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费升级舌尖里生出千亿轻食赛道

来源 :中国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的持续升级,健康、高颜值的轻食逐渐成为餐桌“新食尚”。热衷“吃草”,包装方便,上班族爱买单;产品上照,女性消费者喜欢在朋友圈打卡;轻而不淡、营养均衡,健身达人愿意选择……轻食市场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瘦身等的期待中迅速发展壮大。
  “去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家半年就胖了十斤,为了保持身材和健康,除了日常健身外,一般也会‘控卡轻食’,晚餐吃轻食比较多,效果很好。”健身达人刘女士告诉本刊记者,她主要选择荞麦等粗粮作为主食,再根据商家提供的套餐热量数值衡量自己每天的卡路里摄入量,方便又省时。
  像刘女士一样,消费者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来自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轻食类外卖订单同比增长50%,同期在线的轻食商家数量也同比增长了27%。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轻食代餐消费作为餐饮领域的细分业态,将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开发空间巨大。
  一个深受“吃草族”追捧的千亿市场迅速崛起。来自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輕食代餐市场规模达到661.6亿美元,其中,我国达到571.7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我国轻食代餐市场规模会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
  有庞大消费者的地方,就会有众多“闻着味儿”的玩家入场,翻看天眼查数据即可窥见一斑。我国轻食代餐企业近五年呈爆发式增长,自2016年开始,年注册增速一直保持在40%以上,目前有超过8000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轻食代餐相关企业,仅去年上半年新增轻食代餐相关企业就超过了3000家,带有“零卡、零脂、零糖、无负担”等标签的诸如麦片、代餐奶昔、蛋白棒、鸡胸肉等一批消费品牌顺势崛起。
  不过,还需要关注的是,虽然轻食市场潜力巨大,但现阶段仍属于比较新兴的产业。一方面,有消费者质疑轻食的真伪性,同时菜品质量也良莠不齐;另一方面,轻食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价格相对而言稍高。此外,轻食并非传说中的暴利,有业内人士曾计算出一份轻食的利润在150%左右,但除却平台抽成、包装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营销成本等之外,留给轻食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不大。这些难题都是阻碍轻食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营思路仍是市场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在这个千亿市场的轻食竞技赛中,企业想要杀出重围并不容易。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靠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成熟稳定的经营模式,还要通过年轻化的营销方式,层层破圈,与消费者长期有效互动,特别是要在餐品营养安全等方面深耕细作,才能真正让轻食市场潜力长久而稳定地释放。
其他文献
针对船用柴油机可靠性与质量脱节、可靠性需求识别难及可靠性技术状态管理的问题,在研究柴油机可靠性与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靠性技术与典型质量工具的融合方法;构建了适用于船用柴油机的可靠性需求工程,并分析了可靠性需求的工程阶段和所需的可靠性分析项目;研究了可靠性与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关联,并提出了可靠性技术状态管理方法。结合船用柴油机研发现状,提出了可靠性研发技术优化建议。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给了疯狂的教培行业当头一棒。曾几何时,猿辅导、掌门一对一等在线教培机构疯狂砸广告、上综艺,不计成本地获客,资本开足马力将教培行业带入快车道,顶流K12教培机构融资池更是溢流,赴美上市整装待发。“双减”威慑下,主营K12的培训机构被迫寻求转型,批量裁员在所难免……缓解社会焦虑,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教培行业开始审时度势,寻求回归教育本
近几年,笔者办理了大量企业经营者的刑事辩护案件。仔细数来,被告人有董事长,也有总经理,他们有技术专长、有经营管理能力,他们被判入狱是对整个社会的损失。难道现阶段的企业经营者的刑事法律风险如此严峻?  司法实践中,“单位犯罪”是企业较为容易触及的一大类刑事法律风险,尤其是随着我国民营经济活跃与刑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单位犯罪更是成为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法律陷阱”。  单位犯罪的渊源  “单位犯罪”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