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超的军事战略指导突出重围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pri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征,不仅是人民军队辉煌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也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孤军远征的险恶环境下,红军一次次濒临绝境,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爆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超战略指导能力和军事指挥艺术,是红军摆脱困境、直至取得长征胜利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长征胜利的核心关键。战略方针是军事战略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实行战略指导的最高层次问题。毛泽东认为,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要求红军采取防御战略,同时防御有两种:一是积极防御,二是消极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因此,“基本的原则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红军连续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完全取得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其表现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防守中的保守主义,导致红军丧失了在苏区内粉碎“围剿”的可能,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消极防御战略又演变为军事上的避战主义,导致撤退变成了一次大搬家式的逃跑行动,结果反而遭受了血战湘江的惨败。与教条主义者相反,毛泽东认为,红军的长征是“战略防御的继续”,是为了在不利的条件下“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遵义会议后,随着毛泽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和对其思想主张的重新肯定,红军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战略方针的束缚,开始赢得战略主动,这也是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招。从此,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就一直是人民军队在建设作战中所遵循的重要指针。
  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是长征胜利的重要条件。毛泽东认为,敌人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红军每一次反“围剿”又包含着防御和进攻两个阶段。长征,由于“我们没有由防御转到进攻,反而被敌人的进攻打破了我们的防御,我们的防御变成了退却,敌人的进攻就变成了追击”,故仍处于反“围剿”的第一阶段。对于红军而言,此时最迫切的战略任务或目标,就是寻找一块落脚点,休整部队,积聚力量,准备尔后的反攻,以彻底打破敌人“围剿”。同时,战略落脚点还要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包括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供养红军的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敌人力量、可机动的战略发展出路,等等。一开始,教条主义者不顾前进道路上敌重兵张网以待的危险,无视突破第四道封锁线遭受严重损失的教训,坚持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危急关头,毛泽东反复建议改变原定行军方向,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川黔边地区进军。黎平会议接受了这一正确主张,使红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这是长征中第一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红军战略目标,也是实事求是的军事路线代替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开端。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又根据形势任务、地理环境、敌情我情等主客观条件变化,先后几次及时修改红军的战略任务,最终实现了北上抗日、将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定在西北的战略目标。
  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长征胜利的基本保证。从军事角度来讲,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的被动不利局面,都是“左”倾教条主义者实施机械呆板的作战指导的直接后果。以堡垒对堡垒、以阵地对阵地,与对手拼消耗的作战方法,完全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使红军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行动上的自由,而“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对于弱小的红军来说,保持主动性最好的作战形式就是运动战,即没有固定的作战方向和战线,制敌而不制于敌,也就是毛泽东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没有机动灵活战略战术保证,红军一切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将无从谈起。特别是长征中,由于失去了根据地作为依托和战略回旋余地,红军更需要发挥运动战“走”的特征,甚至有时候“打”也是为了“走”,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陷入敌重兵集团的合围之中。因此,此时的运动战虽然是一种战术原则,但却具有了决定红军生死存亡的战略意义。事实上,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充分发挥了自身战略战术特长,四渡赤水,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在频繁的运动中反复调动和迷惑敌人,直到彻底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然后又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最后胜利结束長征。正如刘伯承元帅后来说:“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其他文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欢庆党的生日之际,中华大地到处唱响着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95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一系列治国
期刊
2009年10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李大钊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是共产党员学习的不竭源泉。  “为主义而死分也”  李大钊一生追求真理,直至找到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他曾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我可以自白,我
期刊
江华,一个湘南边陲三省交界处的国贫县,却在经济下行压力普遍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了新发展、新飞跃。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03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幅12.0%:财政总收入9.61亿元,是2010年的3.6倍,年均增幅29.2%;固定资产投资94.22亿元,是2010年的3.5倍,年均增幅28.3%;规模工业增加值23.06亿元,是2010年的3.8倍,年均增幅21.2%。一个
期刊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创新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人类社会演进、中华文明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全局高度和历史站位,深刻阐述了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和五大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将迎来又一
期刊
1月4日,“这里是湖南——湖南文化走进联合国”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在致辞时用“一粒种子”向来宾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说:“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杂交水稻,就是湖南科学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培育的,它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让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们远离了饥饿,可以说是‘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长大以后也去学农”  20世纪70年代
期刊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哈代欣赏他的才气,对他说:你可以在两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华罗庚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問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理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的智慧和能力。 (腾敦勇)
期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老部长说过,这辈子有“两怕”: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確实,周恩来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和事会予以严厉批评,听汇报时,他反对用“大概”“差不多”“可能”这种含糊不清的词,而要求用准确的数字说明问题。尤其是对那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长们,要求更高,有时甚至会让人下不了台:“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而且强调“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要举轻若重一抓到底。
期刊
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  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  第五,群众模范。  第六,学习。  五、共产党员的标准  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共产党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因此,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期刊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