外两部话剧一样,《毒》也是从头到尾只靠两个演员进行对话而撑起来的一部剧。《开
一  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写道:“有些属于过去的小细节,现在却突耸如山峰,而我自己生命里整层整层的过去却消逝无迹。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于不同的地方,来源于不同的时期,都互相接触,突然结晶成某种纪念物。”  在《绿皮书》的最后,当我看到唐把托尼捡来的石头放在自己书房时,我想起了列维·斯特劳斯这段细腻的描述。石头是两个月驱车南行的纪念物,在唐的眼中,它璀璨、不朽。纪念物本身并不构
乾隆款仿漆菊瓣盘 清遵祖法,守成例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率八旗军攻下辽东,归降者献上了当地烧造的绿色瓷器,努尔哈赤大喜过望,令赏银20两。清军入关后,因统治者对传世艺术品的热爱,艺术品的生产获得了极大发展。紫禁城内设立了生产各类器物的作坊,圆明园等处设立了制作御用器物的作坊,其后,江西景德镇还设立了御用瓷窑。不仅如此,康熙、雍正、乾隆诸帝还亲自参与各式御用器物的设计、制造
人生如梦,世事如烟。这是李旦第二次登基,与第一次登基时隔20年。时间让人与事成为一场无奈的轮回,就连长安城的空气里都充满了一种叫作宿命的气息。当初他极力挣脱的皇权枷锁,又一次套在了他的脖子上。  26年前,李旦是在母亲武则天的控制下成为这个帝国名义上的皇帝;26年后,他在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辅佐下再次登上权力之巅。第一次帝王生涯给李旦带来了无尽的压抑、苦闷和烦恼,第二次帝王生涯,又会给他带来
猪纹黑陶钵新石器时代高11.6cm口径17.2cm长21.2cm浙江省博物馆藏  在不少现代人心目中,猪是既懒又蠢的动物。然而,中国古代先民对此却有不尽相同的观念。  猪为六畜之首。古人对猪的表述文字有很多,《方言》中说:“猪……关东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狶,其子谓之豚,或谓之豯。”在古代民间,“刚鬣”“亥氏”“糟糠氏”“黑面郎”“乌羊”“乌金”“乌将军”“长喙将军”和“天蓬元帅”等,都是猪的
/宙斯、波塞冬和哈德斯/ 卡拉瓦乔  希腊神话中,世界起源于混沌。地母盖亚是混沌孕育的第一个古老的天神,她伸展腰肢,给予寄居在身上的万物以生命。后来,盖亚孕育出强大的天神乌拉诺斯,并与乌拉诺斯结合,他们生了6个儿子和6个女儿,他们的子女又孕育出诸多天神,包括太阳神赫利俄斯、月亮神塞勒涅和黎明女神厄俄斯,这些神的名字跟我们熟知的希腊诸神不同,他们都属于老一代泰坦神。乌拉诺斯并不喜欢孩子们,他将子女们
和女性有关的一切都似乎自带光芒和芬芳,无论是仙山楼阁的逍遥女神、缥缈江湖的红粉佳人,抑或文人空间的贞静女史、深宫御苑的皇家贵妇,甚至乡间野地的采桑女子、红尘巷陌的红袖佳丽,都自有其可爱之处。她们或柔情缱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或若离若即,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或剑胆琴心,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往今来,她们常被图之咏之,形诸画面。女而有士行者  和女性有关的一切都似乎自带光芒和芬芳,无论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