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成就了我的教育梦想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b6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70年代,乡村的教育很落后,教学条件十分简陋。我们村小仅有两栋瓦面平房,十几间教室,外墙是土窑灰砖砌成,隔墙是土坯砖堆起,内侧用泥抹平,外侧用石灰刷白。教室里的桌凳都是学生从自家带来的,所以长短高低各不相同。
  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也有很轻松的时刻,那时候老师经常带着我们参加农场集体劳动,如栽秧、割禾、拣棉花。劳动的场面很壮观,常常是红旗招展、歌声嘹亮,让人终生难忘;劳动的过程很艰辛,为了增加农田的有机肥,满眼都是牛屎猪粪,栽秧时一不小心,满脸都是污泥浊水。
  回忆是美好的。正是这艰苦的条件,让我学会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正是这集体的劳动,让我学会了精诚团结、协同合作;正是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让我幼小的心灵萌生了献身教育事业的梦想。也正是儿时的这一梦想让我在学习上有了奋斗的目标。初中、高中,我一直都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辛勤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1987年我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
  大学毕业那年教学实习,我被分到安徽省泾县一中教初二。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感触深、感慨多,至今难以忘怀。安徽泾县云岭是皖南事变爆发地,是革命老区,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还很落后。但泾县一中的学风很浓厚,学生也很纯朴,尊师重教在当地蔚然成风。泾水河畔,云岭之巅,有我与学生漫步的足迹,一路上我们谈学习、讲理想,其乐融融。泾县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泾县的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实习的半年时间里,我利用休息日带着学生走访了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黄田古民居群、王稼祥故居等地。这为我日后的政治教学夯实了丰厚的人文基础。
  记得初上讲台时,为了讲好一堂课,我总是精心地准备。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我阅读了大量参考书籍,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加工制作写进教案,力求教学内容详尽,讲解合理,融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为一体。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时,我既紧张又激动,但看到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忘记了害怕。我终于绘声绘色地演绎了我人生道路上第一堂政治课教学。这堂课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1991年7月,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江西省德安县一中,担任高中政治课教学。为了早已铭刻在心的梦想,我走上了讲台。为了上好一堂课,我常常牺牲休息时间查资料、找论据充实教案。因此,每次走上讲台,我都有一种冲动,讲课时旁征博引,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然而,第一次考试学生的成绩却很不理想。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气馁。痛定思痛,我告诫自己不能轻易言败。接下来,一有时间我就向老教师虚心讨教,谈教学、聊教法,交谈中我渐渐明白,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不是演讲,教学也不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仅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还要启迪学生的智慧。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了解,我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我的政治课教学,开诚布公地提出看法、建议和意见,两个星期一次。学生很真诚、有创意,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94届学生曹某说道:“老师,你的政治课讲得很特别,我很喜欢。如果你的普通话讲得再好点,相信会更受大家的欢迎。”正是因为学生这句话,一直让我在努力学说普通话。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像一面镜子,期待着我成长,鞭策着我进步,成为我教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
  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是要以渊博的专业学识教书,以高超的教学艺术育人。作为一名教育者,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用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学生,固然是教学目标,而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水平的提高,则永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竭的动力。
  一直以来,我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精读教材,精备教案,苦练内功。从教多年的积累,就教材而言,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但教学对象和教育环境在变化、在发展,梳理原有的教案也常有新的认识和感悟。所以我决不拿陈旧的东西应付学生,而是积极关注教学改革的动向,时时注重自己业务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上勤钻研、勇创新,不断充实自我。
  1997年江西省开始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具有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实践性等特点,教学实验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增强与学习政治理论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矛盾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保证政治课教学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
  2000年开始,我在教学之余,总乐于跑到电子备课室练打字、学做动画,虚心请教信息技术课老师,尝试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暑期还自费到九江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进行教学理念的一次“洗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断的努力,使我逐步成为德安一中、九江市政治学科优秀教师,2000年获江西省课改先进个人,2007年荣获江西省第五届特级教师光荣称号。
  我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从田埂走上了讲台,从乡村走到了城市。这一切要感谢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让我有幸考上了大学,是改革开放使我从事教育事业。我从教20年,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20年。20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就了我的事业,实现了我的梦想。◆(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一中)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刚带六(4)班时,我就知道刘胜鑫(化名)——一位因从不做家庭作业而闻名的学生。 一周下来,果然名不虚传,老师布置的作业只字未动,我打算找他谈谈。可我转念一想,他什么样的老师没见过,对屡教不改的他有用吗?我没有去找他,但我在思索…… 一天,听到他与同学在闲聊:“做老师真好,自己不要做作业还可以给别人布置作业……”于是,我与他达成了一份君子协定:刘胜鑫每天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每天认真完成他布置
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刚踏进校门,便被一位农家打扮的跛脚妇女拦住了。她说自己是刚转学到我班就读学生苹的母亲,有件事想请我帮忙,但还没等我开口,她就哭了起来。我赶紧把她扶到了办公室。她说她是个苦命的人,结婚不久便从工地脚手架上摔下来落下了个终身残疾。为了保全性命,医生让她放弃生育,忠厚的丈夫也没嫌弃她。  12年前一个冬天的早晨,她和丈夫在河边捡到一个弃婴。抱回家时婴儿脸色发紫,气息微弱,她就是
翻开一周的常规作业——周记,漫不经心地浏览起来。突然,几行不同寻常的文字灼伤了我的眼:“徐老师,我觉得你不配做我们的老师,我们同学之间闹意见的时候,你在哪儿?我们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你在哪儿?我们体育课上受伤了,你又在哪儿?”一句句追根究底的话把我的心深深地刺痛。从教近20年,我经常被学生的赞美声所包围,而像这样严厉的责问,还是第一次听到,除了震撼,更多的是心痛!  写这周记的孩子和她所在的这个班
1978年8月30日,我永远铭记的日子。那天,我刚从田里回来,大队党支部书记戴着草帽在我家门口对我说:“明天你到小学教书去。好好教书,全大队就算你文化最高啊!”第二天,我来到小学,从校长那里领到一盒粉笔,一本五年级语文课本和几张大白纸。校长告诉我:“把白纸裁好装订成一本备课本。”从此,我在白纸上备课,一张张白纸谱写传递知识的音符,一张张白纸撰写成每节课的历史。  1980年,我被调到中学任教,中学
目的 综合分析温室大棚农药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并筛选关于温室大棚农药暴露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60年,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社会主义新中国成长的60年,却深刻而迅速地改变了中国、发展了中国、强大了中国.“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