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周边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园课题“利用周边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的深入开展,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周边资源开展中班幼儿美术活动,让现有的周边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中班幼儿发展与成长提供服务,成为我们探索与研究主题。我们利用自然环境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利用“季节”资源拓展幼儿美术创作思路,利用人文资源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大胆创作,增强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和发现能力,提高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自信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中班幼儿 周边资源 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50-02
  随着我园课题“利用周边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的深入开展,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周边资源开展中班幼儿美术活动,让现有的周边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促进中班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充分挖掘幼儿园周边环境、季节变化、人文资源等存在的教育价值,并利用这些独特的周边资源,将它们与幼儿的美术活动连接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幼儿的审美能力、美术创作思路,美术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利用自然环境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我们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就很丰富,在幼儿园附近有一个“石泉公园”。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经常在户外游戏时间带幼儿到小公园里散步、游戏,让幼儿与花草树木交流,与蝴蝶、瓢虫一起游戏,让幼儿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
  九月的一天,天气晴好,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到石泉公园,在公园门口我给他们留了个小任务:“寻找美丽”。一进到小公园,孩子们就四处寻觅,思艺抱着一棵大松树说:“快看,这棵松树多漂亮,树枝像伞!”几个小伙伴被她的声音吸引住了,也学着她的样子抱抱大树,摸摸树干,抬头看看树枝,因为有的树干很粗,还有的小朋友商量着两个人一起“拥抱”大树。“老师!你看我捡到了什么!”晨晨的声音兴奋极了。我回过头去望向他,看到了他手里的松塔,还有他激动的小眼神儿。孩子们也纷纷围了过去,七嘴八舌的问开了。“你从哪里拣的?”,“这是什么?”,“这个小壳子真好玩,我也想要一个!”。晨晨自豪的说:“这是松塔!就在那棵松树下面捡到的!”孩子们顺着晨晨手指的方向跑过去,他们满山坡的爬,忙得不亦乐乎,还时不时的向我们炫耀他们拾到的松塔,直到兜里装满了,手里也拿不下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到了我的身边,还意犹未尽的说着:“太多了!都捡不完,好棒啊!”,“下次咱们还来!”,“你看,这个像个鸡蛋!”,“快看我的两个放在一起像葫芦!”,“我回去要用它粘个小人儿!”……望着他们兴奋的小脸庞,我知道他们这一上午收获了满满的快乐,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地奔跑着、追赶着,我舒心地笑着。对于幼儿来说,来自现实生活,经过他们亲身体验、感知的材料会给幼儿更多的感触。
  通过幼儿对大自然的亲临感受,不难看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通过幼儿身临其境,认识事物,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力,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利用“季节”资源拓展幼儿美术创作思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它的教益无穷无尽。”大自然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是一部具体、形象的百科全书,我们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抓住契机,因地制宜,大胆地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这个迷人的世界,让各种自然资源在孩子们的手里大放异彩,让我们的孩子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
  季节一向是美术创作的绝好资源,孩子们可以自己寻找适宜的材料进行制作,动手去表现自己所想表现的东西,体验其中的乐趣,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发动孩子和家长收集种子,玉米、高粱、向日葵、小麦、谷米等。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的种子聚集在一起时,兴奋地一起相互交流,嘴里还不时发出一声声赞叹:“哇!这些种子在一起好漂亮啊!我们用它粘画吧!”“哦,这么多的豆子啊!红的、绿的、黑的,五颜六色真好看!”“原来玉米种子像我的牙齿一样啊!”等等。孩子们对种子的认识逐渐丰富起来并且将这些自然資源运用到装饰画中去,利用卡纸、纸盘、纸板等不同材质作为背景,大胆想象、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种子贴画,我们将这些作品布置在教室和楼道里,既增长了知识,又美化了环境。
  冬天的枯枝、秸秆、松果等在孩子们手下也变化一新。他们用捡来的树枝蘸上颜料进行印画,根据印出的形状进行想象,用水彩笔画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有的孩子将枯树枝插在瓶子里,利用皱纹纸、橡皮泥、彩绳等将一段段枯树枝变得充满生机,五彩斑斓。有的用捡来的枯叶、干草粘贴成画。有的将干裂的松果变成小鱼、雪人等可爱的造型。吃完的开心果壳、瓜子皮、松子壳也会被孩子收集起来,镶嵌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还用玉米秆、高粱秆、玉米皮等扎成不同的造型挂在楼道里美化环境。这一切无不蕴涵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在操作中熟练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既对它们的质地、形态、色彩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又锻炼了手指灵活性,提高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利用人文资源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
  《指南》中提到:“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我们就从身边的人文资源开始,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眼界得到了开阔,美术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们在开展“我爱家乡门头沟”的主题活动时,我带孩子们一起欣赏了门头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孩子们中就掀起了一股跳太平鼓的热潮。我找来的两面太平鼓已经不能满足大家都想跳舞的热情,于是孩子们要求我带他们一起自制太平鼓,在自制太平鼓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创了很多不同的鼓面花样。在这个主题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对家乡历史、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感受门头沟悠久的文化底蕴,萌发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还带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观了“门头沟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被美丽的陶瓷瓶和墙砖的花纹深深的吸引,回到班级后主动要求教师为他们提供创作的空间和材料,孩子们的作品也风格各异,孩子们在创作中收获着快乐和自信。我们还带孩子们走进琉璃之乡,这里的琉璃美轮美奂,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同时,孩子们也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尝试了泥工的创作,直到回园后他们依旧意犹未尽。
  在利用周边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在这种体验式的学习中,大大增强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和发现能力,提高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让他们更加自信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制,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12页.
