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山水黔东南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i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来到黔东南,你会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热情的苗侗人民对村寨来客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如果有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多达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龙
  
  龙是苗族最重要的图腾之一。
  相传苗族的祖先蚩尤头上有角,用以抵人。“逐鹿中原”之后,蚩尤沉入水中变成了牛头牛角蛇身的水牛龙。在欢庆苗族最隆重的祭祖节日牯脏节时,必须要举行“引龙”仪式,仪式中的龙便是水牛龙。还有的苗族传说中,龙与祖先姜央以及其他动物是兄弟,同为枫树和蝴蝶妈妈所生养,与蚩尤入水变龙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
  在祭祖幡旗的蜡染、服饰的刺绣、银冠等银饰的饰纹中,龙的图案或形象都是不可少的。
  苗族的龙,大多数都是蛇身,身躯上布满花纹;长着牛头;大多不长角,或长羊角、鹿角、牛角,其中以牛角为尊。苗族的龙并没有统一的样式。鱼、蛇、鸟甚至蜈蚣都可以来制造龙,因此就有了鸟龙、鱼龙、蜈蚣龙等。很多的龙,只是象征性地画了龙的尾巴,再画上一个或几个人头。
  汉族传统的龙形象多为张牙舞爪、腾云驾雾,咄咄逼人、威风凛凛的架势使人望而生畏,继而退避三舍。之所以有“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叶公胆小是一方面,龙的狰狞是另一方面。相比之下,苗族的龙形象决然不同,神气之外更多的是拙稚自然、可亲可爱,比较接近先秦以前的青铜器、壁画、玉雕和帛画上的龙的形象。
  从中可见,汉族的龙体现出浓厚的威权意识,而苗族的龙则体现了浓郁的平民意识:没有谁可以独占龙,龙并不是盛气凌人的,而是保佑村寨和村民平安吉祥、保佑庄稼丰收的守护神,完全可以去亲近。
  
  牛
  
  苗族对牛的崇拜由来已久。在苗族神话中,牛与始祖姜央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苗族古歌》曾提到蝴蝶妈妈生下始祖姜央和龙、雷公、水牛等动物和诸神。洪荒时期的蚩尤部落非常崇拜牛,《述异记》中记载,蚩尤就是“人身牛蹄,头有角”,可以用利角来作战,就连部落里的大牯牛也是对敌作战的勇士。在苗族许多关于古史的故事传说里,牛在苗族漫长而艰辛的迁徙中还曾担当过重任。
  水牛与龙在苗族看来是可以互变的神话动物,刺绣图案里龙的形象往往长着一对牛角;
  苗族服饰当中不光有牛的形象与纹样,许多的男性人物形象也都是人身牛头,长着雄伟的大角;
  在苗族纷繁的银饰中,大牛角即牛角造型的银角是最华贵的饰物之一;
  许多地区的苗族女子都戴木制牛角形木梳,认为可以起到避邪的作用;
  牛是牯脏节中绝对的主角,将要被献祭的牯牛备受关爱与尊重;
  在许多盛大的苗族节日里都会有斗牛比赛;
  在苗寨,牛角酒是待客的上礼;
  许多芦笙场的中央竖立的花杆上也都饰有牛角。
  这种牛崇拜追根溯源是因为牛对苗族的生存与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洪荒时期的野牛是可以猎取的主要动物之一;到了游牧时代,易驯化、易放养的体格壮硕的牛对苗族人的生存无疑至关重要;到了农耕时代,吃苦耐劳、力大体壮的牯牛对于耕作的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在刚刚迁徙到新的地方,需要在荒山野岭里开辟田地的时候,牛总是被视做六畜之首、财富的象征。直到今天,牛依然是大山里的苗人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因此,苗族人对牛的崇拜之情自古至今,绵延不绝。
  
  责编/邝平
其他文献
2006年3月20日,北京161中学高一年级举行了题为“书声心声人生——经典与心灵碰撞”的读书报告会。  寒假里同学们在家潜心阅读经典书籍,每人都写出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对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做了精彩解读。  这次读书报告会为高一学生创造了一次全面交流的机会,同学们不仅展示了自己对作品的思考,同时也开拓了视野,拓宽了阅读面,并从中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下面选摘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从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出发,对学生有机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关键词】辨证唯物主义 小学 数学教学    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从而有益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把握不慎,同样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扬其长,避其短。唯有此,才能将多媒体教学进行到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堂 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笔者相
[摘要]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正积极向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渗透,正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本文论述了STS教育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的体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途径以及当前STS教育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 STS教育 科学 技术 社会    一、关于STS与STS教育    STS是Science(科
[摘要]英语作业是学生复习语言知识点、巩固和操练句型、培养语感、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弥补教学中的缺陷、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改进批改方法,讲究批改艺术。  [关键词]作业批改 批改方法 批改艺术     英语作业是学生复习语言知识点、巩固和操练句型、培养语感、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弥补教学中的缺陷、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手段。因此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说起抗美援朝,很多人会想起二十世纪六匕十年代那部著名的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网》,故事取材于朝鲜战场上的真实事迹,剧中那位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第二〇三师第六〇六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20多年前,笔者曾对杨育才进行采访,了解到他传奇而平凡的一生。  奉命入朝鲜作战  杨育才是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人,192
习惯一:我是自己的主人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打击,面对打击如何反应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虽然人无法控制遇到的每件事,但却可以控制自己对于这些事的反应,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    先定目标后有行动并不是说要决定未来的所有微末细节,而是要让眼光超越今天,决定你希望自己的生活向哪个方向发展,如果能清楚地构想自己将来想要怎样生活,将意味着能够决定自己的
让我与你共同分享一段小故事,或许在这个阶段,可以很实际地让我们走出目前的困境。  我十九岁时,在休斯顿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顿大学主修电脑。平时纵然忙于学校、工作与睡眠之间,二十四小时几乎完全被占据了,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我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我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合作创作。我认识了一
【摘要】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也促使学生增强了对艺术的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要经过培养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这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既要求受教育者对自然和艺术长期的感性接触、体验,又要求他们有较广博的知识背景,包括对各种艺术语言的了解,对艺术风格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关键词】中学生艺术欣赏力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涉及到学生
(青海省互助县城南学校,青海 互助)    [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必须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中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激剧转化时期,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方法 历史课    历史,作为中学的一门“副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距现实生活很远,历史现象又包罗万象,头绪繁多,年代、人名、地名太多,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