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nv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钩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钩骨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钩骨摘除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钩骨骨折患者采用钩骨摘除手术治疗,对腕关节的稳定性不会造成破坏,同时其还具有治疗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没有并发症等优点,患者在术后能够快速恢复腕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钩骨;骨折;摘除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9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6-02
  腕钩骨钩骨骨折一般常见于腕部运动性损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发生钩骨骨折的患者逐渐增多[1]。对患者采用常规的X线片检查,由于投影中很容易被其他腕骨所遮蔽,进而导致钩骨骨折很容易被漏诊[2]。在发生漏诊之后,会使得患者发生遗留腕部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所以对患者进行及早、正确的诊断,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对收治的钩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56例钩骨骨折患者,都是我院在2010年3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38例,女性患者为18例;患者的年龄在19-47岁之间,平均为(295±30)岁;导致患者受伤的原因:摔伤10例、运动损伤32例、机械外伤6例、不明原因损伤8例。右侧骨折40例、左侧骨折16例;患者在受伤到就诊的时间为4d-10个月,平均为(30±05)个月。随机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8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临床表现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症状为:全部为闭合性损伤,同时患者还伴有运动痛和手乏力等症状,患者的腕尺侧软组织出现轻度的疼痛和肿胀,对其腕掌侧钩骨钩体进行投影,发现有明显的压痛感觉。
  13方法
  131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疗;安排专业有经验的骨科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对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让患者处于健侧卧位,患肢上气性止血带。在患者的跟骨外侧做一“L”切口,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使用手术刀紧贴患者钩骨外侧壁骨膜下进行锐性分离,将骨膜连同整块皮肤从下到上进行剥离。此外,打入克氏针,使用“无牵拉技术”将骨折和钩骨下关节显露出。使用Broden位透视查看复位满意之后,使用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再次进行透视检查,满意之后进行缝合,在切口的两端放置2条皮片进行引流,手术后加压包扎。
  132试验组对患者钩骨摘除手术治疗。患者体位和麻醉方式参照对照组。将患者的伤口进行常规的清洗和消毒,从患者的腕部上3cm处制作一个切口,腕部皮垫不需要剥离太多,将钩骨摘除,最后缝合皮肤。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生腕钩骨骨折的人数不断增加[4]。对患者发生骨折的性质还不能明确,在临床上的症状不明显、不典型。由于腕骨的体积非常小且骨多、解剖结构也十分复杂,再加上其排列相互重叠,很容易出现影像位置不确切,导致发生漏诊的情况。
  对钩骨骨折患者采用钩骨摘除手术治疗,对腕关节的稳定性不会造成破坏,同时其还具有治疗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没有并发症等优点,患者在术后能够快速的恢复腕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职业的运动员来说,摘除患者的股骨,对其的职业生涯不会造成影响。但是,也有人认为在摘除钩骨之后,对其的小指的力量会产生的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非常小,患者难以感觉到。患者在发生钩骨骨折以后,对其的手功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并发症,并且很难进行确诊,如果患者发生的骨折比较小且难以进行外固定和复位,则应该选择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减少和避免患者腕关节发生功能性障碍。
  总之,由于钩骨骨块非常小,并且腕骨的结构也十分复杂,难以被发现,因此,在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发生上肢手部骨折的患者,要对其进行此部位的检出,以便能够及早地诊断,同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薛华新,薛若冰罕见的腕关节头状骨骨折合并多处脱位损伤及治疗[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06:771
  [2]王斌,李浩,杨焕友,赵刚单纯钩骨钩骨折致尺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07:598-600
  [3]张绍伟,李树金,王金泉腕骨骨折常规X线与螺旋CT三维重建对比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82-83,121
  [4]赵椰枫,王鸥,章凯,葛晨,杨志强,楼国祥第五腕掌关节二部分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09:840-841
  [5]熊革,戴鲁飞,郑炜,孙燕琨,田光磊,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与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05):269-272
  [6]Mitsuhiko,Nanno,Takuya,Sawaizumi,Hiromoto,ItoSimplified dorsal approach to fracture of the hamate hook with percutaneous fixation with screws[J]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and hand surgery,2010,444-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53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A组采用Gamma钉进行治疗,B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C组采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得,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优于C组,P<005;而术后B组临床疗效最佳,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肠炎灌肠液治疗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6例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的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肠炎灌肠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在年龄、疾病类型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的前提下,给予观察组腹腔镜技术,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结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将入选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桂枝茯苓丸配合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二者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两组病例采用的手术方法均为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手术方法按照《妇产科手术学》[2]的具
【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进行人流后和月经间期放置宫内节育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间来我院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女性共计3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女性进行人工流产后立即放入节育器,B组则选择在女性月经间期(月经后3-7d)放置节育器,每组16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随访发现,A组和B组均未出现节育器脱落和带器期间妊娠现象;A组累积因症节育器取出率为15%,与B组14%比
【摘要】目的研究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及鼻中隔骨折、偏曲矫正术,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施行手术。结果32例患者一次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及鼻骨、鼻中隔骨折导致的相应症状。结论鼻内窥镜下治疗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偏曲效果好,创伤小,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  doi:10
【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征,为RE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6例R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RE的临床表现、与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均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结果>50岁的RE患者占5769%;RE以腹痛(7305%)、烧心(6538%)、反酸(6154%)、饱胀不适(5385%)为主要临床表现;RE患者HP阳性率为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