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挣钱提升幸福是幻觉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tu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媒体记者与中国“粉丝”苦苦等候了两个小时之后,一头银发的马丁·塞利格曼终于出现在他的新书《持续的幸福》发布会现场。发布会当天,这本书就被读者抢购一空,可见塞利格曼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塞利格曼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他不只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而是更专注于研究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幸福是教育的本质
  “我要发起一场世界教育的革命。除了工作技能,年轻人还应该学习幸福的技能——如何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意义、更好的关系和更积极的成就。”塞利格曼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时,一再强调积极心理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父母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简言之,就是幸福;而学校最希望孩子学会的,则往往是考试、工作、成就等,简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这两者其实互不相干。”塞利格曼提出,应该在学校教“幸福”这一课程,“传统教育的目标是学习,而更高的幸福感能提升学习能力。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拥有幸福。”
  2008年1月,塞利格曼飞往澳大利亚,为澳大利亚最古老的贵族学校——吉朗学院的100名老师进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培训。“第一天,校长史蒂芬·米克毫无表情、冷冰冰地致了欢迎词,毫不掩饰他对积极心理学的怀疑;第二天,他就被培训内容打动了;到了第九天,他以一个英国人难得的热情拥抱了我的部下,还说,这是学校历史上的第四大事件,而之前的3件,都是关乎学校发展的大事。”
  “过去近一个世纪,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心理方面的问题,忧郁、焦虑、痛苦等等,但并不能帮助人真正实现幸福。而我发现,积极的心理不仅有助于认识快乐,还能激发人的力量。积极心理学有3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身体更健康,工作更出色,心灵更平和;三是鉴别和培养天才。”在塞利格曼看来,心理学提供的并不只是对失败者的救助功能,还可以帮助你挖掘出你的正能量。
  中了心理学的暗箭
  “积极心理学教育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从前的我脾气不好,经常朝孩子发脾气,但现在,我的性格变得更积极向上,与孩子的关系也更好。”塞利格曼坦率地告诉记者。
  塞利格曼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儿时的他贪玩好动。13岁时,他偶然读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塞利格曼一直认为,他跟积极心理学有某种宿命的渊源。“1961年,我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我被心理学吸引,它像一支暗箭射中了我,那种感觉太微妙了。”
  后来,塞利格曼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实验心理学硕士、博士。“我读博士时研究的是小白鼠,我发现,不可预测的电击比可预测的电击更让它们害怕,因为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安全,不可预知的灾难让小白鼠始终处于悲观的状态,失去了生存的快乐。”由此,他认识到:人或动物因为不可控事件而不断遭受挫败,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进而绝望抑郁,这种无助感也成为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就是轰动了心理学界的“习得性无助”理论。
  1967年,塞利格曼辞去了他在康奈尔大学的副教授职位,回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系。一天,他偶遇精神病学教授阿伦·贝克。“马丁,如果你还继续做与动物打交道的实验心理学家,你就是在浪费生命。”贝克盯着塞利格曼说。“我一下震惊了,几乎被口中的食物噎住。我意识到他是对的。于是,我成了一名应用心理学家,明确地以问题为目标。”
  在经年累月的学习和研究之后,塞利格曼发现,“乐观”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他的研究方向从此由悲观转向了乐观,由消极转向了积极。
