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上皮内瘤变1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刎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2年3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3例VA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为VAINⅡ、11例为VAINⅡ~Ⅲ或VAINⅢ.结果 13例VAIN患者中,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12例,其阳性率为92%(11/12).VAIN临床表现无特异性,1例阴道分泌物增多;4例阴道局部糜烂充血或呈乳头状增生,2例小结节状改变.13例VAIN患者中,合并宫颈癌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IN)3例;与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癌和CIN)同时确诊5例、与外阴病变(即VIN)同时确诊3例,其余5例均在复查这些疾病时确诊.与宫颈病变或外阴病变同时确诊的8例VAIN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l例VAIN合并CIN因病变广泛术后补充氩气刀治疗,1例VAIN合并VIN因术后切缘阳性补充氩气刀治疗;1例中晚期宫颈癌行同步放化疗后随访时发现的VAIN患者行根治性放疗;3例术后随访时发现的VAIN(VAINⅡ、VAINⅡ~Ⅲ、VAINⅢ各1例)行氩气刀治疗;1例官颈癌Ⅲb期合并VAINⅢ患者治疗.本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5.6个月(6~87个月),2例患者因官颈癌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11例活检或阴道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无异常,随访期内无一例进展为浸润癌.结论 HPV感染是VAIN发病的主要原因;VAIN的临床表现隐匿,多在治疗或复查宫颈病变、外阴病变时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VAIN很少进展为浸润癌,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往昔岁月,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细数确实如此。某日下午不自觉地走到邻居家门前,抬头。不禁一颤,这是什么?一粒粒的泥土,堆积粘贴而成的一个小堡垒,不,是窝,是从
本文从的评本角度入手,分别介绍了与;同时探讨了二者内在的关系,即同是崇尚"雅",内涵却各有特色;以及形成这种不同的多方面原因.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将84例实施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体位训练合格率、疼痛程度及术后生活自理率.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较自身干预前明显升高,并且均高于同期干预组.干预组干预前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比较无显著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作者研制的DBI10E生化鉴定系统用于临床肠杆菌科的可行性.方法 以点滴生化分析为细菌鉴定方法,经过用聚类分析和信息熵分析优选生化项目,选择最新概率数据构建数据库,并采用计算机系统仿真方法进行验证,在数值化鉴定软件支持下运行.结果 与API10S进行计算机仿真对照试验的统计表明,DBI10E提高了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总体符合率;与API20E进行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的对照检验后发现
李白的《静夜思》可以说是千古绝句,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也是众多诗歌爱好者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从两个方面谈了这首诗的赏析.
为比较半导体激光对蝗虫与其寄主植物组织的生物热效应差异,为激光杀灭蝗虫提供理论依据。选取808nm连续激光对东亚飞蝗幼虫与营养期狗尾草植物进行辐照效应理论研究,建立了
不知多少次徘徊于这片土地了.留恋地平线上那一轮血一样的残阳,看夕阳西沉,洒尽余晖,唯留火一样的壮烈。遥望大江,滚滚而去,浪腾落日,奔流人海。繁华落尽,终归于沉寂。世界在此定格。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96例甲型HlNl流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甲型H1Nl流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日至9月23日于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6.52±10.62)岁,64例有甲流接触史.以发热100%、咳嗽86.4%、咽痛66.6%和肌肉酸痛32.3%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