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强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动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为之绞一番脑汁,费一番苦心,探索它,解求它,所以课堂上应根据该节课的内容,精心巧妙地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到新奇,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另外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外活动讲数学家的故事,猜数学谜语,针对学生喜胜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竞赛和游戏,这些都非常受学生欢迎,适时地把他们引入课堂或课外活动中,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地通过数学幻灯投影演示,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电化教学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生动的函数图像变换,曲线的坐标变换,立体几何图形的截面生成,极限过程,等等。
  这在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方面能起到显著的作用,因为形象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会给学生学习数学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三、优化教学过程,培养主动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教学中,学教“相离”现象较严重。所谓学教“相离”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学教“相离”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改变学教“相离”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学生代表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
  四、习题作业形式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的兴趣,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师在重视激发学生暂时兴趣的同时,不可忽视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持久兴趣,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教师既要重视“开头”的精心设计,又要重视“练习”环节的精心安排和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1)练习题型多样化:有选择题、填空题、研究题、一题多解题等多种题型交替使用;
  (2)练习方式多样化:可口答、笔答、板演、讨论,学生自己命题,自测、自评等多种方式。如学生的作业问题,教师可按上面两种练习形式进行分类设置和精心选编,分化到课内解决,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
  五、改变复习方式,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一般在复习时总是按照知识内容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概念、公式等原本的复习一遍,然后加大练习量进行“题海战术”。这方法使学生学习乏味,困倦头昏脑涨,不能强化复习效果。打破常规的复习方法,就是化“题海”为“提纲”,化“繁”为“简”,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复习中,其复习效果更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热爱学习。
  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等调动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
  此外,采用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等形式,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注重操作,让学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普遍比较好动,而缺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也很少参加体验性活动,所以,教师要多注重学生讨论、操作、体验性实践活动,督导学生以实践体验为基础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思维,欣赏劳动成果,从而提高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
  例如,当学生学习圆、多面体和旋转体等幾何内容时,教师要大胆让学生用钉子、绳子和彩色笔在平面上画圆,研究圆的有关性质;让学生用硬纸板做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图形,然后剪开展成各种平面图形,用直尺量出有关线段长度,并推导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让学生把参加数学实践体验的过程写成实验报告,互相交流,互相评议,对实践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应加以鼓励和表扬。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结合点,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激起学生学习认知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往往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黄珊.浅谈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兴趣[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2):34-36.
  [2]董建华.浅谈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新课堂:数学版,2012,(1):69-71.
  [3]孙收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兴趣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2014,(33):74.
  [4]王化明.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J].祖国:建设版,2014,(4):329-330.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高中,大部分学生发现学好数学成为了一大难题,然而,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理可循的,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多加练习、加深理解、开拓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学习的兴趣,就能敲开数学神秘的大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重要性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数理规律。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
新课标指出: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教无定法”,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学生愿意学,并且轻松快乐地掌握知识,培养了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就是适宜的方法。所以,在新形势下,数学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有快乐。开展快乐教学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搞好复习铺垫,降低新知难度  数学课堂知识逻辑性强,环环相扣,新授课前有针对性地复习与新知识联系紧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阅读;阅读能力  作为一种语言,英语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不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政府开始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净化国有企业风气,发挥国有企业党支部的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凝聚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措施中只有教师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措施,并把这些教学措施积极地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显著地提升。本文对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在初中学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必须把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期刊
“白领”也罢,“中产阶级”也罢,在人们的头脑里,一个观念正在形成:有这样一群人,年纪不大,收入不低,头脑不笨.发展不慢,他们是“精英”。是希望,代表高的消费能力,对媒体来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基本上能反映出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现在对学生学习其它学科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将来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受益无穷。  关键词:语文能力;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  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育的主体之一,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