  1998年,56岁的塞利格曼以历史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我作为主席的第一项提议是以实证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结果它胎死腹中。那时我才发现,因为我的研究方法与别人不同,其他应用心理学的专家与我的那些纯粹的科学家同事们都认为我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事实上,正是这次碰壁,让我反思了心理学的本质问题,我坚信心理学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亡羊补牢,积极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塞利格曼说,“它的使命就是,将最新的研究和现实应用结合起来,让人们更加快乐地生活。”
  幸福是可以测量的
  当今社会,很多人认为,成功是幸福的基础,而成功又包括很多内容:赚更多的钱、受更好的教育、保持健康等等。但这些词,并没有出现在塞利格曼的幸福词典里,取而代之的是:婚姻、朋友……
  环球人物杂志:从您的经典著作《真实的幸福》到新书《持续的幸福》,积极心理学总是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在您看来,幸福和不幸福的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塞利格曼:大约9年之前,我开始探索非常幸福的人和其他人之间有什么不同。结果却发现,这些幸福的人并不是有钱人,大多相貌平平,身材也很一般,也没碰到过什么特别的好运,他们和别人不同的一点,是他们特别合群。他们较少时间独处,大都处在一段恋情中,每个人都有很多朋友,因此他们感觉生活积极而快乐、充实而幸福。但是,注意了,这只是相关数据,不是因果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但现在更多人会把幸福和钱联系起来。
  塞利格曼:其实,越看重钱的人对他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就对他的生活越不满意,越缺少幸福感。
  我的团队对40多个国家进行了生活满意度或者说是幸福感的调查,我们发现:对贫穷国家而言,幸福感是和财富一起增长的,也就是说,人民越富裕,他们就越幸福。而一旦国民收入超过年人均8000美元(约合49875元人民币),这个相关性就开始消失,财富的增长,哪怕是大幅增长,也不再能带来更多幸福感。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一个国家变富时,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比例也随着飙升。
  环球人物杂志:通过您的研究,您认为什么才能算幸福?
  塞利格曼:在我看来,幸福应该包含3个不同的概念,第一是愉快的生活,第二是充实的生活,第三是有意义的生活。
  想要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我们称它为PERMA: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有意义、有目的的事(meaning and purpose)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这几年也会发布“幸福指数”,但很多人都对此有疑问:幸福是可以测量的吗?
  塞利格曼:幸福是可以测量的,就像测量国民生产总值GDP一样,一个国家的幸福程度可以用“苏·于佩尔剑桥幸福量表”测量。这是剑桥大学幸福感研究所所长弗里西亚—于佩尔和他的学生苏德中的研究所得。就是测量人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人生意义、人际关系、有多少积极情绪以及做出了多少成就。从2002年开始,欧洲20多个国家每两年都会进行一次幸福感社会调查。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看中国人的幸福指数?
  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有个最终目的:到2051年,51%的世界人口达到幸福的定义。中国现在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4,显然,除非中国能达到51%,不然全世界51%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在过去20年里创造了经济奇迹,从一个穷国变成一个几乎是富裕的国家,这是一个奇迹。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无论在个人还是社会的层面上,都有着更高的优先权,挣钱比提升幸福更重要,这是构建幸福的一大障碍。有人认为,钱是提升个人和国家PERMA的最好途径,这种看法多半是陷阱和幻觉。一旦达到一定的生活水准,财富对于幸福的提升作用就会大幅减少。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是否愿意致力于提高国民的幸福感。我建议,政府——不仅是中国政府,而是所有政府——的作用,不仅是发展经济,还应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其他文献
在 2月15日进行的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比赛中,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重新演绎经典曲目《图兰朵》。两人在比赛中出现了小失误,最终以235.47分为中国代表团添上一枚银牌。他们与冠军的差距仅有0.43分。赛后,韩聪说:“挺遗憾的,就差了一点点。”隋文静说:“赛场形势变化莫测,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把自己最大的能力拿出来,拼到最后一刻。”比赛开始后,他们的动作稍有些硬,分别出现失误,不过两人迅速调整
