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氨水分离工艺优化与实践

来源 :能源技术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油氨水分离工艺是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分离焦油氨水混合物的过程。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60万t/a焦化项目采用的是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工艺,该工艺焦油灰分、水分控制不稳定,脱水效率低,气体逸散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调研,对130万t/a焦化项目焦油氨水分离工艺进行了优化升级,通过优化升级解决了气体逸散、脱水效率低、氨水含油高的问题,氨水含油由0.8 g/L降低至0.5 g/L,焦油水分由3.9%降低至1.8%,焦油灰分由0.13%降低至0.10%,有效地提高了焦油质量和产量,改善了环境质量。
其他文献
陈人杰因援藏而生藏缘。他的藏缘情怀历经了自然西藏、历史西藏、文化西藏和生活西藏的递进式的探索。诗集《西藏书》是其藏缘生成的最初阶段的表达,长诗《与妻书》和《山海间》是其藏缘情怀飞升状态的体现。陈人杰的西藏书写表现出高天厚土的文化品格,具有家国一体的社会担当意识,极大地提升了当代西藏书写的文学境界。
公文系统是元代重要的行政手段,其中的旨书类公文不少保留在藏地,是研究西藏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出人意表的是,14世纪的藏地出现了一类文学性很强的仿旨书体作品。文章以巴热瓦·坚赞贝桑布(1310-1391)创作的一篇借用了元代旨书体的禅修作品为例,分析巴热瓦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旨书体例和农事比喻,解释义理方面的抽象问题。认为巴热瓦利用了以圣旨为核心的公文类文本的权威特性,这一创作手法,反映了元代公文在藏地的普及性和认可度,补充了公文原档所难以提供的接受史。此类公文体作品是研究中央王朝与地方关系的新材料。
介绍了一零六煤矿的含煤性、煤层分布特征及可采煤层特征,分析研究了煤矿地层特征、煤层特征、煤层稳定性、煤层间距、标识层、岩性变化规律、测井曲线特征,对编号煤层进行了一一对比,增加了煤层判别的准确性。
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在长期的传承历程中,不断融入各个时代的不同艺术元素和不同人文内涵而不断发展,被认为是反映藏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民风、民俗、伦理、道德等的百科全书。现今,《格萨尔王传》史诗依然能够传承并活跃在广阔的乡村乃至城市当中,艺人的作用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文章以两位不同身份的艺人为个案,分析了《格萨尔王传》在现代城市中的不同形式的传播和传承。
藏族当代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认知诗学为理论工具,考察1950-60年代、198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中有影响力的藏族诗歌作品,发现不同时代的作品以不同的认知方式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多维度性,可以归纳为“自发”“自省”“自觉”三个方面。文章的结论和观点,有望为藏族文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供基于语言证据和认知解释的新视角。
《西藏日报》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创办最早、最主要的省级主流媒介,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西藏正式创建的标志。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诸因素的制约,《西藏日报》的创办实际经历了长达6年(1951-1956)的时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通过梳理《西藏日报》的创办历程,并逐一诠释其中若干特殊的历史现象,对该报创办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在开创西藏地方党的新闻事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重要历史价值做出评估,总结在西藏发展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规律,以此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内学界对中国民族典籍翻译愈加关注.文章以1986-2021年CNKI收录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的研究性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载文期刊、学科分布、高影响力作者及其合作者、关键词以及突现术语等维度对民族典籍翻译的研究现状开展可视化计量分析.揭示了民族典籍翻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规律,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当下民族典籍翻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针对我国矿井立井井筒装备构件安装机械化水平低,在井壁混凝土标号较高且布置有多层较大钢筋时,钻锚杆孔及凿梁窝速度慢、劳动强度大的现状,研发了一种液压控制机械臂式水钻机系统,提高了立井井筒装备安装机械化水平,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人员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工成本,系统的应用对于矿山立井井筒装备施工机械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SAMT是深部勘探中常用的一种电磁探测方法,具有水平方向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的优点。在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采用大收发距进行测量,结果显示CSAMT法不仅可以了解地质体电阻率空间分布特征,判断断层的相对位置,而且能够了解深部地质体特征及空间展布,对研究关键构造带及块体展布具有很好的效果。
为降低带式输送机运行能耗并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通过将视频识别技术与PLC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运速自动调节系统,并在白羊岭煤矿进行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输送机煤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可实现运行速度与煤流量的自动匹配;在满足煤炭运输需要的同时,带式输送机运速降低至额定运速的88.4%,且在运行过程中未有堆煤、洒煤等异常情况出现。