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外阅读氛围,指导有效阅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等,去关心大自然和生命世界,去向往美好未来,从而喜爱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我针对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尝试。
  一、创立“休闲书吧”,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
  开学初,我在班级里开辟一角作为“休闲书吧”, 动员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拿过来,登记标签,资源共享,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看,拓宽学生的书源。当然,我分配了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并教育学生爱护书籍。“休闲书吧”设立后,同学们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到那里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然后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看。有的孩子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已经借阅了四五十本图书来看了。每当大家看完一本书,都会觉得自己增添了一些知识,开阔了一些视野。“休闲书吧”的成立给大家带来了乐趣,在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氛围的熏陶下,顽皮的同学在课间休息时不再打闹,而是争先恐后地借阅图书,吸收知识,使原本吵闹的班级恢复了宁静。
  二、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打造书香班级
  我经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家庭的藏书量不足30本,还有部分孩子虽然家里藏书不少,但他们不能合理利用在家的时间汲取知识养料,因此,我决定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利用阅读课等时间让孩子阅读书籍。我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去借阅图书,每到阅读课时,他们常常手捧书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喜怒哀乐尽显脸庞。有了这样的体验,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了。放学后,学生也会呼朋引伴地相约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寒暑假前,也会借上几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在假期细细品味。
  阅读不仅成为孩子们的兴趣,也成为了受用终身的良好习惯。
  三、上好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内阅读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课外阅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课的形式多样,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绘本读物,原因是绘本读物简单,但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年龄的增高,有的学生开始阅读文字书籍,如果学生阅读方法还是茫然无措,就会降低阅读效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根据不同文体和阅读需要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思考的能力。
  (一)图文结合法,了解故事内容
  图文结合法适合于绘本读物。绘本中不仅有文字,还有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有意地看看图画再阅读文字,将两者结合起来体会故事内容。文字是作者传达的意思,插图要表达文字以外的意义,只要细心的读者花心思揣摩就不难发现,有时绘本读物中文字能弥补图画的不足,图画又能道出文字的内涵。由于低年级学生对鲜艳的图画感兴趣,阅读绘本时往往只看图画,不读文字,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图文结合法,正确、科学地阅读绘本,帮助他们建立文字和图画的关系,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使他们终身受益。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色彩独特,蕴含深刻道理的绘本书籍。这本书非常有趣,每一页上都有上下两幅图画。我分三个步骤让学生了解图文结合的阅读方法。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书中的图片,说出故事的主要意思。学生只欣赏图片,对内容理解不全面,只能说出大概,从而认识到绘本读物光看图片只了解片面的内容是不行的,不能帮我们了解全面的内容。其次,我让学生欣赏了图片后,再轻声阅读文字,这时的学生因为有了对图片的印象和对文字的仔细阅读,基本上能讲清楚故事的内容,从而意识到图画旁边的文字作用也很大。最后,教师要使学生懂得,在读绘本时不能光看图,也不能光看文字,要看图读文,只有图文结合起来看才能使阅读更全面。
  (二)圈点勾画法,加深阅读印象
  圈点勾画,即动手尝试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如标出不明白处或异议处,边读边用笔画出阅读书籍中的优美词句段,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圈画勾画在尝试学习阶段,要求不能过高。一开始,教师先做示范,在书上圈画批注,如用“——”划出不理解的词;用“。”标出多音字,并写上拼音;不懂的句子在后面打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实践。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提高了阅读能力,有利于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重点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
  重点阅读法是在阅读前制作一张读书卡,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阅读,并且能完成读书卡上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有利于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阅读更专注,更有效。
  以《小巴掌童话》一书中的《森林,请开步走》为例,书中的语言非常优美,有不少的好词好句,也蕴涵着很多道理,阅读这样的书籍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张书签,在阅读完后,把书名、作者、出版社、好词好句、阅读感想等记录在读书卡上,起到了很好的归纳、总结作用,学生对这本书的印象也就更深了。
  (四)想象法扩充法,体会人物思想
  想象扩充法就是在教学一定的方法后,在阅读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通过与图结合,想象“空白”处,引导学生读懂图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补空白、补结尾等。低年级的书籍字数寥寥无几,但是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往往蕴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极大含义。这时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着读,更要适时地指导,体会人物的情感。
  (五)质疑问难法,增强阅读体验
  质疑问难法是教师通过渲染和引领,讲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时,或是讲述故事的后半段,让学生阅读文字后,针对关键词句、矛盾之处或故事内容进行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增加阅读体验。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补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扩展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渴望广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理,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有力保障。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复合材料导电性差,雷击损伤严重危及到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安全。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雷击损伤数值模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首先给出雷击电流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电耦
<正>"绘本"无疑是近几年来童书市场重要的分支。它有着完整唯美可以独立成幅的图画,具有丰富细腻的图画语言,并配有适量的文字,更容易让孩子喜欢和接受。绘本紧贴孩子的生活,
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将“死学”转为“活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实现自我创造力的基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本文中笔者就着重针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浅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普遍好奇心强烈,所以,好奇心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
对14.6 tex莱卡/竹纤维纱线进行了两种不同浆料配方的对比上浆试验,分别测试了两种浆料配方的浆液性能、浆膜性能和浆纱效果。结果表明,对莱卡/竹纤维纱上浆可以不用PVA,而采
七月中旬,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经济研究所与南京经济学会筹委会联合召开了经济理论座谈会,讨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问题。会上,提出的初步看法如下:
摘要:历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于知识的枯燥性、理论性和与生活的不紧密性,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师 学生 注意力 积极性 爱 兴趣 引导 评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999年,经典Zonda C12跑车问世。2013年,帕加尼Zonda推出Revolucion特别版后停产。此后,帕加尼只为用户提供定制版车型,比如手工制作的760Roadster、zozo和最新定制款MD。
陶氏汽车系统业务部碳纤维粘接解决方案的创新成果--BETAFORCETM复合材料结构胶注射粘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宝马集团最新推出的全新宝马7系。
“点睛”就是点拨。在国培学习中得知:据专家统计小学、中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获得的知识占新知的88%,还有12%的知识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中获得。因此,教师要掌握好适度点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在扮演“教”的角色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释疑、解惑,使自己与学生思维上得到同步和心理上产生共鸣,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找攻克难关的方法,从而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使教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使目的语更贴近源语,从而使翻译更通顺、流畅,在翻译时,需将源语中的一些词省去不翻译,或者将具体的很长的话语笼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