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DNA单倍型多态性的草果栽培地理起源证据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索草果(Amomum tsaoko)的栽培地理起源,该文检测了草果、拟草果(A.paratsaoko)的cpDNA序列变化,并获取了单倍型多态性信息.结果表明:(1)20个草果居群272个植株、5个拟草果居群62个植株共检测到7种单倍型.其中,草果有3种单倍型(H1、H3、H6),拟草果有6种单倍型(H1、H2、H3、H4、H5、H7).H1和H3为共享单倍型,H6为草果私有单倍型,H2、H4、H5、H7为拟草果私有单倍型.H1为普通单倍型,H2为祖先单倍型.(2)草果居群遗传多样性远小于拟草果居群,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拟草果居群主要来源于居群间.麻栗坡铁厂(TC)、屏边玉屏(YP)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高于其他18个草果居群.(3)进一步分析表明,包含屏边、马关、西畴、麻栗坡的云南东南部前端地域和邻接的广西那坡可能共同构成草果栽培驯化起源中心,以麻栗坡为核心区域,向周边的西畴、马关、屏边、那坡扩张.因此,结果显示应对TC、YP、那坡下华(XH)居群加以保护.该研究结果为草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遗传学信息.
其他文献
通过酶诱导生成碳酸钙沉淀来改良土壤的技术被称为EICP,由于其应用广泛,在过去十多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EICP的机理出发,总结植物脲酶和细菌脲酶的提取方法,探究脲酶、钙源、尿素、脱脂奶粉、温度和pH等因素对EICP胶结效果的影响,归纳检测EICP加固试样的强度、碳酸钙含量、微观结构和成分的方法,并对EICP在岩土工程的应用进行总结与评述.目的是展示目前国内外关于EICP的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及需要克服的问题.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作用是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钙源作为MICP反应中重要的反应物,对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钙源——氯化钙(CaCl2),具有成本高,环境污染性大的缺点.为此,文章提出利用石灰石粉提取钙源,通过在石灰石粉中加入乙酸溶液,释放钙离子用于微生物固化土体.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观测、碳酸钙含量测定等分析,验证利用石灰石粉提取的钙源用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作用固化土体的可行性,同时与醋酸钙和氯化钙固化砂柱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垃圾填埋场服役期间会因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释放大量甲烷,即使有气体收集装置,仍有甲烷逃逸到大气中.甲烷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气体之一.甲烷氧化菌是以甲烷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具有其优良的甲烷氧化效能.在中小型填埋场、老旧填埋场及开启集气装置已不再经济的大型填埋场,可在填埋场覆层中掺入甲烷氧化菌,对甲烷进行生物氧化,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释放量,从而减少温室效应,达到环保的目的.文章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甲烷氧化菌及其甲烷氧化效能的相关研究,对甲烷氧化菌的分类及其甲烷氧化机理,影响甲烷氧化菌氧化效能的因素以及甲烷氧
诱导碳酸钙沉积的土体固化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新兴起的新型环保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产脲酶菌的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即MICP技术)或基于脲酶的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即EICP技术),将松散的土体颗粒胶结成为整体,达到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目的.与MICP技术相比,EICP技术不存在生物安全风险,无需考虑是否有氧,且可适用于更小粒径土体的处理,因此具备广
磷转运蛋白1(phosphate transporter protein 1,PHT1)家族在植物对磷的吸收及再利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对菠萝PHT1基因(AcoPHT1)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基因结构、编码蛋白保守功能域和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共鉴定到9个AcoPHT1基因,位于基因组7个连锁群上,所有基因均含有1~3个内含子,内含子相位类型多样.(2)除AcoPHT1.8外,AcoPHT1蛋白均为碱性蛋白,所有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且含有10~13个跨膜功能域,均具有保守的PHT1蛋
大豆脲酶促沉碳酸钙(SUICP)是一种新型土体改良技术,碳酸钙充填土内孔隙、胶结土颗粒,必将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了定量研究SUICP灌浆对砂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开展了内径38.5 cm、高度100 cm的砂柱模型试验,碳酸钙沉积量为砂土质量的3%,基于静力触探试验对地基承载特性改良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砂土地基SUICP灌浆处理前的锥尖阻力平均值为0.564 MPa,处理后平均值为0.783 MPa,增加38.9%;侧壁摩阻力处理前平均值为19.08 kPa,处理后平均值为26.92 kPa,增加49.8
赵元龙研究团队以贵州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为依据,结合其下变马冲组及其上“清虚洞组”于2010年起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寒武系第4阶地层、层序地层、碳硫同位素等学科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建立了3个三叶虫带及1个三叶虫层位、2个疑源类组合带,初步确定首现于杷榔组底部的Oryctocerella duyunensis为第4阶首现三叶虫.疑源类、碳硫同位素等变化曲线与此基本一致.并与北格林兰Henson Gletscher地层进行了对比,将视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为潜在的寒武系第4阶国际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将
三倍体丹参是以二倍体丹参为父本、人工染色体加倍的四倍体白花丹参为母本杂交选育的杂交种.为深入了解三倍体丹参花粉的特性,以及为三倍体种质利用提供孢粉学依据,该文以二倍体丹参为对照,研究了三倍体丹参杂交种花粉的形态变异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二倍体和三倍体丹参的花粉萌发沟、外壁纹饰、花粉粒形状等特征进行了显微和超微形态观察,综合进行了花粉形态差异比较,并对花粉大小和形状数据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和正态检验.结果表明:(1)二倍体丹参为6沟花粉,三倍体花粉萌发沟有6沟和8沟两种类型,沟内疣状颗粒分布不匀,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eorbate peroxidase,APX)是植物活性氧代谢中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尤其是叶绿体中清除H2 O2的关键酶,也是维生素C代谢的主要酶类.该文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毛竹的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鉴定毛竹中的APX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编码的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启动子元件、系统进化及共线性关系、重复串联基因、GO注释及表达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共鉴定出21种编码APX的基因.结果表明:(1)PeAPX基因家族成员多为不稳定疏水蛋白,基因结构、基序及结构域相对较为保守,大多数
近年来的分子系统学把狭义萝藦科和狭义夹竹桃科合并为广义夹竹桃科,包括5个亚科和25个族,但亚科和族间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亟待多学科证据澄清.本文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马利筋亚科南山藤属中的中国特有植物苦绳(Dregea sinensis var.sinensis)的孢子发生和配子体发育,结合已有资料比较了5个亚科的胚胎学特征.结果表明:(1)苦绳的花药由一对侧生并列药室组成,各有一个花粉团.(2)花药壁有6层,由外至内分别为表皮、2层药室内壁、中层和2层绒毡层,花药壁发育模式属于多层型.(3)绒毡层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