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重塑面部轮廓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塑面部轮廓通常需要进行全面部、多层次、多模式的整体治疗。通过毛发移植、注射美容、埋线美容等微创整形操作改善面部轮廓缺陷,具有快速简单、安全有效、微创自然、恢复期短等特点。将毛发移植、注射、埋线美容等项目联合应用,可从容量、动力、轮廓等多方面对面部进行改善,达到综合提升面部轮廓的年轻化效果。联合治疗时需注意不同方法的协同作用及治疗时机,避免过度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扩大受累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临床中的地位,探讨风险分层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238例早期NKTCL患者中,高危组[有年龄>60岁、血清乳酸盐脱氢酶(LDH)增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原发肿瘤侵犯、Ann Arbor分期Ⅱ期之中任意一项危险因素]191例,低危组(无危险因素)47例。204例患者接受放化综合治疗,15例行
目的分析和评估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提出的解剖学分期(AS)和预后分期(PS)两种分期方式在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PMB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3 628例PMB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比较不同分期PMBC患者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情况,通过AS和PS模型下的似然比卡方(LR χ2)、赤池信息准则(AIC)和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第8版AJCC分期在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患者非治愈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后的治疗策略。方法将107例非治愈性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根据ESD术后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分为追加手术组(41例)和随访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短期及长期疗效。结果追加手术组和随访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9.2±8.7)岁和(64.7±8.8)岁,浸润黏膜下层(SM)深度分别为(1445.83±803.12)和(794.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提高对MDA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MDA的MRI图像资料,对肿瘤的MRI图像进行分析,包括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成分、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侵犯范围。结果MDA最大径为(4.36±1.46)cm。6例肿瘤表现为囊实性,2例表现为实性。弥散加权成像显示肿瘤实性成分扩散受限6例,扩散受限不明显2例。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强化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对胃癌AGS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低表达TRAF2的胃癌AGS细胞株(AGS-siTRAF2),采用xCELLigence系统和细胞活力实验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采用xCELLigence系统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和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血管栓塞后针刺出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兔耳30只,在兔耳耳郭动脉内注射透明质酸填充剂,形成动脉栓塞模型。将兔耳模型随机分为针刺出血组、透明质酸酶组、未处理组3组并进行相应处理。对3组兔耳进行外观观察、坏死面积测量、组织学检查。结果针刺出血组针刺后,针眼位置出现微量的透明质酸溢出,在接近血管的针刺点出现点状出血甚至大量出血并引发血肿。组织切片显示,针刺出血组1 d后耳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