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利率·计划利率·客观规律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针对过去利率的杠杆作用发挥不够的弊病,我国金融界已提出以实行差别利率为核心的若干改革意见,有的措施已进行了若干试点,实践中也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思索起来,觉得尚有不少理论问题需要阐明。如,什么是差别利率?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我国利率性质是什么?如果是计划利率,那么差别利率和计划利率是什么关系?是否改变了我国利率的计划性?差别利率是计划利率的基本特征,还是一个临时性的改革措施?差别利率的制定和
其他文献
<正> 近代西方金融理论有三个重要环节——个别资产分析、资产组合与选择理论、资本市场均衡理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将可供投资的资金分配在众多的资产上,以构成最适当最满意的组合。若再加总个别投资者的决策,进而探讨各种资产市场价格的决定,或进一步研究资产价格变动对资产选择决策的反作用,就成为了资本市场均衡理论。理论上所讲的资产,是指投资的工具。它是资金所有者投资行为的某种凭证。这个概念与通常人们所讲的资产有很大的不同,不是实物形式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资产
<正> 中国金融学会银行企业化与金融机构研究会同河北省金融学会于1989年6月27日—6月30日在北戴河共同组织召开了"银行企业化与金融机构理论讨论会"。与会代表有河北、河南、吉林、天津、湖南、湖北、北京、山东等地共28人,他们就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企业化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将会议观点综述如下: 一、金融机构改革不宜大起大落。 (一)对金融机构改革的回顾。
<正> 银行信贷资金一方面存在着供求不足的紧张情况,一方面又存在着信贷资金使用不当、不合理占用多的状况。这反映出当前我们金融工作中对资金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就是重贷轻存、粗放粗管、制度不够完善。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资金管理,是我们在原有资金存量内搞活资金,从而缓解信贷资金供求矛盾,促使信贷资金回流,搞好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前提。现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正> 作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体制伴随着九年以来的改革进程,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长期以来建立在国家单一投资主体基础上的,附属于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的投资管理体制,作了一些自适性的调整。比如财政体制改革,打破了国家统包投资的局面;引进市场机制使银行投资信用业务和建筑市场已显现出生机和活力;投资决策权的下放,使地方和企业享有一定的计划和自主投资权力等等。这些变化,从总体上看尚未能使投资体制跳出旧体制的窠臼,还只局限于被动的、零敲碎打的改革阶段。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亟须在根本
期刊
<正> 《金融研究》编辑部、《经济日报》、《理论信息报》1986年11月26日在北京贵阳饭店联合召开了金融改革与股份化理论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大都是当前活跃在经济、金融理论界的中青年同志。现将与会同志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供同志们参考。许树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股份制与其它经济形式比较有其特点,它涉及到所有制问题。租赁和承包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股份制不但解决两权分离问
<正> 一、深圳特区外汇收平的现状 (一) 从全局上看,外汇收支基本是平衡的。如果把深圳特区的全部工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应该说目前外汇收支已基本实现平衡。1985年深圳特区市属企业、中央和各省在深圳的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外汇总收入为179,044万美元,外汇总支出为167,682万美元,收支相抵后略有节余。1986年1—6月份累计外汇总收入为71,468万美元,同期累计外汇总支出为73,109万美元,收支虽有缺口,但根据一般情况来看,下半年有形贸易出口会有所增加,外汇收入将大于支出,
随着企业改革的纵深发展,目前已有不少国营企业试行承包、租赁。企业的这项改革,意味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由统一走向分离。银行作为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支持者,面对这个现实,应采取何种对策? 在银行自身的企业化改革中,承包租赁是否可行?我们从基层部门的来信中摘录了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供大家研究,参考。
最近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在北京及与货币发行司在郑州召开了关于如何发挥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的座谈会。现将参加这两个会的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据悉,中国金融学会秘书处已初步决定在即将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刚刚开始,希望经济、金融理论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积极参与这个讨论。
<正> (一)党的十二大规定了我国到本世纪末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资金问题上,存在着三个现实的难题。一是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量很大,而积累新资金的规模比较小。二是已有资金的潜力很大,而挖掘资金潜力的过程比较长。三是需要资金的部门又多又急,而灵活调度资金的同旋余地比较窄。国家为了保证重点建设,将调整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比例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