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地下洞穴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不满的“无底洞” 


  在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有一个靠着大海的洞穴。每当涨潮时,海水就会排山倒海地涌入洞口,形成激流顺洞壁咆哮而下。据测算,涨潮时每天流入此洞的海水多达3万多吨,但人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这些海水最后流向了何处。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理学会专门派出一个考察队,希望揭开“无底洞”的秘密。考察队员先把一种深色染料投入洞口附近的海水里,让变色的海水流入洞穴,接着他们去观察附近的海面和岛上的各条河流及湖泊,看海水流向了哪里,结果发现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染色的海水。
  考察队员们以为有颜色的海水被稀释得难以分辨。于是几年后,他们又研制出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颗粒。这种颗粒比海水稍微轻一些,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也不会被海水溶解。
  他们把13000千克的这种颗粒倒进了“无底洞”,只要找到哪怕一粒塑料颗粒在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从而揭开“无底洞”的秘密。但遗憾的是,考察队员们发动了好多人,在附近的水域寻找了一年多,竟连一粒颗粒都没有找到。

  神奇的音乐洞穴 


  在秘鲁普诺省的里利斯塔村,有一个能自己弹唱的洞穴。它能发出不同乐器的声响,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声音。清晨时分,洞穴中会传出阵阵悦耳动听的风琴声;到了中午,又会传出热闹的锣鼓声;而在傍晚,则变成了悠扬的笛声……
  在距此万里之外的苏格兰斯塔法岛上,也有一个同样神奇的洞穴。它会发出类似竖琴的曼妙声音,听起来就像是美人鱼一面拨弄竖琴,一面婉转凄然地歌唱,被古代苏格兰人称为“洞穴的旋律”。传说许多渔民出海之后没有回来的原因,就是被这声音吸走了魂魄。而在洞口附近还有一把著名的“芬戈尔椅”,据说任何人坐在这把椅子上许三个愿望,将来都能如愿以偿。
  虽然两个洞穴都会演奏音乐,但原理却是完全不同的。秘鲁音乐洞可以奏出天籁之音,是因为洞穴中蕴藏着一个大磁矿。巨大的磁场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而磁场剧烈改变产生的震动就形成了这奇妙多变的音乐。



  而苏格兰“音乐洞”则是因为入口是一个巨型拱道,洞穴本身形似漏斗,长60米,洞高从入口处的13米缩小至最深处的6米,加之洞内有许多风化侵蚀而成的六边形石柱,使得整个洞穴成为一个天然的硕大管风琴,气流进入洞穴后被挤压,形成快速环绕石柱运动的气流,最终奏出了竖琴般的天籁之音。

  治疗疾病的医院洞穴 


  在印度尼西亚西比洛岛上,有一个能健身治病的洞穴。患有神经衰弱或关节炎的病人,只需在洞穴中居住十天半月,病症便不治而愈。于是当地居民在洞穴中设置了几十张床位,把洞穴变成了一家天然医院。诊所开办以来,已使万余名国内外慕名而来的患者恢复了健康。
  早在19世纪中期,波兰的一位卫生官员就发现,在地下盐矿工作的人不会得肺结核等呼吸性疾病。于是,他提出利用天然的山洞、地下矿井等地下小气候来治疗呼吸性疾病,“洞穴疗法”便从此诞生。
  現代科学对“洞穴疗法”的解释出现得很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北部地区的人们经常到当地一个防空洞中躲避空袭。时间久了,人们发现防空洞对患哮喘病、皮肤病、关节病的人有奇特的疗效——在里面待的时间越长,他们的身体就恢复得越好。这引起了德国医学界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洞穴内的温度、湿度和负离子含量构成了独特的局部环境。纯度高、湿度大的洞穴空气在岩石间往返循环,含有的灰尘和病菌很少,甚至比海边或高山上的空气更加纯净。这种环境能够防止过敏和发炎,也能有效地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和假性哮喘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和多痰等症状,非常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神秘的蓝洞 


