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点,虽然在我国仅有30余年的历史,却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进行与深层优化,经济开发区在新时期背景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我国经济开发区及其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探讨,希望能对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健康、长远发展起到帮助。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健康发展;创新研究
我国经济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起步都相对较晚,自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至今不过30余年。但经济开发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举足轻重的,在由沿海向内陆逐渐深入的过程中,经济开发区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快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一、经济开发区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存在的意义
经济开发区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一般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划分出一定的范围区域,并在该区域中施行有别于普通区域的特殊政策。经济开发区泛指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及各类产业工业园。我国一般依照开发区规模将其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的建立,能有效推动科学研究、高新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开发区对外来生产要素的聚集、经营的集约化、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主导改革方向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既能带动经济发展,也能引领体制改革,更能以部分带动整体、以经验制定规划地辐射到周边地区,创造经济发展的捷径[1]。
二、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历史及现状
30多年来,我国经济开发区经历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从一开始的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向内陆深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向省级、市级经济开发区细化。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启动创业期(1984~1991)、高速发展时期(1992~1998)和问ID能够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开发区已不像当年刚进入中国时那么有创新性,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开发区的政策与管理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脚步。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开发区存在的问题有:创办开发区的思路和理论指导不够成熟,开发区管理不够完善,开发区产业结构与技术难以跟上时代进步,缺乏全面复合型人才以及开发区法律地位不明确等,其中尤以管理问题与人才问题最为严重。自提出并创建经济开发区以来,我国的开发区数量已由最开始的14个上升到数千之多,从而带来了占用大量耕地、恶性竞争严重、宏观与微观管理不同步等问题,是我国经济开发区健康良性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2]。另外经济开发区需要大量人才参与建设,然而我国经济开发区在技术、管理、外语等方面都存在人才匮乏的难题,严重制约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三、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创新方式
(一)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
对经济开发区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的情况,在我国经济开发区数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加强对其的管理意义格外重大。目前我国开发区的管理问题主要在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管理模式不完善两方面。经济开发区作为实验性的、开发行的经济特区,必然在经济政策与管理手段上区別于与其他地区。针对特定经济开发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强化开发区的社会管理、经济调控和资产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之上,灵活运用企业型、行政性或者混合型管理模式,强化对开发区的管理效果,使开发区能在高效管理下向着预定方向发展。
(二)创新经济开发区建设思路
在经济开发区数量激增的情况下,不能再盲目地为了建设开发区而建设,应当依照该区域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建设思路[3]。例如可以建设特色经济开发区,打造品牌特色、资源特色与功能特色三种经济开发区。品牌特色是整合开发区的强势品牌,强化其品牌特色并进行适当的宣传,以鲜明的品牌魅力投入市场竞争。资源特色则是依靠本地的优势资源,采取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建设优势产业。功能特色指的则是合理整合开发区功能类型,明确其功能分工与功能合作,打造独具功能特色的开发区。
(三)人才培养与开发
人才是推动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其数量与质量通常和经济开发区的长远健康发展直接挂钩。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管理人才是提升经济开发区运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着重引进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是发展经济开发区的第一步。之后更要合理将人才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去,重用人才的能力进行工作或管理,并配以完善的晋升制度留住人才,让人才能完全发挥才能,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30多年来,我国经济开发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也在经济发展、体制创新、引领周边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过程中,我国不断审视经济开发区出现的问题,并对其政策、管理、运作等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开发区起步较晚,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还有许多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状况更是困难重重。对我国经济开发区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对促进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参考文献
[1]韩亚欣,吴非,李华民.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之约束与突破——基于调研结果与现有理论之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5):150-163.
[2]张正梅.中国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166-167.
[3]闫飞.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健康发展;创新研究
我国经济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起步都相对较晚,自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至今不过30余年。但经济开发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举足轻重的,在由沿海向内陆逐渐深入的过程中,经济开发区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快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一、经济开发区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存在的意义
经济开发区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一般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划分出一定的范围区域,并在该区域中施行有别于普通区域的特殊政策。经济开发区泛指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及各类产业工业园。我国一般依照开发区规模将其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的建立,能有效推动科学研究、高新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开发区对外来生产要素的聚集、经营的集约化、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主导改革方向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既能带动经济发展,也能引领体制改革,更能以部分带动整体、以经验制定规划地辐射到周边地区,创造经济发展的捷径[1]。
二、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历史及现状
30多年来,我国经济开发区经历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从一开始的沿海经济开发区逐步向内陆深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向省级、市级经济开发区细化。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史一般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启动创业期(1984~1991)、高速发展时期(1992~1998)和问ID能够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开发区已不像当年刚进入中国时那么有创新性,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开发区的政策与管理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脚步。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开发区存在的问题有:创办开发区的思路和理论指导不够成熟,开发区管理不够完善,开发区产业结构与技术难以跟上时代进步,缺乏全面复合型人才以及开发区法律地位不明确等,其中尤以管理问题与人才问题最为严重。自提出并创建经济开发区以来,我国的开发区数量已由最开始的14个上升到数千之多,从而带来了占用大量耕地、恶性竞争严重、宏观与微观管理不同步等问题,是我国经济开发区健康良性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阻碍[2]。另外经济开发区需要大量人才参与建设,然而我国经济开发区在技术、管理、外语等方面都存在人才匮乏的难题,严重制约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三、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创新方式
(一)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
对经济开发区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的情况,在我国经济开发区数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加强对其的管理意义格外重大。目前我国开发区的管理问题主要在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管理模式不完善两方面。经济开发区作为实验性的、开发行的经济特区,必然在经济政策与管理手段上区別于与其他地区。针对特定经济开发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强化开发区的社会管理、经济调控和资产管理职能。在此基础之上,灵活运用企业型、行政性或者混合型管理模式,强化对开发区的管理效果,使开发区能在高效管理下向着预定方向发展。
(二)创新经济开发区建设思路
在经济开发区数量激增的情况下,不能再盲目地为了建设开发区而建设,应当依照该区域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符合新时代背景的建设思路[3]。例如可以建设特色经济开发区,打造品牌特色、资源特色与功能特色三种经济开发区。品牌特色是整合开发区的强势品牌,强化其品牌特色并进行适当的宣传,以鲜明的品牌魅力投入市场竞争。资源特色则是依靠本地的优势资源,采取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建设优势产业。功能特色指的则是合理整合开发区功能类型,明确其功能分工与功能合作,打造独具功能特色的开发区。
(三)人才培养与开发
人才是推动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其数量与质量通常和经济开发区的长远健康发展直接挂钩。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管理人才是提升经济开发区运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着重引进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是发展经济开发区的第一步。之后更要合理将人才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去,重用人才的能力进行工作或管理,并配以完善的晋升制度留住人才,让人才能完全发挥才能,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30多年来,我国经济开发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也在经济发展、体制创新、引领周边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过程中,我国不断审视经济开发区出现的问题,并对其政策、管理、运作等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开发区起步较晚,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还有许多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状况更是困难重重。对我国经济开发区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对促进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参考文献
[1]韩亚欣,吴非,李华民.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之约束与突破——基于调研结果与现有理论之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5):150-163.
[2]张正梅.中国经济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166-167.
[3]闫飞.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