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当前表现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推举的第二难题:
  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如何科学分配好蛋糕
  总得票率:97.16%
  紧迫程度4.05 复杂程度3.88 尖锐程度3.98 关注程度3.98
  (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
  入选理由:近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不少专家提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己经走到亟须调整的“十字路口”,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
  十八大报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干得多,挣得少”是许多工薪阶层的共同感受。在初次分配中,收入分配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一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1979年到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2%,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率为7.1%。
  二是工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1979年至2008年的30年中,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接近15%,而职工年均实际工资增长率为7.7%。特别是自1995年以后,我国财政收入每年都大幅度增长,而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水平则增长相对缓慢。
  三是工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营管理者收入增长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有几十倍之多。新世纪以来,劳动者报酬在整个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幅下滑。“干得多,挣得少”是许多工薪阶层的共同感受。
  我国富翁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在再分配环节中,收入分配过多向少数人和政府倾斜。据福布斯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个人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翁已经超过47万个,可支配财产超过1亿元的富翁至少有1万个。目前我国富翁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富翁多集中于房地产行业。在2009年福布斯中国财富排行榜上,前400名富豪中,房地产商占154位;在前40位巨富中,房地产商占19位;在前10位超级富豪中,房地产商占5位。与此同时,我国还有相当多的贫困人口。
  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了收入分配的三方面倾斜(向非劳动者倾斜、向政府部门倾斜、向少数人倾斜),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居民消费。
  六成以上居民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在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占人口65%以上的居民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具体来看:一是城乡收入比达到3.32:1,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将城乡社保水平考虑进去,农民人均收入不足市民收入的六分之一。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10年中,我国近60%的农村居民的消费额只有城乡居民消费总额的21%左右。
  二是少数高收入者将平均收入水平拉高,占60%以上的居民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其结果是高收入者有消费能力无消费欲望,低收入者有消费欲望而无消费能力,中等收入者有一定消费能力但由于没有良好收入预期而不敢消费,最终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可以想见,如果中等收入家庭能达到平均消费水平,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能提高一个档次,我国的内需将会有怎样的扩张!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导)
其他文献
社会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当前公众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总的来看,我国的社会收入分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收入分配不合理,二是收入分配不公平。  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用于收入分配的部分比例降低。尤其是近10年來,我国经济增长很快,经济总量这块蛋糕越做越大,用于社会收入分配的量也在增加,但是,用于收入分配的比例却在不断降低,2010年降到了35%,比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低十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如果要问,当下社会以何为要?对这个问题,一百人可能有一百种答案。或曰以降房价、物价为要,或曰以严惩腐败为要,或曰以整治食品安全为要……应该说,这些回答都是对的,所涉及的问题都是需要加以一一解决的。但是,当前社会之乱,其源盖出于人心之乱。因此,我以为,当下社会以收心养性为要。心性是百邪之端、诸乱之源。治国理政、管理官吏、教化大众,都必须从收心养性入手。  人心之乱不仅表现在传统价值如国之四维——礼义
【摘要】刑事调解是我国长期以来解决轻微刑事案件的重要司法制度,在中国法制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刑事案件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它巧妙地弥补了刑事诉讼的缺陷,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认识刑事调解的司法价值,是理解刑事调解制度设计的基础。  【关键词】刑事调解 司法价值 契约自由  刑事调解制度的设计源自“和”的理念,它旨在运用诉讼之外的一种更为和谐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缓和社会矛盾。调解区别于刚性、严
不少地方平时不研究互联网,不与网络打交道.不同网民互动,有事了才临时抱佛脚,舆论引导的效果自然很差,网民只会认为你是有事了才来掩盖事实、辩解和开脱责任的。因此地方政府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