  在某些静谧的近海洋面上,会突然出现一汪深蓝色的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从莫名的深处望过来,深邃、神秘、诡异,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蓝洞”。
  全世界海洋中分布有许多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蓝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中美洲洪都拉斯伯利兹城外的“大蓝洞”。其形状为几乎完美的圆形,直径305米,深达130余米。冰川时代,这里曾是一处洞穴的入口,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后,洞穴被水淹没成为大蓝洞,被人们称为“地球的眼睛”。
  比起洞穴各种奇特的成因和壮美的内部结构,与其相关的神秘传说似乎更加吸引人。意大利的卡布里岛上也有一个蓝洞,许多人去那里探险,结果大多一去不返,侥幸回来的人说洞穴底部没有任何生物,却埋着许多不明生物的遗骸。每当太阳光被海水折射的时候,洞穴就会被一层蓝光笼罩。这种令人窒息的幽秘和不明生物的遗骸,让探险者认为这里不是怪兽出没的地方,就是女巫们修身养气、训练魔力的基地。
  其实,蓝洞的神秘很好解释。它除了洞口与周围海水相连外,几乎与外界隔绝,加之数百米的深度,其内部海水几乎没有水循环,底部严重缺氧,无法支持海洋生命的存在。而在冰河时期,许多远古生物在此繁衍生息,洞内留有它们的化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至于那些不幸遇难的潜水者,他们极有可能是被温差造成的不定期下降流带入深水酿成悲剧的。

  海底的另类风景 


  在泥土或沙土地上挖坑掏洞是我们童年常玩的游戏。大自然好像也有童心,也喜欢在陆地上用风雨或地下水挖坑掏洞。不过,这些陆地上的坑洞司空见惯,已经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了。
  上个世纪末,地质学家先后在海洋中发现了一些神秘的坑洞,让人们眼前一亮。这些坑洞基本都位于大陆架上,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沿海、刚果河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附近的海域。这些坑洞的范围不大,深度大都在三百米左右,是被海洋水流长期渗透冲刷出来的。原来大自然在海里也会挖坑掏洞啊!



