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一百周年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的三重逻辑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leard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之际,全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是应对机遇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举措.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党内学习教育的探索是党史学习教育历史逻辑,新时代如何将党史教育落到实处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逻辑,认识把握建党一百周年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的三重逻辑,有助于新时代总结历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其他文献
军事理论课是当代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引导和培养高校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军事技能、全面增强个人现代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为充分做好军事理论课教学,需要以讲述红色故事为基础,培育红色基因为核心,通过引入智慧教学、实践教学,找准课程教学的“时代接口”,全面筑牢学生的精神长城.通过以找准军事理论课教学“时代接口”的价值为基础,具体论述实践措施.
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当前需要的不仅仅是懂技术的专家,更需要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职业教育承担着培育大量能工巧匠的重要历史使命.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未来职业人.分析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有效融合的策略,使工匠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为国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网络时代如何提升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效力,一直是高校和教育部门着力破解的难题.以信息超载理论为视角,观察信息大爆炸背景下高校和教育部门在自身组织化水平以及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等方面面临的挑战.面对信息超载,青年学生正同时面临“信息匮乏”与“信息上瘾”的挑战.因此,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当尽快关注并介入,通过提升自身信息化组织水平等方式缓解信息超载,有效提升思想引领效力.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逐步加快,青少年思想面临多元文化挑战,探索传承红色文化作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凸显.通过对海南红色文化在青少年中传承现状的梳理,分析影响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的原因,探讨提升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以期使红色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把弘扬红色精神与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伟大事业相结合,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为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工作实施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政素养,使其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考量.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强化思政教育整体成效,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以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阐述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分析协同育人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认为实践是认知的主要来源,并且实践推动着认知的发展,可以检验认知的正确性.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极高的指引价值.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实践至上的原则,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与发展认知.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学科构建往往是多元化的,正因如此才会使认知出现偏差、思政与实际脱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自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推动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至关重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应采取相应措施破解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困境,推动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高校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作为现代教育计划的重点内容,符合我国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要求.劳动教育可以促进高校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通过自觉养成劳动意识,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使大学生更好适应职业发展需要.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育人成效,为社会培养有知识、强技能、爱劳动的时代青年.
高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除关注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赖于思政教学人员和高校辅导员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尚存在相关工作人员素养不高和权责不清的问题,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为此,需要相关机构和有关人员从问题出发,以夯实协同育人内核基础和完善协同育人运行调节为主要措施,完成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工作实效.
职业发展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培养方向.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是专业型人才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这项能力掌握的情况也对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许多高校的学生钢琴伴奏能力都较差,不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钢琴伴奏.针对这样的情况,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进行高校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积极地探索高校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教学路径,培养出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对高校钢琴伴奏能力培养路径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校钢琴伴奏能力方面提供更多的建义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