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间管理栽培技术推广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水稻田间管理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展开论述,旨在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稻;田间管理;栽培技术;推广
  1  水稻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1.1  选择优良品种
  农户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水利、土壤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挑选水稻品种,要选择经审定,在当地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避免选择未经审定、试种、引种的新品种,防止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优良水稻品种具有植株高度适中,抗倒伏,抗病性较强,米质优等特征特性,往往能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1.2  合理种子处理
  1.2.1 晒种去杂去劣。种子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d,并进行风选,通过去杂去劣,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
  1.2.2 选准药种浸种或拌种。如对恶苗病,可选用氰烯菌酯、咯菌腈、甲·嘧·甲霜灵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对灰飞虱、稻蓟马发生较重地区,可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生区,可用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浸种或噻唑锌拌种;对稻瘟病重发地区及其感病品种,添加咪鲜胺等药剂浸种。药剂浸种时不可盲目加大或降低药剂浓度,浸种药液要淹没稻种,时间要保证在48~60h,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袋装化浸种时稻种装满2/3袋,并时常翻动种子,提高浸种效果。
  1.2.3 催芽育秧。塑盘集中育秧要适当降低育秧期间温度,创造不利于恶苗病菌侵染的温度条件;旱育秧田催芽时禁用稻草垫底或覆盖,以防稻草带菌再侵染;避免高温催芽和催长芽。
  1.3  培育移栽幼苗
  1.3.1 苗床搭设。苗床的搭设应当满足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管理便捷等条件,以为后续的壮苗、去弱留强等工作做好准备。
  1.3.2 苗床设计。苗床的个数应当根据实际播种量与目标产量科学设计。
  1.3.3 苗床培育。苗床底部要培育好底肥,为种子的发育与出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底肥要和土壤充分搅拌,土壤酸碱性维持在5.5左右,当酸性过高,会引发水稻立枯病,酸性过低会降低出苗效果。
  1.4  秧田管理
  在播种盖膜第2~3d,要及时检查墒面湿度,第5~6d揭开两头薄膜进行放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到秧苗二叶一心时揭膜,揭膜后及时灌水护苗,一周内,施尿素4~5kg/667m2进行追肥壮苗(如是机插秧看秧苗长势合理施肥),及时防治苗瘟。
  1.5  大田管理
  1.5.1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一般栽插最宜时间是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机插秧秧龄15~20d,手插秧秧龄28~30d最适宜,机插秧栽插2万穴/667m2,手插秧栽插1.8万穴/667m2。
  1.5.2 田间水分管理。插后的秧苗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建立水层,以浅灌为主,水温不宜过低,减轻低水温对水稻分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苗开始返青时,要保持浅水层,深度控制在3~5cm左右,利于水温、地温的提升,能有效促进秧苗的根系发育,出根快,早分蘖。栽后30~35d,田间分蘖达到所设计的有效穗时,要及时撤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时间5~7d后及时灌水。对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以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为度;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即可。
  1.5.3 田间肥效管理。水稻返青后会进入快速生长期,由于根系的不断发育以及分蘖数的增加,对于养分的需求呈不断增加趋势,所以要及时施尿素8~10kg/667m2作分蘖肥。水稻抽穗杨花时,看禾苗长势施促花保花肥。严格遵行前促、中控、后补、氮磷钾配合的施肥原则。
  1.6  病虫害防治
  1.6.1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虫品种,采用合理的配套栽培措施(如稻蛙、稻鸭、稻虾等)。
  1.6.2 物理防治。使用物理杀虫灯。
  1.6.3 化学防治。防治方法采取机动联防: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螟虫、飞虱等。根据不同时期病虫害测报对症选择药剂喷雾防治,主要药剂有:三环唑、吡虫啉、井岗霉素、杀虫双水剂等。
  2  如何有效推广水稻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2.1  健全推广机制
  农业部门要按照国家惠农政策,扩大农业技术宣传面;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技术宣传推广效率纳入到部门绩效考核中,明确推广人员的职责,激发推广动力,营造良好的技术推广环境,不断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2  开展技术培训
  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大力培育农技推广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对地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开展技术指导。同时,推广小组要综合运用多媒体平台,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宣傳推广农业技术,激发农民的兴趣,提高推广效率。
  3  结论
  科学运用田间管理与栽培技术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农业部门要重视技术推广工作,把握好推广各个环节,掌握技术运用要点,让种植户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种植效率,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水稻优质高产田间管理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601(8):35.
其他文献
软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可以为绿色农业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文献梳理,基于定性研究构建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测算,得出包含社会人文环境、地区居住环境、市场
摘要:果树修剪工作直接关系到后期水果的结实量及水果质量,因此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鉴于此,本文对果树修剪进行了简要分析,首先分析了果树修剪的重要性及修剪原则,然后对果树修剪方法进行简单介绍,最后提出目前果树修剪中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一些解决措施。希望通过研究掌握果树修剪的方法,提升果树修剪效果。  关键词:果树;修剪方法;问题;解决措施  果树修剪是依靠人工按照果树的生长需要来对果
"诗无达诂"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鉴赏方式之一,其中的"达"意思是明白通畅,"诂"的意思则为运用现代语言解读古文涵意,"达诂"二字合起来就是通达明了之意。诗无达诂则可以这样理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行式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方法。首先,由关联分析法确定负荷主要影响因素。然后,确定反向传播神经网络1的输入量为
摘要:玉米在我国种植普遍,范围广,是粮食增产的主力军,全国31个省份都有玉米种植,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经过不同的时期,每一个时期都需要精心管理,才能达到高产。  关键词:玉米;种植;种子;管理  玉米,为禾木科亚种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俗称棒子、苞米、蜀黍、苞谷等。我县普遍种植的是春玉米,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一年一熟,生育期长,产量较高。其种植技术如下:  1 玉米高产的土壤条件  玉米根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安全问题始终占据首位,城市埋地管线的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重点探讨城市埋地管线第三方破坏因素对埋地管线的影响,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
摘要:龙眼是一种热带水果,也被称为桂圆,近年来,由于我国贸易的发展以及交通的进步,热带水果开始进入北方地区,表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基于此,本文将以储良龙眼为例,介绍其丰产优质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储良龙眼;栽培技术;措施  0 引言  在龙眼的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以实际为基础,做好果园的建设工作,并在龙眼果树的不同生长期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确保龙眼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升种植人
某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设置17条线路,斜跨广深港高铁、厦深铁路和厦深铁路联络线隧道,现场条件非常复杂。结合停车场建筑总体要求,采用主梁为钢桁梁形式桥型跨越既有铁路隧道,
为解决传统谐波责任划分过程中对同一供电母线上用电协议容量相对较大的电力用户有失公平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容量加权的谐波责任划分方法。首先,构建了多谐波源等效模型,分
目的探讨潜在器官捐献者家属捐献意愿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危重患者家属404名,根据其是否有意向进行器官捐献及是否最终捐赠分为有意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