  前不久,地质学家又发现了更稀奇的海底坑洞。在远离大陆架的深海处,竟然分布着范围更广、形态奇特的另类坑洞。这些坑洞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西海岸的太平洋海域。在那里的海底,坐落着一条绵长的火山山脉,名为卡内基海脊。地质学家发现,在海底1500~3000米深处的海脊两侧的山坡上,地势出现了明显的起伏。起初,他们认为这是火山口附近的正常地势,但后来经过超声波探测才发现,这个地方布满了奇怪的圆环形坑洞。这些坑洞大得出奇,而且数量惊人,就像遭受过流星雨的袭击一样,落差几百米的范围内竟然分布着几千个大大小小的坑洞,这个区域的整体面积竟然达到了50万平方千米,这引起了地质学家们强烈的好奇心。
  地球上或许还有更神秘的洞穴等着我们去挖掘呢!
其他文献
有块自视清高的抹布。尽管它本身脏兮兮的,像是一张皱巴巴、邋里邋遢的脸,每当它清洁桌子时,都会大言不惭地说,只要它一去,再脏的桌子也准保手到“污”除。  然而,真枪实弹地干起来,它却揩去擦来,怎么也抹不干净,甚至越抹越脏。最后,它捋了把黑漆漆的汗珠子摔在地上说:“这桌子,实在是太脏了!”  桌子反唇相讥:“要想清洁别人,首先清洁自己!”  感悟:当我们在指责别人的过失之前,应先反省自己,检查一下自己
期刊
德育工作一直是中职学校非常关注的领域。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校团委,一直以志愿者活动和校园社团活动作为进行学生德育工作重要抓手,通过与学校专业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校团委书记,我和同学们通过活动的展开共同成长,同学们则以一声“黄妈”的称谓,表达着他们对我的喜爱之情。  平凡中绽放美丽  工作中我紧紧围绕“育人”开展工作,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德育和教学工作为轴心,带了团员青年们在建设
期刊
文学还能做什么?文学还应该做什么?一位朋友告诉我,“诗人”眼下已成为骂人的字眼,如“你全家都是诗人”。这种说法不无夸张,但玩笑中也透出几分冰冷的现实。在太多的文字产品倾销中,诗性的光辉、灵魂的光辉正日渐暗淡,甚至成为票房和点击率的毒药。   坦白地说,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一定会遇上大时代。再坦白地说,大时代也许都是从小时代中滋生而来,两者其实难以分割;或者说后者本就是前者的一部分,前者也本是后者
期刊
三十年前,当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还拿着小板凳赶往生产队打谷场,为了看一部叫“上海滩”的电视连续剧时,何曾想过现在可以拿着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下载看?  二十年前当我们弄堂口阿姨“张家小妹你的电话”的喊声还余音缭绕时,何曾想过今天的我们可以几乎人人拥有一部手机?  当十年前的我们为了买打折促销的商品在店门外彻夜排队时,何曾想过今天我们只要守在电脑前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如愿以偿?  三十年光阴如梭,我们这一代人
期刊
当你用相机记录下生活当中的有趣时刻,却发现照片拍糊了的时候,那种感觉的确非常糟糕。照片模糊的原因非常多,有的时候是因为拍摄对象移动速度过快,也有的时候是因为对焦错误。接下来就教你几个拍摄小技巧,让你告别拍照模糊。  1.对焦优先  照片模糊的一大原因是拍摄是没有对上焦,或者是聚焦对象错误。如今的大多数相机对焦都非常快速和傻瓜,但你在拍摄时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你可以在按下快门之前检查一下焦点是否锁定
期刊
预初的时候我常坐在老秦的“客厅”里,听着水炉里“咕咕”的水声,伴着老秦的唠叨,抱着一本书啃上大半天。  老秦是谁?我只知道他是一个谜一样的老人。  老秦人长得极高,不胖不瘦的体形倒算的上硬朗。一到寒冬腊月总见他穿着那件黑布棉袍,远远看去倒颇有几分老生之相。只是老秦那凌厉的眼神着实有些骇人。老秦劈柴时总爱光着膀子,露出上身强健的腱子肉来。然后作蓄力状,力极之时纵然下挥。腿根粗细的木头同切西瓜般应势而
期刊
1923年前后,清华大学公开征集校歌。最终,清华大学国学部汪鸾翔教授的词作入选,歌中“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問西东”的唱词最为激动人心。此词意在放眼世界,不局限于某一学科,学贯中西,这是清华大学的立校之本。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有勇气走出去拥抱世界呢?   眼中竹叶尖上的晨露、青苔遍布的山林、微波荡漾的湖面、醉意微醺的月夜……仿佛都如一缕微风,轻轻从眉头指尖掠过,钻进滚烫的心房,荡起久久的
期刊
走在小路上,拾起一根枯萎的稻草,将耳朵贴在野花上。我听到花开的声音,那是花浅浅的微笑……   静静地闭上眼睛,风,摇起宿醉的记忆。晨·园   当我还沉浸在梦中,一阵泥土的芳香从鼻尖悠然飘过。温和的阳光似乎懂得人心,只是把人悄然唤醒。   我站在菜园边,接受绿的洗礼,内心的烦躁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记忆中,奶奶的菜园是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绿油油的小葱,开怀大笑的白菜,硕大的萝卜,争高直指的
期刊
许行,楚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农学家、思想家,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大致与孟子同一时代,是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反对不劳而获,并亲率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一带以打草织席为生。   滕文公元年(公元前332年),许行率门徒自楚国抵达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儒家陈良
期刊
说典解故  棋逢对手,比喻遇到實力和水平相当的人。  这一成语出自唐代僧人释尚颜的诗《怀陆龟蒙处士》。晚唐时期,释尚颜非常喜欢下围棋,因下棋结识了诗人陆龟蒙。陆龟蒙是姑苏人,自幼聪明伶俐,曾做过湖、苏二州的从事,因不满官场伎俩而隐居松江莆里,且不受征召。释尚颜非常想念这位棋友,于是作了一首诗,诗中这样写:“事免伤心否,棋逢对手无。”表达对棋友的同情和思念。宋代僧人释普济所撰《五灯会元》也有“棋逢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