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言实践 构建语用课堂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林版《英语》一改原来牛津版《英语》中的“Review and check”为“Project”。Project侧重于“综合”与“语言实践”教学,编排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些开放的语言实践项目,试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调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培养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参加优质课比赛教学实践,与各位老师分享自己对四年级上册Project 1 My school life单元教学的探索、思考与教学建议。
  一、适当增增减减,创造性文本再构
  Project板块的设计涵盖了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力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思考、合作、讨论、交流等环节,来完成相关话题的任务,并在其中掌握知识。每一个Project板块的设立的知识点实际上都是前几个单元里知识点的总结和升华。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板块的要求去设计学习任务,想在一课时之中完成教学难度较大。最终将很难实现Project单元的价值和功能,不利于学生有效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Project单元的教学设计对教师解读教材、整合教材、活化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要读懂项目的要求,更应看清、看透项目背后的内容。
  笔者在处理四下Project 1 My school life单元My timetable这一板块时,考虑到让学生在课堂完成整张英文课程表,一比较费时,二学生也不太可能记住一周所有的课程安排,因此在设计时只让学生填写自己最喜欢的一天的课程表。收集五天的课表就完成了整周的课表,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难度,还达到了实际效果。另外,在处理Make your school map板块时,提前让学生设计好学校地图,课前完成Cut,Stick and Colour三个步骤,课上增添了“Decorate”这一步骤,使之设计的地图更加符合自己的校园环境。
  笔者在实际教学时对Project单元的教材文本进行了增减、创造性利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真实情景,渐进性语言实践
  创设真实情景学情景应是:寓生活于帮助学生明确情景意义,促使其感悟和内化所学的语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的语言情景,使语言教学和语言运用相辅相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Project单元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各种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悟语言、操练语言和拓展语言,从而有效开展综合语言实践活动。
  如本课中所有语言训练围绕“学校”这一话题展开,笔者从Talk about your school入手进入本课的学习。学生本身就在校园中,这是学生最熟悉的语言情景。笔者通过螺旋上升、渐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校园环境:What can you see in your school? Where can you …? What can you do in your classroom/in the playground/ in the music room/ …?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等问题,不断唤起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短频快”地恢复语言表达的感觉,以及愿意与教师用英语交流的兴趣。然后引出本文的主人公Tom。笔者向学生展示了Tom的课程表,三个谜语猜出Tom喜欢的学科,很自然地让学生谈论自己的喜欢的学科与理由。接着笔者问:Oh,you like PE. When do you have PE? 学生回答:I have PE on Monday, Wednesday and Friday. 笔者继续追问So you have PE on Wednesday. Do you like Wednesday?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 从而很顺势地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的课程表。有了真实情景的创设,教师语言的引导及追问,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实现了语言的有机注重语输出,真正体现了用英语做事情的教学目的,介绍校园生活当然是娓娓道来。
  在Project单元创设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场景和营造交流氛围,能有效促使学生全面理解和综合运用旧知,它契合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因此,在进行Project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真实并充满情趣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提供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
  三、提升学习成效,课内与课外融合
  由于《英语》教材中的Project单元不仅涉及到前面至少四个单元的核心语言知识,还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分享和动手实践完成语言项目,使得该单元的教学容量偏大,如何提升课堂学习成效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通过课内和课外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是解决课堂上“时间紧、任务重”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深度分析教材文本,根据学生所有拥有的学习资源状况,自主学习的时间条件与能力水平,合理分配课内学习任务和课外学习任务,从而使学习更具延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本课的前期试教过程中屡次出现拖堂现象,课堂任务均难以彻底完成,尤其是在B板块的学校地图制作环节,学生会用将近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组内的设计、剪裁、粘贴、涂色,从而严重限制了最后汇报的准备与展示时间,以至于汇报效果很不理想。基于此,笔者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法:
  首先,教师将B板块的地图制作这一简单作业移至课前完成,课上只要完成装饰环节,这样一来能节省课堂上一部分宝贵时间,二来能让学生在课前能够熟悉单元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并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接着,在地图装饰环节,学生运用笔者在教学中对自己的评价—贴纸进行装饰。笔者也考虑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获得了贴纸,让学生通过语言I want …得到自己想要的贴纸装饰自己的地图。
  这样的处理使得学生既能在课前具有较为宽裕的时间来设计精美的地图,又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介绍My school life,还能在比较了解西方学生学校生活的基础上,说一说The dream of my school life。为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能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训练提供时间保证。
  最后在布置作业环节,教师将课中的写作任务The dream of my school life转化为课后的改进行为,要求学生以邮件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从而扩大课堂的学习影响力,将课内话题自然延续到课外,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舞台。
  教师要具有大课堂观,敢于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外引入课内,再从课内带出课外,将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搭配和高度融合,在提高日常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使课外更为广阔的课堂成为学生提升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展示个性和塑造性格的平台,从而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四、尊重主体意识,合作性学习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归还学生应有的话语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积极尝试、主动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各种学习资源。Project板块的学习实际上是将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就使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的分组和分配任务,而且还可以积极地进行研究和讨论。Project板块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分配任务,促进其积极主动交流合作,同时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进行积极的监督,促使他们有纪律地约束自己,从而达到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译林版《英语》教材中Project单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在设计该单元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上四种策略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实践,紧密关注及反思学生的语用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语言任务中形成语用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达成Project单元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公示语英译现状的实地调查,与国家标准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了公示语英译的错误类型,提出了一些翻译对策,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公示语英译 翻译失误 翻译对策  一、成都市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  1.成都市英语公示语翻译质量调查:笔者主要对成都市公示语英译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包括了银行,医院,火车站和公交车站,市内景点,购物中心等地。调查结果
Tourism is a booming industry in China. However, some people worry that too many tourism may bring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There has been a discussion recently about China’s pollution crisis. Also to
【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s“Young Goodman Brown”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psychoanalytical novel. Based on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by Sigmund Freud, the protagonist Brown’s journey in the
【Abstract】The character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literary works which have significant research value. Mansfield’s Miss Brill is one of the top works in the field of short story. This excellent art
【摘要】本论文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古巴移民为例,以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文化杂糅理论对于美国的适用性问题。总的来说,古巴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可以说是文化杂糅理论能够适用美国的典型例子。  【关键词】文化杂糅理论 美国古巴裔移民 双重身份  20 世纪80 年代,霍米·巴巴提出文化杂糅理论。这一文化身份理论包涵“模拟”、“协商”、“杂糅”、“文化差异” 和“第三空间”等
【Abstract】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was a utopian feminist during a time when her accomplishments were very rare and exceptional for women. The thesis intends to analyze some feminist ideas from the pe
【Abstract】A person’s idea about future occupation is deeply related with his/her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us the intercultural difference can consequently be revealed in the different choices two cul
【Abstract】There exists a fact that L1 is still used widely to teach L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L1 in L2 teaching fro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explains the reasons why teachers from Ch
《新课标》对于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进行语音渗透也予以了充分肯定。然而,在单词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语音渗透的意识,没有帮助学生建立起音、形联系,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会写不会读单词或会读不会写单词的情形。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朗读作业,甚至用中文标注单词的英文读音,这样死记硬背式地学英语,单词记了忘、忘了再记,既耗时又费事。  一、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语音渗透的几个误区  1.语音渗透意识薄弱,机械教词。语音是英语
苏派课改进驻我校已经一年多,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处处诠释着“先学后教”的教育真谛。它的核心就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法宝就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个人、集体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