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危重孕产妇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构建与探讨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危重孕产妇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173例危重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救治模式;另选取2020年1-12月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165例危重孕产妇纳入观察组,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模式。比较两组危重孕产妇的转运情况、救治结果、救治经济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转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转运意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在检测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过程中,在不同步骤延长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在15份不同HbA1c水平糖尿病患者全血标本和2份不同HbA1c水平的质控品的检测过程中,在不同步骤设置不同时间进行分组平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全血标本HbA1c过程中,标本与稀释液混合作用时间在1~5 min内进行检测,与标准操作(1 min)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时间延长至10 min以后,HbA1c水平越高的标本随着标本稀释
目的探讨EB病毒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8例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81例纳入溃疡性结肠炎(UC)组,247例纳入克罗恩病(C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分析患者的EB病毒抗体谱指标[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M(EBV-CAIgM)、抗EB病毒早期抗体IgG(EBV-EAIgG)、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G(EBV-CAIgG)、抗EB病毒核抗体IgG(EBNA-IgG)]。结果628例IBD患者中,EBV-CAIgM的阳性率为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第9天和第11天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接受IVF-ET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IVF-ET术后第9天、第11天的血清β-HCG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追踪妊娠结局,分析血清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自然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单胎妊娠组、双胎妊娠组IVF-ET术后第9天、第11天的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生化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不同类型血流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2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G+)菌组(n=113)和革兰阴性(G-)菌组(n=171)。另外选取同期该院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G+菌组、G-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LR、PLR、LMR、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宫内灌注羧甲基壳聚糖胶体平衡液(以下简称防粘液)联合留置水囊导尿管的治疗方法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来该院行IUA分离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行IUA分离术后,于观察组患者宫腔内灌注防粘液并留置水囊导尿管7 d后取出,于对照组患者宫腔内留置节育环3个月后取出。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药物治疗方案。术后3个月,经宫腔镜检查两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同时询问患者月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中,30例患者宫腔及月经均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6-2020年送至贵州安康医学检验中心的12158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检测情况,分析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检出率,以及其耐药率。结果12158例女性患者标本中检出5642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为46.41%,其中单纯感染Uu检出率为29.17%(3547/12158);单纯感染Mh检出率为3.23%(393/12158);混合感染Uu和Mh检出率为14.00%(1
目的 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择期全麻下DLT插管行胸外科手术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
目的了解该院2018-2020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分布和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8-2020年该院临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目细菌数据资料,采用WHONET5.6做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该院共分离出非重复肠杆菌目细菌6980株,其中CRE 162株,检出率为2.32%,总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排名居前3位的CRE菌种是肺炎克雷伯菌[107株(66.05%)]、大肠埃希菌[24株(14.81%)]和阴沟肠杆菌[11株(6.79%)];标本来源居前3位的为痰液[105株
目的探讨miR-146a-3p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28例作为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中miR-146a-3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糖类抗原72-4(CA72-4)水平。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3年内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4)和死亡组(n=50)。比较胃癌组和健康组血清miR-146a-3p、CA72-4水平;比较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辅助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联合常规松解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软骨素辅助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静息和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量表(QL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