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微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ki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境教学模式是如今新课改所推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容易得到发挥,因此,情境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者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总结了几点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以及在情境教学中常见的一些误区,以期为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情境教学法 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其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情境式教学是如今初中地理课堂上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得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之下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地理课堂中常见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工具也开始更新换代了。如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了地理课堂。在使用多媒体工具之前,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只能借助于地图、挂图、模型等来辅助教学,这些教学工具在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地理学科动态化的需要。而多媒体工具的引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为学生模拟出很多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地模拟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及自转的情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现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工具直观地感受日食、月食的形成,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地震、火山喷发等地壳运动的情境和具体产生过程,等等。通过多媒体工具,我们可以把一些文字化的知识转化为声像动画等为一体的形式,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受到强烈的刺激。而在这种强烈的刺激之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学习。
  2.利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工具。在课堂上,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并且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懂得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采取生动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水循环”的知识时,就开口朗诵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而紧接着,学生就自然地接出了下一句:“奔流到海不复还……”就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这时候我问道:“为什么说黄河的水是从天上来的呢?黄河的水流到海里以后是不是真的不复还了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兴趣盎然的讨论。就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学习水循环的情境之中。
  3.利用提问创设教学情境
  提问环节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集中听课的注意力,使得教学效率获得一定的提升。我们在地理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学习情境。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非洲的气候类型”时,就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非洲的气候呈现出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特点?为什么与它同纬度同样地跨南北半球的南美洲却没有呈现出这样的气候分布特点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开始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在思考探讨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学习的情境。
  二、情境教学模式中常见的误区
  1.情境的创设多出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
  在地理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把创设教学情境用作课前的导入部分,这样,就使得情境的功能仅仅局限在引入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在导入部分结束以后,很多教师的教学活动又重新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继续按照教材上的知识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情境教学没有把情境的创设同整个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接下来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里无法在情境的刺激之下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样就丧失了情境教学模式的精华。
  2.情境教学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之下,大力推进情境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很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经常性地使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然而,很多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情境教学的形式上,而不注重其实效性,导致情境教学华而不实。例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东南亚”,为了突出教学的情境化,这位老师就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只需要简单地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就能够获取答案,而无需兴师动众地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采用这种不必要的形式,不但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降低教学的效率。
  3.情境教学只在公开课中使用
  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少会用到情境教学法,只是在进行公开课、示范课时才会采用情境教学法。用不用情境教学法并不是由上课的场合决定的,它应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决定。有些日常课如果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而有些公开课则不适宜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如果只是单纯地希望借助于公开课来宣扬自己先进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十分不务实的做法,这样也会影响到情境教学模式优势的发挥。
  总之,情境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但是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尽量避免情境教学的误区,要努力从情境教学模式入手,达到新课改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述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J].广西教育,2008,(14).
  [2]李臻.初中地理情景教学案例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Z6).
  [3]卿敏.中学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素养的探讨[J].吉林教育,2011,(02).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如何跟上这种形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我就此谈几点见解,求教于广大读者。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多样性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建构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洁泽凝胶对小鼠阴道表面活性蛋白D 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洁泽1 号凝胶、洁泽2 号凝胶对小鼠阴道表面活性蛋白D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的主题。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中外历史头绪繁多,时间跨度大,且内容繁杂、枯燥,并且历史研究的对象早已逝去,难以被直接观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都是间接来自前人根据其价值观记载下来的史料,并且前人留下的史料形式丰富多彩,有传说、典籍、图标、笔记、碑文、民谣等,因而要学习了解历史,培养历史
“高效教学”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只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高效教学”。我从教历史十几年,下面就从课前读书、课中教学、课后训练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课前读书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前读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指导学生把书看一遍。要提醒学生一件事,那就是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书上的内容,想想它们为什么这样?要是你处在
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学科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历史学科之中去,以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1.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不仅很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注意这一特点,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可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
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之能谈;解放学生的双眼,使之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学生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
教学法是每个老师在教与学中必须学习与探讨的一个问题,中职院校老师面对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法及如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做法,成为当前首要的一个难
摘 要: 本文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出发, 提出现有地理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性别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建立性别公平的学习环境,促进男生和女生的身体与精神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性别差异 女生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一、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很少注重男生和女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以往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要求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