“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间,以前属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亚非拉地区纷纷独立,用萨特的话说就是西方世界外部的“土著”都变成了“人”,他们的设计问题也开始受到西方设计界的关注。比如,在建筑领域,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路易斯·康等人都曾受委托为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设计过重要的公共项目。工业设计领域则有些不同。上世纪五十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际合作署选择了五家设计机构,通过举办展览促进当地的手工艺品在美国
苏迪曼杯决赛上,石宇奇一记重杀,球在靠近底线的位置落地,界内。中国羽毛球队在男双、女单和男单比赛中连下三城,战胜日本队,第 11次捧起冠军奖杯。两年前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流下的泪水,如今化成了年轻队员脸上的笑容,两年前丢掉苏迪曼杯的遗憾不再继续,可以扬眉吐气了。这支在里约奥运会后历经波折的队伍,终于在主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带着苏迪曼杯的荣耀,他们冲向东京。大胆变阵 各个击破球员们跑向南宁体育馆
中国历史上向有五大古都之称,即长安、洛阳、汴京、燕京、金陵。吾师王恢先生所著《中国历史地理》上册,即以秦汉长城、唐宋元明运河及历代之五大古都作为表述之重点,至下册方为历代州域建置之沿革。于五大古都篇中,对于吾国历史上的南迁与西播、长安之大陆形势、燕京之海洋形势,尤三致意焉。  清初遗民顾炎武,晚年居于关中,顾氏为江苏昆山人,其所以居西北,审度天下形势以待变可以有为也。可见顾炎武对于关中形势与天下的
《读书》一九九○年第七期《林旭与》一文中评析了作者《狱中示复生》一诗,认为“千里草系董福祥,本初隐喻袁世凯”,并认为后二句是悔吝不慎看错了人,没去求助甘军首领董福祥而轻信了袁世凯,导致开门揖盗,发生了戊戌政变,辜负了皇恩。恐不确。  原诗“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这前二句是讲青蒲饮泣与慷慨赴死同样的无补于国,难报皇恩。后二句“千里草”与“本初健者”二典均出
秋风静悄悄  飘过云霄   绕过街角穿过天桥  洒下斑斓的色调   枫树在燃烧   我嗅到  梧桐落叶成熟的味道   犹记得十七岁的年少   奔跑时的微笑    香气四溢的梅花糕   私藏在抽屉里的邮票  青春的笔迹多么潦草  时间多曼妙   现在却在苍老   转过陌生的街角  看到熟悉的路标   记忆里青苹果的味道  我努力寻找   人群很喧嚣  我抬头看到  一路向北的飞鸟   它独自在飘  
我回到极北镇正赶上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在城市里的工作搞砸了,只能回到这里来谋生。  在极北镇,大部分人都长得人高马大,腰围很粗。寒冷的地方,无论人、动物还是菜,都会长得更大一些。我手脚很长,却是一个瘦子,而且个子不高。在很早以前,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这种身材没少让我受欺负。但等我略微长大一些了,我的瘦削就能派上用场。在极北镇,有一项工作只有我这样的人能做,那就是极光放映师。 
现如今,孩子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发育,也关系到孩子的特长爱好、评选三好、考试升学等成长中的要事。与此相伴的是,带着孩子来我们工作室看病治伤的家长日见增多,他们在这方面的疑惑和误区随之暴露出来。在此,我就说说这样两例少儿病案。她,跑步为何拖后腿?第一例个案的主角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主要问题是跑步不达标。尽管她的家长原先从事过体育运动,对此却没有办法。他们请
“条”是川西羌族方言中指随便谈谈的话,真假不必当真。对于“神话”,当地人常说那是“条”,而“历史”,他们认为是过去真正发生过的事,如果有人怀疑,他们会认真地争辩说:“那不是条呦!”至于“经验”,他们则更清楚地说明,那是亲身的经历。但事实上,根据王明珂教授对羌族社会的文献调研和田野考察,“神话”、“历史”和“经验”在羌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里,虽各有特色,却并非截然区分,它们交错出现并相互影响,从而
由于病毒的关系,最近很多人都在量体温,不知常在量体温的你,是否有发现你的体温其实都处于37°C以下?  人体的体温在处于36.5°C~37°C的时候,体内的免疫反应、酵素、细胞活性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一旦体温超出这个范围,身体就会开始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体温太高,会发烧,长期太低则会造成手脚冰冷、循环不良等状况。当体温下降1°C,免疫力就会下降30%,当体温升高1°C时,免疫力却可提高5~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