  [2]《让大自然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北京怀柔文明网,2016年5月30日.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59页.
其他文献
【摘要】要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懂得和运用管理艺术,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爱”、“严”、“勤”、“实”,才能取得真实的教育效果。只有严格要求学生,以班规来形成约束力,用纪律来约束学生,才能形成好的班风与纪律。当然“严”并不是只指上课严肃,课外还是可温和的,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才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爱学生 班主任 赏识  【中图分类号】G625.1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管理 真心 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06-01  大多数成功者都是善于运用自己最大优势的人。他们不但珍惜自己的优势,而且懂得不断地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所有
期刊
【摘要】卤代烃属于烃的衍生物,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有机合成和推断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以模型建构与实验探究为主线,设计了“卤代烃”一课,开展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还培养了高中化学教师的核心素养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有机化学 教学策略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过于严厉的纪律往往使得学生沦为教育中的“被压迫者”,但纪律的存在却未必会导致学生自由的消解。自由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成熟,促使学生批判能力的发展,还造就学生生命的多样化。所以,学校应赋予学生率性之自由与平等之权利,让学生在纪律上从自律走向他律,取代教育工作者的权力。  【关键词】纪律 被压迫者 教育自由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一个辅导员自身业务水平、素质的高低,工作成效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影响着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德立则人立,德兴则国兴。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工作做了几点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立德树人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学龄前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间较短这都是孩子的特性。研究表明孩子分心的程度与年龄成正比:两岁的孩子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只有七分钟;四岁为十二分钟;五岁为十四分钟。孩子年龄越大越会逐渐懂得将注意力放在重要位置,而中班年段的孩子在这段时期是最特别的,活动中最容易走神。  【关键词】注意力 引导 优化 集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培养必备品格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和中国立场。小学音乐教育必须树立“以乐化人”的教育理念,采取“以乐塑魂”、“以乐扬善”、“以乐立美”、“以乐求真”、“以乐习礼”、“以乐达健”等多元化策略,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小学音乐 核心素养 必备品格 多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川东地区作为我国西南片区作为一个相对稳定而独立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多元文化交流的走廊、交通与经济发达的历史环境下,形成了一批空间环境与民居建筑独具特色的传统场镇。这些传统场镇作为川东商贸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巴渝文化、码头文化、农耕文化等多元文化的综合体现,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古镇与边缘区原有的平衡协调的关系被打破,近年来对于场镇的关注与保护重心一直围绕着街巷与民居,而漠视了边缘区与场镇唇齿相依的重要联系,场镇边缘区一直处于管理与保护的模糊地带。面对外来文化、城镇扩张的冲击,场镇边缘区被肆意
【摘要】针对能否把“教育云”平台技术与ADDIE教学模型融合嵌入一节课的问题,笔者以四年级阅读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积极探索教育云平台技术的应用和ADDIE教学模型各个环節之间的关联,实践表明了,二者之间的恰当融合可打造出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教育云平台 ADDIE教学模型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川东地区地处我国西南丘陵地带,四周山脉将其与周边地域相分隔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区域。在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多元融合的文化现象等背景下,众多以商品贸易为主的传统山地场镇逐渐得以形成。传统场镇历史久远,至今仍保留了独特的空间环境和历史建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川东地区传统山地场镇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街巷、建筑等生活载体因年久失修而逐步破败,形成了场镇中众多的废弃区域。同时,传统场镇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大量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出现也严重破坏了场镇的整体风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