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美术而言,艺术性极强,随着历史的发展,展现多元性。同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高校美术教学与民主文化的积极结合,能够有效发挥其自身功能,使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的关系,介绍了美术教学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讨论了如何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民族文化;高校美术教学;传承
  美术艺术内涵深刻,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文化引起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群众基础比较深厚,文化和艺术内涵丰富。在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学中,比较倾向于西方文化体系,缺乏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民族文化的价值,要缺乏对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强化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探索高校对高校美术教育资源的有效探索,实现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
  一、高校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高校,对于美术教学,既可以实现对美术课程自身的传授,又可以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有效继承、发扬。鉴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性,高校美术教育要实行不同类型文化的融合,同时,民族文化也能够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加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教学材料,也能够对文化的有效传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严重的缺乏传承的问题,很多技艺都失传,这种情况与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的商业气息有着一定的关系,使得整个民族文化的地位受到威胁,越来越低。同时,这种情况的出现,与高校美术教育作用不突出也有较大关系。在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民族文化方面的教育,受民族文化影响和熏陶不到位,整体上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导致文化与教育联系不密切。
  对于民族文化而言,对于提升美学欣赏水平、强化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借助美术教育,能够使人们能够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增强民族意识。在当前的高校,艺术地位有限,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在品德、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的培养。
  二、高校美术教育在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方面所具备的价值
  (一)有助于对学生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对于传统美术而言,内容丰富、类型全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刻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内涵。民族美术家住民俗,彰显形式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民族文化是实用和人文审美的统一,具有一定的艺术标准,体系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有助于对民族文化的教学作用的体现
  对于高校美术教学而言,需要进行全面创新,结合高校人文环境的特征,对美术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对美术教学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将民族文化贯穿于美术教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在当前的高校美术教学中,民族文化的内容主要是指导和借鉴为主,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1]。因此,为了更深刻地分析民族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调研,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和认可。
  (三)有助于对民族文化含义的深入理解
  在整个民族文化中,民族美术至关重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各个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多种模式,实现对民族文化立体形成的还原,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民族文化的特质。美术教学的实际目的就是促使学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推动鉴赏水平的提升,促进价值观的提升。
  三、如何促进高效美术教学中队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一)高校要注重在教学中提升民族文化教学的位置
  1.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要提高民族文化的地位,关注其重要性,将其视为教学的重要信息资源,切实增加美术教学的关注度。高校要发挥协调的作用,形成民族美术的资源中心,以地域特征为依据,进行民族文化的全面整理,发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特征,拓展信息渠道,深化对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的研究。
  2.其次,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教材的编写,保证与时俱进,实现对学生民族文化的良好教育,提升自豪感。
  3.再次,对高校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思想进行改善,目的是提升审美能力,对美术知识架构进行完善,增强专业睡哦,强化创新观念。要重视对新知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促进二者合理发展,相互支持。也就是说,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传统,又要勇于进行创新。
  (二)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善
  1.为了强化民族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作用,要形成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要对民族美术进行整合,选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借助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文化特征,提升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印象和理解[2]。
  2.为了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强化操作能力,要对课程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提倡自主性,可以指导学生对民族美术作品进行专业分析。另外,还可以组织进行实地调研,加深对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感悟。
  3.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对于高校的美术教师,要强化参与性,加强美术教学的队伍建设,进行严格考核,注重相关研讨会、交流会的设置,鼓励教师直接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加强对民间美术的深刻理解。学校要对教师的思想观念进行干涉,注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另外,全面进行教师综合能力的考核,发挥学校监督作用,培养教师的责任心。
  4.积极开展相关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有指导性的教研。在当前的高校民族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比较匮乏的现象,要进行不断形式创新,扩大内涵,与当地人文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直观感受民族美术最原生态的意境。还可以走访民族美术相关传承人,考察古老的工艺,强化动手能力。
  四、结 语
  综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学生树立端正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观念,高校也要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的环境,实现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的全面融合,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艳艳.略论高校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08):129.
  [2]楚萍.高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作者简介:杨婷,女,1984年4月生,重庆人,单位:重庆邮电移通学院。
其他文献
一rn贾老汉下了公交车,顶着蒙蒙细雨一跳一滑朝家走.春天的雨水很凉,迎面一阵风雨吹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老伴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重了,吃药也不见强,自己的退休金加上低保
夜读《夜》,寒气砭骨。死亡是奥斯维辛最不言而喻的常态,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死亡。那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有一张受难天使的脸,瘦小,苍白,沉默在绞刑架的巨大阴影之下。他的灵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沟通的渠道越来越通畅,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宽广,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化发展。英语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技术领域,英语的使用尤为普遍。如何将科技英语翻译成准确、流畅、地道的汉语,对于中外科学技术交流、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科技英语中的长句翻译是翻译的一大难点之一,本文在这里主要通过研究英汉思维方式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影响、英汉表层结构以及语序的差异,探讨科技英语中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作为最能发挥人际交流优势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应运而生。电视访谈节目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必然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主持人
摘要: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其中“使”和“令”作为常见的使令动词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用法。本文从分析“使”和“令”分别的语义出发,对比这两个使令动词不同义项,从而分析其使令意义在运用中的差异。  关键词:使令动词;使令意义;差异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具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如使、令、叫、讓、请、派等词语,但其中“使”和“令”与“请、派”等词语不同,这两个词本身不具有具体的行为意义,也没有明显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腰腿痛54例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选取在我院治疗腰腿痛的患者54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在运用过程中传递文化信息,文化离开了语言就无法传播。本文从分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脑钠肽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实验组,所有患者都在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
所谓“学院派”当然是指通过严格的系统来进行学习训练,从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其中参杂的更多的带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在这种长期训练而成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引导下,画面中难免会出现死板、生硬的成分。所以,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少不了的会穿插一些写生课程,把真实的东西展现在理性思维面前,让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学习相碰撞,把生活升华为艺术。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想这大概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解释。  写生的学习方法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对妇科癌症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46例妇科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行常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